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辨析
2021-09-10王菊
王菊
摘要:文章将基于广西与北部湾港口的历史沉淀因子,从“港口·城市·腹地”的视角来探析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历史动力,挖掘其中的运行机制、人文积淀等,探析该动力机制在广西发展向海经济中的运作机理,以期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广西向海经济、动力机制、港口·城市·腹地
一、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潜在因子
晚清民国以来,广西商埠开放,国内外市场的碰撞通过港口、港口城市传入到各个经济腹地,使得原有相对封闭农业经济逐步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商业网络、日趋成熟。
(一)硬环境因子
1.自然资源的差异性
米谷是广西本地市场最为重要的交易品,也是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水路运输的便利性与自然资源的差异性,清晰地描绘了港口·城市·腹地视角下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历程。广西的米谷运销,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区域(1):一是以南宁为集散中心,其主要运销的商品依赖于邕宁、左右江流域各县生产。二是以梧州为集散中心,其主要运销的商品包括浔州、郁江、桂江、柳江四大流域。隨着开埠通商,广西外销的农产品,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经济作物的数量、品类随之扩大,如棉花、蔗糖等。该时期广西耕地面积呈现出增加趋势(如表1)。
由于开埠拓宽了国内外市场,广西的许多非传统大宗作物的农产品,如花生油、桂皮、糖等,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如1920年,广西桐油生产因海外市场“价格奇昂……以故垦荒种桐者,如风起云涌”(2)。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广西农副产品由于国际市场的市场,与国际市场交往频繁,出口数量和种类随之大幅度增多。
2.基础设施的优势性
晚清民国时期,水路运输是广西商货的主要运输方式,有水则水,无水则陆。该时期水运交通最大的变化是轮船运输的产生和发展,为大宗商品的运输提供了保障。虽然铁路和公路也逐渐星期,但由于水路运输的成本较低,该时期水路运输仍旧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广西主要港口进出船舶吨位占华南港口比例整体上升的趋势亦可验证其绝对地位(如下图)。
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逐渐发展起来,在原有水路运输的基础上,经济网络分布范围随之扩大。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可归纳为几点:一是直接影响。港口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主要运输渠道,一方面将各个经济腹地的商品资源聚集到港口城市,促进经济腹地的发展;另一方面为经济腹地参与区内外经济提供平台。反之,经济腹地的发展亦可促进港口的完善与配套发展,其为港口的发展提供地理空间的保证、商品资源、后勤支撑等。二是间接影响。港口的运营方式、承载力等对经济腹地的发展方向有着间接关联;加上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等使得广西土特产品成为外销的主要货物。反之,经济腹地的商业结构也间接影响着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对港口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二)软环境因子
1.人流物流的紧密性
人口的流动,从人口密集程度可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晚清民国时期,广西逐渐完成了人口格局的变动,从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转变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而广西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流往流域城市与中心城市,据统计,1934年广西各大城市人口依次为:南宁85692人,梧州81899人,桂林76185人,柳州38306人(1)。
商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即经济腹地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港口城市扩展到周边经济腹地,逐渐扩展到距离更远的经济腹地;反之,广袤的经济腹地将本地产品聚集到港口城市,再通过港口转运外销到消费市场。商品的流动是经济交往的主要体现之一,期间流通的商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来产品,二是本地产品(土特产品为主);由于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消费需求较低,商品的流动主要以本地产品外销为主。从1890-1899年北海出口土货火统计表的出口总值可看出其经济交往的密切与频繁(如表2)。
2.文化习俗的认同感
从广西与北部湾区域的文化特点来看,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开放性,由于区域相邻与自然相似,广西与发展向海经济周边地区难免发生强烈的文化碰撞与交汇,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垫下了浓厚的文化基础。二是文化的兼容性,广西民族的多样性呈现出区域文化的兼容性,使得广西内外部不同文化之间长期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状态。三是商贸性,传统的文化商业价值精神长久地弥漫在广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广西在发展向海经济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奋进,抓住了历史的转折点和机遇,让文化经济成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二、“港口·城市·腹地”的网络构成要素
基于“点-线-网-面-块”的新视角重点考察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方面的内容,探析“港口·城市·腹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运作机理。
(一)网络的支点:港口
