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传道书》视角下解读德莱塞创作中的矛盾性
2016-05-09董丽丽
本文为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青年项目“德莱塞文学创作的发展阶段研究”(项目编号:140621)的成果。
摘 要:圣经《传道书》由所罗门所作,书中论述的人生价值意义和德莱塞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该文透过《传道书》来解读德莱塞笔下人物的矛盾性产生的根源,发现德莱塞看似矛盾的表层下隐藏的人生真意义,正是由于其信仰的认知带来其创作中的矛盾性。
关键词:《传道书》;德莱塞;矛盾性;信仰
作者简介:董丽丽(1981-),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1
1、引言
虽然德莱塞自认为是立足于机械论立场创作,笔下人物都应受欲望和本能的驱动追逐名利,矛盾的是其笔下的人物却都不乏道德良知。嘉莉妹妹一个有道德感的“丛林”人物,她同情弱者,“要为多数人服务”;柯帕乌临终前要建立一个“为穷人治病的医院”;白丽尼斯“一定要做一些可以满足很多人需要的事情”;克莱德对自己谋杀女友的念头感到厌恶。德莱塞的创作思想看似矛盾,但从《传道书》视角出发,这种矛盾并不难理解。所罗门在《传道书》中写到“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就是在这样极尽追求享乐后,又感慨“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德莱塞和所罗门阐述的是同一个观点,人生的真价值不在身外而在心内。
2、所罗门与德莱塞的信仰比较
文学评论家纷纷指出德莱塞作品中的矛盾性,但对其矛盾产生的原因却较少谈及。根据认知学理论,作者的一切创作都是其内在认知上的外在转化。圣经记载的所罗门王生于犹太教家庭,父亲是大卫王,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王位和财富。在极大的财富和国家的安定中渐渐偏离信仰,开始腐朽堕落的生活,在晚年重归信仰。其人生态度的转变使《传道书》的创作看似消极且矛盾,但仔细研读却可以发现生命的真谛。德莱塞生于天主教家庭,父亲的刻板、暴躁和教条使德莱塞对宗教信仰极为反感,在叛逆中他开始探求人生的意义。他将自己对人生的探索透过笔下的人物展现出来,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这些人物毫无道德如丛林动物般开始追求名利享乐却最终发现,人性的缺失使生命变得没有意义。德莱塞晚年在妻子海伦的陪伴下开始重建信仰,并将这种感情转化到《斯多葛》和《堡垒》的创作中。德莱塞内心隐藏的宗教情节和晚年信仰重建是其作品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3、《传道书》与德莱塞笔下的芸芸众生
《传道书》作者为所罗门王,共分为12章,前11章作者论述追求学术知识、享乐、劳动、拜神等都看似虚空,意在引出人生意义所在。最后12章是作者对世人的劝勉。德莱塞根深蒂固欲罢不能的宗教情节也反应在其笔下人物身上。谈到肉欲《传道书》写到“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德莱塞笔下的嘉莉放纵情欲献身两个男人,尤金与九个女人发生过关系,柯帕乌有“美国文学史上最惊人的情妇花名册”之称。所罗门倡导的是婚姻内的情欲幸福,德莱塞谈的是婚姻以外性关系。结果嘉莉和两个情人正是提出结婚,尤金在精通基督教精神疗法的约翰斯夫人的帮助下开始反省忏悔,柯帕乌在白丽尼斯的陪伴下开始改变自我。这些人物在肉欲上的转变说明了德莱塞对情欲的认知符合《传道书》理念,在婚姻外的放纵情欲使人懊悔,婚姻内的情感使人快乐。论到物欲享乐时《传道书》书中写到“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至此看来所罗门认为享乐是毫无意义的。与此同时德莱塞笔下的人物在获得成功、财富、享乐之后也没有感到满足。掩盖在表面的对豪华、名牌、时尚的疯狂追求下的是精神的空白,内心情感的深度匮乏。既然肉欲和物欲无法令人满足,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呢?《传道书》中写到“人蒙上帝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上帝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上帝的恩赐。”“人莫强如吃喝、且在劳碌中享福。”“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所罗门讲论的是奢侈消费的虚空性,积累财富而不去消费导致别人享用是祸患,而将劳碌所得及时消费享乐是福气。德莱塞对消费的态度转变与《传道书》异曲同工在。在《金融家》和《巨人》中德莱塞似乎一直赞许着挥霍性消费,在《斯多葛》中,作者却对挥霍性消费表现出不满,但这并不是对消费和享乐的全盘否定,而是追求高层次的精神层面上的消费,过舒适的物质生活并非不可取。
4、结论
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创作的早期是美国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期,晚年是二战结束时期。他创作中的矛盾性有社会历史原因,更多的是他对信仰认知的转变造成的。生于天主教家庭的德莱塞由于父亲的原因对宗教信仰的心生叛逆,但这叛逆正说明了信仰对他的潜在影响力。作者内心的道德良知、宗教情节使笔下人物无法自由逐猎,性格充满矛盾,晚年德莱塞的信仰重建又引发其作品前后的矛盾性。纵观德莱塞一生的创作,笔者发现这与所罗门所写的《传道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懈的追求名利财富享乐,在肉欲和物欲中难以释怀,伦理道德使他们不自觉的生发爱心,最终回归到信仰的起点,获得内心的平静满足,找到人生的价值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车俊思. 论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学沉思[J]. 东北师大学报2009(6).
[2]车俊思. 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J]. 东北师大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