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米廖夫的思想矛盾在《火柱》中的表现

2021-09-10孙宇

今古文创 2021年28期
关键词:矛盾性思想

【摘要】 尼古拉·古米廖夫的最后一本诗集《火柱》确立了诗人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诗人天生的浪漫主义激情随着愈来愈艰难的现实逐渐下降,他的乐观与自信被一点点消磨,直至殆尽。最终,当面对难以忽视的国家存亡问题时,诗人改变了早年“避世”的态度,正视俄罗斯社会现状,矛盾纠结的内心情感赋予诗集真实生动的灵魂。

【关键词】 阿克梅派;古米廖夫;《火柱》;思想;矛盾性

【中图分类号】I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08-03

尼古拉·古米廖夫是俄罗斯杰出的文学家。作为诗人,他在短短15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八本诗集,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诗剧等。其中包含很多经典之作,如《长颈鹿》《记忆》等;作为理论家,在象征主义危急时刻,为了解决俄罗斯诗歌发展道路问题,他率先提出了阿克梅主义文学理论,并于1913年拉开了阿克梅派登上白银时代舞台的序幕;作为诗评家,他在《阿波罗》杂志上发表了对20世纪诗人作品的评价,最终命名为《关于俄罗斯诗歌的信》,于逝世后的1923年出版;作为翻译家,他曾经翻译了英国、法国民歌,还有其他作家诗作。他的文学成就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西蒙诺夫说过:“不提及古米廖夫,不提及他的诗和他作为论俄国诗歌那本书的作者所进行的批评工作,不提及他与勃洛克、勃留索夫及其他杰出诗人的关系,就无法撰写20世纪的俄国文学史”[1]

一、思想矛盾的原因

(一)波折的人生经历

尽管古米廖夫的文学建树如此显著,但他一生的遭遇并不顺利。在爱情上,他多次遭受拒绝,经历过两次婚姻的生活依旧令他厌倦,无奈之下,只能在诗歌创作中寻找慰藉。在创作上,他很早就自信而坚定地定义自己为“诗人”。刚刚成年时,他便迫不及待地以“征服者”的身份大踏四方。在诗歌中,他恣意张扬,刚强坚毅。欧洲、非洲的旅游经历为他提供了大量“远游的缪斯”,借此他在文学创作上大胆创新。当俄国诗歌界出现迷茫与危机时,他带头创立了阿克梅派,提出“用勇敢坚定的目光看世界”的口号。但从肩负责任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再是那个天真果敢的狂妄少年,他不得不走出原始的非洲草原,回到俄罗斯社会的波涛汹涌中去。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投笔从戎,并在战场上获得勋章,但在这次经历中,他看到了意料之外的饥饿、寒冷、流血和死亡,之后他开始缄口不言。在出版了最后一本诗集《火柱》后,彼得格勒诗人协会主席古米廖夫因反革命罪被处死。古米廖夫的第一任妻子阿赫马托娃在回顾古米廖夫时曾说道:“古米廖夫频频外出旅行是为了平复因爱情的不幸、创作的失意及苦闷所造成的心灵伤痛。诗歌与爱情对于古米廖夫都是悲剧。”诗人为了追求极致艺术的创作穷尽一生,他的浪漫情怀使他一次次地对生活燃起斗志,但生活终是一次次将他的热情碾为尘泥,在命运的安排下,他颠沛流离,这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二)后期的总结反思

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使古米廖夫的心态随之起伏,这种变化在最后一本诗集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但其实古米廖夫很少写诗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和他自身不善于表露内心如出一辙。正如阿克梅主义善于挖掘尘世中的美,古米廖夫怀涌着浪漫主义激情,精心装饰着毫无修饰的彼岸世界。在他的诗歌里,大多数主人公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像极了戴着面具的“古米廖夫”。他们喜欢探险与挑战,他们勇敢无畏。在经历种种后,在诗集《火柱》中诗人首次揭露了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痛苦、恐惧、迷茫……诗人摘下了面具,一直隐藏的内心情感在诗集《火柱》中集中爆发。说不清的复杂情绪郁结在诗句的言语间,它们找不到宣泄的出口。除却消极情绪,诗中还散发着哲理的气息:思考命运、寻找真理。阅读诗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古米廖夫跨越时空的情绪碰撞:内心中刚入世时的纯粹勇敢与经历种种后的沧桑反思交织在一起,矛盾思想来回拉扯,共存在诗歌的自我辩论中。他希望用自省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在诗歌上的悲剧结局,心中饱含着对诗歌最原始的热爱,他苦苦等待着光,尽管命运不优待,但心依旧如少年。在诗集《火柱》中,笔者看到了如此真实且矛盾的古米廖夫。和他本人一样,诗集《火柱》像经历过岁月洗礼后的瓷瓶。尽管历经几转,但灰尘堆积下的瓷釉却依旧闪着光,甚至比刚出世时更为惊艳。

