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秋雨《文化苦旅》中 “ 苦 ” 的体现
2021-09-10李筱玉
李筱玉
【摘要】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钻研学问,渊源文化的里程碑,虽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它拉开了中国文化散文的序幕。“苦”是贯穿全书的主旋律,对“苦”的表现的探索其实是自然、文化、生命融合的探索,通过对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研究,认为“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山水寻觅之苦,即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最直接的苦来自跋山涉水寻觅文化的身体之苦;文化探索之苦,即余秋雨热爱文化,其笔下有开阔的文化视域,但来自文化的消逝却让他内心无比苦涩,对文化产生浓烈的忧患意识与深刻反思;人生求索苦,即余秋雨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不仅拷问自我人格,也反思分析着中国的人格与国家民族的人格,这种人格的缺陷与失落引发的“苦”。
【关键词】 《文化苦旅》;苦;山水;文化;人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15-04
心有山水,心向往之,余秋雨一直在行路中追寻人文山水,在笔墨中感慨千年文化,他走过很多地方,读过不少书籍,阅过无数山水,叹过千古文化,他的作品《文化苦旅》曾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巨大的轰动,并掀起了文学界罕见的“文化散文热”,人们对他的作品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尽管存在一些文史的错误,部分行文不够严谨,但不可否认,在余秋雨行云流水的妙笔下,更多人看到了作者行行止止背后来自中国文人良知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忧患意识。
学界对于余秋雨《文化苦旅》人文精神的挖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展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二是探索中国社会传统文人的悲剧;三是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四是剖析中国城市文化的固有弱点与现有水平,促进城市现代化。
余秋雨在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中通过山水风物梳理历史文化的脉络,人生命运的真谛,“苦”成为全节的主旋律,他览遍古老风物,忆尽岁月长流,道出胸中之苦。前人对余秋雨《文化苦旅》人文底蕴已有研究,但对其“苦”的表现还浮于表面,因此,本文辩证地看待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苦的表现,是对作家文化观点的尊重与延伸,也是对这趟行走在历史与文化间的“苦旅”的探寻与对千古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也有新的诠释。
余秋雨先生在游览过山水风物后,总是结合自己深邃的思考与天马行空的联想,利用优美的散文语言,写下对文化的慨叹,对历史的思索,对生命的诉求。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文化苦旅》,揭开文字的面纱,由浅入深探索厚重的文化意蕴,并构成研究作品中“苦”的表现,从其作品探析中形成对文化、历史、命运的思考。
一、山水寻觅之“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余秋雨曾经一度困惑于做学问的单调,纠结于精神与体魄的融合。经历漫长的迷茫后,他也如苏轼一般聊发少年狂,开始了讲学游历之旅,开启了寻找答案的征程,企图在行路中找寻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探寻内心文化的需求。
在行行止止间,也曾亲自到过很多山水,曾亲手摸过很多文物,后来,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所述:“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中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他在寻觅山水过程中“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苦,跋山涉水,不畏艰辛,在中国大江南北找寻古代踪迹,重走古人走过的路,在外国的不同角落感受世界文明的痕迹,期间行路之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是内心苦,置身于满目苍茕,徘徊在文化长廊,感悟文明在不经意间的流逝,心路歷程足见其“苦”。
(一)寻寻觅觅,踏遍千山万水
“行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在追寻精神文明时的外在表现,行走天涯,领略文明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专属。从周游列国的孔夫子到放逐漂泊的屈大夫,从史学考察的司马迁到玄游的竹林七贤,从纵情山水的李白到边塞羁旅的岑参,从性山好水的八大山人到采风探索的徐霞客,无一不是游历不倦,探索不止。
作为中国当代文人的一员,共同的文人意识与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余秋雨放下埋头古籍的生活,开始走上讲学游历之路。在这场山水之旅中,他逐渐感悟他所游历的山水并非单单是自然山水,更是他心中的人文山水,在行遍万千山水,抒怀心中的过程中,他时时思考历史,人生与大千世界的交错关系。