港口是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网络运作机制中最基本、最直接的要素,其作为网络的中心支点,与港口城市和各个经济腹地建立起各种联系,成为网络中最繁忙的因素,促进网络中的各种商业活动开展、商品流动。
(二)网络的线条:港口—城市
港口城市作为连接港口和腹地的网络线条,其大都是口岸城市,凡是有港口的地方,就会有促进港口城市的经济繁荣。港口城市在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网络构建和运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之所以认为它是网络的线条,主要是港口通过港口城市连接起分散的各个经济腹地,港口城市成为了商业经济活动的集散点,成为网络因子的集聚地;同时港口城市将港口与经济腹地连结起来,三者构建起一个宽而广的网络体系。
(三)网络构建的载体:腹地(城镇)
无论是网络中的支点和线条都是依托各级经济腹地(城镇)来开展具体的商业活动,市场网络为“港口·城市·腹地”的网络构建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我们从其硬环境因子和软环境因子来综合考察,可将其网络体系的运作机理体现出来;期间产生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等纵横交叉流动,使得各个网络中的因素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互为犄角的稳固三角流通网络。
(四)网络的集成面块:港口·城市·腹地
港口、城市、腹地构成了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商业网络的基本要素,在这一市场网络中,港口和腹地通过城市产生关联,外来货物经由港口进入到港口城市,再由港口城市转运到各个经济腹地;同样地,经济腹地的货物则由相反方向聚集到港口城市,再通过港口运送到外地。港口·城市·腹地构建成的市场网络,其运作方式是相互作用的,它依托于这三个要素形成一个由点连成线、线聚成面快,最后形成一个宽而广的网状分布。
三、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动力的运作机理
港口、城市、腹地作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区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其发展有利于港口城市的经济增长;同时港口作为经济腹地的重要中转站,其与经济腹地的发展存在相互关联效应。换言之,港口作為中转点、港口城市作为聚集点,其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腹地的发展,形成向海经济网络中独特的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港口和城市的飞速发展是其经济腹地的发展的有效驱动力,经济腹地的繁荣发展亦是港口和城市的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一)辐射力:港口·城市·腹地的根本动力
港口是连接区内外市场的中心和枢纽,是外来商品和本地产品转运的必经通道,港口与经济腹地通过城市的集聚功能来实现经济互动,港口和城市的发展是经济腹地的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二者形成的根本动力能促进经济腹地的快速发展,加速资源(商品、资金等)聚集,牵动广西向海经济的经济腹地广袤发展。
(二)驱动力:港口·城市·腹地的联合推动力
港口、城市、腹地三者形成的市场网络,以港口为支点、城市为载体、经济腹地为主要参与者,三者联合互动形成驱动力,协同发展,实现港口·城市·腹地的整体经济提升。在这个区域经济网络体系中,港口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联合推动了其经济腹地的广袤性,推动了经济腹地的快速发展,二者联合呈现出的资源聚集力和区域带动力是经济腹地的直接动力;反之,经济腹地的稳步发展,为广西向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腹地支撑,港口对外通道不断完善,加快了广西港口的整体发展,促进了港口城市的繁荣,形成了与经济腹地的良好联动,广西的区域承载力与区域竞争力有所增强。
(三)吸引力:港口·城市·腹地的内在牵引力
港口、城市、腹地三者内部存在一股无形的牵引力,期间内存在一定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牵引着另外两方的发展。极化效应表现为商品资源向港口和城市聚集,牵引港口和城市率先发展;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向经济腹地转移,牵引着经济腹地发展。港口的独特地位是的各种资源在港口得到聚集和利用,率牵引了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其次港口城市的发展又为港口资源提供有利条件,伴随着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会直接牵引着腹地的经济发展。反之,腹地经济的发展亦有益于港口和城市的发展,一是腹地为港口提供发展空间、影响发展方向;二是腹地资源的广阔性和差异性可以解决港口城市的外部市场的直接供给不足。
四、结语
港口·城市·腹地的联动力是广西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因子,是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联动发展畅通的动力要素,是带动广西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三者形成的互为犄角的动力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既密切了港口、城市、腹地的广泛联系,紧密了市场网络动力、促进了广西向海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广西向海经济的外向性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文是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阶段性论文(2018KY0788)。
参考文献:
[1]方书生、吴松弟、戴鞍钢等.华南近代经济地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2]陈炜.近代广西城镇族际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3]邬冰、王亚丰、佟玉凯.中国沿边口岸与城市腹地互动机理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19卷2012年9期.
[4]黄河涛、陈楠.港城互动发展思路探究[J].市场论坛,2015年第1期.
[5]冯婷、张坚.城市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思考—以上海与其腹地的经济发展为例[J].特区经济,2011.01.
[6]安红恩、郭杏莉.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