二、思想矛盾的体现

(一)坚定与迷茫

古米廖夫在诗歌《记忆》中回忆过往,当遇到残酷现实后,坚守信念的他迷失了方向。他内心煎熬,却不愿轻易放弃,如此难以抉择的境况使他疲惫不堪。所以,他发出内心深处的拷问:谁能使他的灵魂不死?从一个不起眼、内敛的孩童开始,他就向往呼风唤雨的超能力。这也贴合了曾思艺说过的:越是柔弱,越是缺乏自信,越是向往刚强,越是不惜在生活中甚至诗中一再略带夸张地加以表现。[2]古米廖夫在青年的时候说出了生命为伴、世界为席的豪情壮志,而当走过人间,此时成熟的他嘲笑年少时的轻言诳语,还不自量力地打着诗人的名号夸夸其谈。他渴望自由,钦羡自由的“宠儿”——航海家和神枪手,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可当他站在曾经向往的战场上时,痛苦与恐惧瞬间淹没了他,就算荣获勋章也不能减弱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煎熬,他看不到未来。于是他虔诚地为祖国祈祷,也希望为自己求得救赎……

这首诗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生动的主人公形象。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和记忆进行对话,还原并审视自己的一生。未经历战争的诗人是坚定自信的,就连他笔下“奥德修斯”形象也同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在命运的掌控下也要坚守寻找自我的信念。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打破了他心中的平衡,随之而来的十月革命使他陷入了迷茫,一时之间他失去了方向,被黑暗包围。他无奈摘下过去展现的所有“征服者”“强者”的面具,卸下了保护自己的铠甲,正如在《记忆》这首诗中,“有魔法的儿童”,骄傲的把世界当作自己脚下的地毯的诗人,“自由的寵儿——航海家和神枪手”都已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而如今国家的动乱使他看不到光,在世界末日和灵魂即将被毁灭的结局到来之前,古米廖夫坦露深藏内心的恐惧,既坚定又迷茫。因此他在诗歌中抒发难以排解的苦闷情绪,并对人生进行深刻思考,正如诗歌首尾两句呼应:只有蛇才会蜕皮,我们改变的是灵魂,不是肉体。[3]216

(二)现实与神秘

诗歌《迷路的电车》讲述了主人公在一条陌生的街道上跳进了一辆电车,这辆电车竟然大白天在空中飞驶。它迷了路,绕城穿墙,跨过地界,但此时主人公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惊恐之余,他遇到了一些可怕又悲哀的怪事:他向死去的老乞丐求助,想要购买可以到达圣灵的印度的火车票;他看到自己的脑袋同其他死人的脑袋一起被当作蔬菜售卖;他看到曾经同未婚妻玛申卡一起居住过的房子,但由于女王的召唤,他们将永远分开;他看到青铜骑士在桥的另一端向他奔来;他在教堂里为未婚妻祈祷,为自己追悼……

这首诗充分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混乱和恐惧。主人公深处在可能被人随意割下头颅的绝望中,渴望找到通往天堂的路。当面对国家危机时,自由和爱情都变得奢侈。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完全放弃阿克梅主义。阿克梅主义讲求避开社会矛盾,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但这种脱离社会的臆想明显具有局限性,它无法与事实接轨,带有虚伪的现实主义色彩。它无法直接言说人们心灵上的苦难,这也是阿克梅主义衰落的主要原因。勃洛克在1921年曾对阿克梅主义评价道:“他们沉沉酣睡着,连梦都不做;他们对俄罗斯和整个世界的生活没有而且也不愿有任何印象;他们在自己的诗歌中(从而也在自己身上)故意避开一样最重要的、唯一珍贵的东西——灵魂。”[4]54于是遇到社会动荡时,古米廖夫明显受到世俗的影响,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但阿克梅主义建造的“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为他排忧解难,他在现实与神秘之间徘徊不定,并向遥远的神灵寻求安慰,这使他的诗歌带上了象征派的神秘主义色彩。

(三)激情与思考

诗歌《第六感觉》是古米廖夫难得的佳作,在这里诗人的客观描述与主观抒情交错相织,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佳酿美酒、香软面包、曼妙佳人都值得为之奋斗,但和这美幻的世间和不朽的诗篇相比,这样的追求又是如此肤浅。美酒、食物、温软玉香终会消失,余下只有无奈。像偶然看到少女沐浴的少年,不懂情爱却被隐隐的欲望折磨;像茂密丛林中羽毛未丰的雏鸟,因自己尚未长出的翅膀感到无力哀鸣不已,在大自然和艺术的孕育下,我们生出了第六器官,心灵渴望、身体疲乏。