他行走过大半个中国,大半个世界,在这场行旅历程中,正合了中国历代文人“行路”的思想。对余秋雨而言,“行走”不只是一种人类的原始冲动,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人思考方式的继承,是一种对书斋学院禁锢生活的反叛,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经验。这种来自内心的冲动,让无数文人难以停下修行的脚步。在漫长的跋山涉水中,这种来自内心的冲动,让无数文人难以寻寻觅觅之苦显而易见,但这种苦却与身体的放逐无关,只有在广阔的天地间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旷达,只有在无垠的空间里思维才能得到无尽的延伸。
(二)斟斟酌酌,以心感悟文明
余秋雨先生的行走,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行路难,更是一场放逐心灵的旅行,在不断的行走中,他的心路历程也发生着改变,从一开始的只为寻找无人告知的远方有多远的答案,到行至甘肃旅舍“非写一篇文章不可”的感慨,是自然外物对先生内心的刺激,也是先生自己内心文人意识在行路中。
他爱史读史,但从未像现在那样亲自踏着这片古老的大地,亲身感悟文明从指间流走。在这场放逐的旅行中,他体验着寻觅之“苦”,也撰写这内心之“苦”。
“行路”虽是中国文人共同的选择,但关于“行路”的目的却各有不同,对于孔夫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将儒家思想遍布天下;对于屈大夫,放逐漂泊是在漫漫长路中上下求索;对于司马迁,游遍各地是为了对史学真实性做到亲身考察。而余秋雨,行遍天涯路,或许只是他对心中人文探索的起点,从“有行”到“无形”,行身体到内心,通过走前人留下的古迹,他想到的是与前人来一场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心灵交流。
山水在余秋雨散文中只是媒介,有名无形却有“情”,在他的散文集中,没有哪一篇是具体行状物的,却能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所到之处历史留下的印迹、文明雕刻的烙印。
余秋雨撰写《文化苦旅》的“苦”在于内心对历史、文化、生命的感悟,在于走过现实的历史古迹,又巡游在思绪的千古传奇中,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惊诧中,也在古今交错的叹息中,在这段漫长的旅行中,不仅他的人走过千山万水,他的心也曾跋山涉水,不断追溯着来自历史、来自古老文明、来自人生百态的声音,这种来自历史重压的苦,来自文化传承的苦,来自生命呐喊的苦,值得人们深思。
二、文化领域中的探究之苦
《文化苦旅》作为文化散文的开山鼻祖,摆脱了传统游记的单一性,余秋雨在看似游记的背后倾注了许多自己的文化思考,行文主要围绕文化来展开,他认为“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全节在文化探索方面的苦主要体现有三个方面:开阔的文化视野;浓烈的忧患意识;深刻的文化反思。
余秋雨作为文人学者,对文化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对历史有着独特的敏锐洞察力,他更愿意走过的地方是历史烙印更加深刻的地方,也许这正是来自历史文明的魅力与思考让他欲罢不能。他也清楚探索文化的旅程注定是艰辛的,但是他依然背上行囊带着灵魂与思索悄然上路。他曾经历过步子轻不得重不得的“沙原隐泉”,也曾“一次次地上山,又一次次的下山,山又高,路又窄,气力似乎已经耗尽,后来完全是麻木的抬腿放腿”地爬过庐山,诚然,这场源自文化的探索之旅是“苦”的,但却是一场超越时空的文化对接,“文化苦旅”名字也源于此。
(一)开阔的文化视野
余秋雨曾经去过中国外国很多不同的地方,也体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有着开阔的文化视野,是他在文化探索中遍寻“苦”的体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心中有着无限的热情,这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多有体现。余秋雨的作品中涉及层次丰富的敦煌文化,与人类有着神秘缘分的洞穴文化、隐逸出世的归隐文化、具有民族风俗的祭祀文化、展现透彻生命的绘画文化、风格同异的城市文化、光耀百世的毛笔文化、深刻认同的母语文化等。对于外国文明,他内心充满了包容,他的笔下也曾写到异国他乡的漂泊文化,交错汇集的埃及文化、印度文化等。
在文化的探索过程中,余秋雨所见识过阐释过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世界不同文明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引起各界相关认识的重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本就是不断探索、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抱憾已经消逝的历史文明的同时,读者也应该认识到对于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和发展。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
在这场文化的探索之旅中,毫无疑问,余秋雨对于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爱之深,痛之切,当看到层层累累的敦煌文明却在无知道人的愚昧行径下造成的满目苍穹,当看到曾经汗牛充栋的天一阁尽管有着百年守候却依然不抵过天灾人祸,当看到中国不是缺乏文化人,而是缺乏保护文化的心,一种来自内心的呐喊从他的笔下流出。一方面,他以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荣,一方面又痛惜在伤害面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而这种情感的深层蕴涵,乃是因为作者在感情无法容忍中国文化面对现代文明所表现出的缺陷、弱点和“劣根性”。
《文化苦旅》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余秋雨面对文化流逝时一段浓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体现这先生在与文化对话时难以抑制的“苦”,这种“苦”不只是对文化逝去的无力之苦,更是对文化的明天的拷问。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与文人的责任心让余秋雨在行文中处处体现出作为文人的担忧。也正是因为此,有人认为余秋雨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认为“已经倾诉得太过深情,以至于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
余秋雨的这种浓烈的忧患意识对于后来者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也是第一次将来自作者内心的“苦”记录在游記中,这种忧患是其在文化探索中内心之“苦”的体现。先生并没有单单停留在对文化消逝的感叹痛惜层面,而是保持着理性的思维,利用来自过去的忧患用于对现在的警醒、对未来的启示当中。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关怀的终极目标不是纯粹的回顾历史,而是积极地正视现实。不是简单地评价文明的兴亡盛衰,而是主动地在历史中追索现实,力求促进现实文明的发展。这正是无数学者对其散文研究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意识深刻的反思
余秋雨站在曾经历经千年的文物古迹前,用千年后的眼光探寻文化的沧海桑田,在他的《文化苦旅》中看到他对自己所走过的路、所见过的物深刻的文化反思,这也是在他的这场思想溯回的苦旅中文化探索的反思之“苦”。这种深刻的反思体现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思考、对文化共性的孜孜探索。
1.思索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累积,兴衰变迁,在时间的长流里历代传承。余秋雨笔下,敦煌石窟也曾孕育不朽的文明,但却被王道士肆意地挥霍;阳关也曾见证过唐人的儿女情长,却消失在朔风中;天一阁也曾藏书万卷,而今却已癫癫巍巍。有许多曾经繁华,如今却只能在依稀残留的印迹中找寻存在的痕迹。中华传统文化便是在这种生生不息、不断更新交替中形成,有繁花似锦的喜悦,同样也有化作虚无的悲痛,文化的流传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个中化儿女都应在文化兴衰变迁的同时担起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2.对传统文化的不停探索
余秋雨曾在自己的行旅生涯里结合国外多种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进行探索与总结。他的文章中“家”的思想时有流露,对于家园文化的寻根是他在行路中一大感悟。
中国是“家国”思想很重的国家,寻根文化也是无数文学创作通性。余秋雨在行路初始就在思考“故乡”与“异乡”关系,他认为一切的他乡其实也是故乡,一切的行旅其实都是在寻找所谓的故乡。
三、探究人生中的苦
余秋雨在山水间寻觅文化,在文化间探索生命,在他放逐的笔墨下是对生命的拷问,是对个人人格、中国文人人格与民族人格的层层探求与深刻挖掘,他创作《文化苦旅》时,这场文化探索之旅的苦涩,不仅仅体现在山水寻觅之苦,也体现在文化探索之苦,更体现在先生对生命人格的深入求索之苦,这种人生求索之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个人人格“独处与突围”的探索;对中国文人人格“追求与摒弃”的探索;对民族人格“失落与传承”的探索。
(一)个人人格——独处与突围
余秋雨在一生中,经历了三次大的人生转折,第一次是他由乡村走向城市;第二次是他在大学从教师到行政管理,由专业研究到业余创作;第三次是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他将苦涩的人生体验化作对文人命运的感慨与对历史文化的忧患,并将这种“苦”融入他的文学创作中,他携带着这种“苦”的体验——一位行者的姿态,走过无数烙印着文化的地方,并在那里进行了思想的独处与突围。
余秋雨对中国文人共同人格以及民族人格的思想始于对自我人格的提炼,余秋雨自我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人文思想、地域文化。
1.人文思想
现代人本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处于复苏的发展时期,社会面临着转型,教育被重新提上日程,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反思,思考人生,寻求精神上的独立,文化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本思想逐渐进入知识分子心中,也在余秋雨心中埋下了追求精神独立的种子,也正是这种源自个性与内心的需求,余秋雨在自己的人生中开启行路的探索的旅程。对“人”本性的尊重也让余秋雨在自己的文学中更多感悟对生命的尊重。
2.地方性文化
余秋雨虽生于浙江余姚,却求学工作于上海,上海成为对余秋雨意义最深的城市,是他的第二故乡,上海的地域文化也对他的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上海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作为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样的地域孕育的上海人也逐渐显露出自己的人格。不一定完美,却足够圆融;学得传统文化,也处得现世社会;“透过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或许能看到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余秋雨也在上海文化的朝夕渲染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人格,他欣赏着上海文明中的圆通,也认可文化中的雅俗共赏,这使他的作品对雅俗的平衡非常关注。他起步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又将文化忧患思想传达给普罗大众。