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表明,人生来有着激情与欲望,但这一时的情感激昂显然只是永恒乐章某一插曲,永恒的力量会强制性地推着进程继续向前。其中,激情过后留下的空虚无力使古米廖夫思考。在这里可以看出,古米廖夫已经意识到了阿克梅主义的局限性,一腔热血不能留住诗派,如果不能够准确地抓住问题关键,那么最终流派难逃消逝的命运。随后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列举了少年和雏鸟的例子,形象生动地说明自己的感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有着激情、但又理智地知晓自己悲剧结局。诗的结尾处揭示“感受”的真面目:第六感觉。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古米廖夫已经预感到自己以及诗派的结局。此时的他在诗歌创作上不似少年般直白地表达夸张与浪漫,但对于诗歌本身,他仍然如少年一般有着孤注一掷的冲动与执拗。在岁月的沉淀下,强烈欲望后的思考使他冷静,却依旧执迷地悲伤。如此推拉僵持的情感使这首诗更有深度,如同一坛陈年老酒,酒香而烈,令人回味无穷。正如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评价道:“在思想浓度和诗的质感上,像古米廖夫的《第六感觉》一诗这样强有力的杰作,无论在谁那儿都很难找到,只是在极少数人的诗中才可找到。它不仅属于俄罗斯诗歌,而且属于世界诗歌。”[5]

(四)渴望与奉献

《我的读者》中,作者以自述的形式,讲述了读者们的生活因读他的诗而发生了改变,身份不一、境遇不同的人们纷纷向他表示问候。诗人的多愁善感没有让他们委屈,他的同情安慰没有损害他们的尊严,诗中内容空洞的玄妙暗示没有使他们厌烦,诗人的诗甚至让他们学会勇敢。诗人教会他们在面对不可得的诱惑时要淡然放下并骄傲离开,教会他们面对生命最后一刻时,怀念与反思;面对上帝时,平静且虔诚。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和前面几篇中的忧郁不安明显不同,此时的诗人心境进入下一阶段,整首诗都散发着慈爱怜悯的光辉。在诗歌创作中,古米廖夫渴望得到救赎,他深知等待的难言之苦,漫长且酸楚,因此他感同身受地理解那些同样身心疲惫的人们,借温暖的笔触,诗人想要安抚他的读者们。在创作且人生的最后阶段,在既渴望又奉献的双向阶段,他感悟到了更深层次的人类情感:那就是体谅。此处不禁与前大部分人生的恣意张狂形成强烈对比,如今他的创作增添了人间烟火气息,他懂了他人之苦,融入了这个曾经与他格格不入的社会,这使他在传奇的故事情节、客观严谨的形式下注入了灵魂,那些遥远唯美的精致画面不再缥缈不定,诗人从梦境回到了现实,在惶惶不安中也努力散发自己的光。对于读者来说,和之前戴着面具的假“英雄”相比,这样的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三、结语

古米廖夫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为诗人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土壤。诗人在最后诗集《火柱》中体现出了矛盾的思想感情:既坚定又迷茫,既现实又神秘;既激情澎湃又深刻思考,既热烈渴望又怜悯奉献……当然,这些情绪并不是分裂且破碎的,而是夹杂在一起,汇聚成了绝望下的激情,逼迫诗人写下了一篇又一篇不朽的诗篇。通过铅印的文字,人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诗歌背后那颗心脏的强烈跳动。借着古米廖夫的眼睛,人们好像真的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能吞噬一切的黑暗,但隐隐约约又闪着光。古米廖夫对诗歌的热爱永无止境,正如他的诗,就算当时被藏在了“地下”,在60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可以成为畅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大的诗人和作品是不朽的,文学研究也不会走到尽头,笔者认为,这位传奇诗人的作品中还有更多惊喜等待大家去发现。

参考文献:

[1]刘文飞.墙里墙外——俄语文学论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曾思艺.俄国象征派、阿克梅派诗歌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3]尼·古米廖夫.第六感觉——古米廖夫诗选[M].关引光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8.

[4]許贤绪.20世纪俄罗斯诗歌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叶甫图申科.古米廖夫诗的回归[J].曾思艺译.俄苏文学,1987,(1).

作者简介:

孙宇,女,吉林辽源人,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矛盾性思想
例谈霍米巴巴的后殖民叙事视角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谈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圣经《传道书》视角下解读德莱塞创作中的矛盾性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