(二)文人人格——追求与摒弃
余秋雨曾在《艺术创造论》中说:“自然、历史、人生的三相交融,是现代崇高美的主要特征。自然,让人生获得空间展现;历史,让人生获得时间度量;于是,以人生为轴心,轰隆隆地轰鸣起世间的浩荡圣乐。”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也曾阅尽山水,回望历史,感悟人生,奏响人生的圣乐。他曾多次提到中国文人,探析过不同文人的人格,对中国文人的坎坷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也将这种苦涩融入他的作品创作中去。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涉及许多不同的文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受官本思想影响的文人、远离佛堂的文人。
1.受官本思想影响的文人
在古代,文人通过科举制实现人生抱负,但科举制自古与封建政治中心相融合,因此,无数文人深受官本思想的影响,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无论位居庙堂,还是身处江湖,都心系百姓。柳宗元虽然贬于柳州,却能做到“学士文章、自然游览与政事的统一”,造福柳州百姓。李冰虽然未学过水利,却担起历史的使命,修筑都江堰,成为人们心中的神。这些文人也曾境遇艰难,却能在艰难中激励自己。也曾不被理解,但却能在困顿中保有坚韧。这种文人的“苦”是余秋雨而所探求的文人人格中珍贵的一面。
2. 远离佛堂的文人
中国是多元化的国家,儒释道思想曾在中國交错发展,并影响着众多文人,余秋雨曾盛赏过身为儒将的岳飞,认为其所做政绩出自文化良知的激励,他认为儒家在文人治世方面的影响正是文人寻求人格完美的重要体现。
但余秋雨气愤地认为无为的避世是对现实的逃避,这种来自道家思想的隐士之风又与文人从政情怀相碰撞,也正说明民族文化就是在走走停停中不断发展,余秋雨在《西湖梦》中涉及的许仙等反映出文人骨子里的懦弱。
概而言之,无论是主张作为的儒家、清苦避世的道家,还是寄情于神话的佛家,都反映出中国文人在封建思想束缚下的“苦”,难以获得人生上的超脱与精神上的自由。
(三)民族人格——失落与传承
余秋雨在苦苦寻根的行程中,历经山水寻觅的身体之苦、文化探索的内心之苦后开始对人生人格的追溯,在反思个人人格的苦味,深析中国文人人格中的苦涩后,他并没有被这种现实的悲哀中沉溺,而是理性地挖掘文化精神的根源,对民族人格的失落与传承做出分析。
传统文化失落就是民族精神的失落,而民族精神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站在千年以后的今天,看到文明被肆意践踏的痕迹,余秋雨表现出无限的愤怒,他恨的不是无知的人,他恨的是那些明明知道文化价值却不作为的中国文人,这种民族人格的失落与中国文人人格的缺陷密不可分。显然,民族人格失落的“苦”对余秋雨而言是至痛的,但他并没有在这种痛中一味沉溺,而是积极探索这文化遗产的保护、文人人格的呼吁与民族人格的传承,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忧患警醒未来的发展,这是弥足珍贵的。
四、总结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开山之作,开创了文化散文的历史,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文化散文的热潮。从《文化苦旅》开始,余秋雨逐渐从钻研到深稽博考,对历史、文化、生命的探寻也不再局限于古籍经典,而是在行行止止间重走历史印迹,站在与过去相同的地方回望,寻求一场酣畅淋漓的突破时空的心的交流。余秋雨自我人生的苦涩体验与对文化历史的苦涩追寻促使他走上一条对文化“苦”的探源之路,这种“苦”都凝聚在他的笔下,他将他的随笔取名为《文化苦旅》,应有三个层次的意思:一是这场探寻文化的身体之旅经历了千辛万苦,在山水之间不断寻求文化的印记的确是一次不太轻松的旅行;二是通过重走历史路,余秋雨也实实在在经历了一场来自内心的与文化、历史交流的苦旅,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心醉神迷,但文化被无情地践踏也让他内心无比苦涩;三是在对文化探寻的路上,余秋雨开始回归生命,对人文精神展开深析,他拷问着自己的人格、中国文人的人格乃至国家的民族人格,这是一场溯源生命的苦旅,中国文人人格的缺陷与民族人格的失落无一不是他心中苦涩的来源,却也是他呼吁传承的动力。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成就不得不说是伟大的,是他第一次将游记与文人之思相结合,给了读者和文人更多传承文化的忧患与方向,对《文化苦旅》的“苦”的表现的研究,对未来文化的发展和文人人格研究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旻.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主体精神[J]. 戏剧之家,2014,(10).
[2]石艳民,马秀会.《文化苦旅》浅论[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3]万登学.灼人魂魄的抽痛──关于《文化苦旅》的省思[J].党的生活,2000,(04).
[4]黄伟群.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J].群文天地,2012,(12).
[5]张燕.《文化苦旅》的雅俗共赏性[J].文学教育(下),2007,(04).
[6]田林奎.精神的求索,艺术的张力──《文化苦旅》的再阐释[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11).
[7]王洁琼,章国豪.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J].课外语文,2015,(20).
[8]魏亚军.读《文化苦旅》简评[J].青年文学家,2013,(09).
[9]黄敏.《文化苦旅》“七气”[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
[10]宋力.《文化苦旅》评识[J].广西师院学报,199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