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续写写作框架构建探究
2021-09-10汤杰礼
汤杰礼
摘 要:读后续写是读与写的综合,它从信息输入与输出两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语篇分析法对读后续写试题材料在时空线、故事情节线、情感变化线、上下文的伏笔与暗示、语言风格、主位推进和呼应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此构建写作框架,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读后续写;語篇分析;高考试题
一、引言
读后续写,是新高考改革后一种新的英语写作题型。读后续写要求学生阅读完一篇不完整(主要是结尾不完整)的材料,在理解已知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和提示(段落开头语)把这篇文章未写完部分补充完整,使之浑然一体。读后续写是读与写的综合,它从信息输入与输出两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读到写,要求学生在故事情节的构思和写作语言的运用上都要做到与原作者的风格保持连贯。那么怎样才能达成连贯呢?笔者认为,运用语篇分析来指导学生对原文本材料进行深入解读,并构建写作框架,完成读后续写,有助于实现考纲对考生提出的“与所给短文融洽度高,与所提供各段落开头语衔接合理”的要求。
二、语篇分析是写好读后续写习作的基础
要写好读后续写习作,就必须明确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要聚焦读什么、想什么、写什么。“读、想、写”都必须基于所提供的材料、要求和提示。因此,就读后续写而言,语篇分析是基础能力。语篇分析从衔接、连贯的视角来解读语篇,理解语境。运用语篇分析将文本材料和续写段落开头语解读到位,读后续写的衔接、连贯达成度就高。而写作则是分析之后表达能力的体现。
语篇分析通常是指在衔接和连贯上对语篇内容进行语境分析,理解语篇的指向性和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语篇分析首先要厘清以下几点:
一是衔接手段。常见的衔接手段有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它们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或称为形连(cohesion)。
二是连贯。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它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称为意连或连贯性(coherence)。
三是语言性语境与非语言性语境。前者通常指的是上下文,后者通常是指话段或句子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非语言性语境有时可以告诉我们,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哪一种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如:I warn you that I will tell everything to your parents. 此句不是说了就完了,而是在说的过程中就实施了警告,这种言外之力可以说是允诺,也可以是预言。
读后续写是对学生内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评价,它要求学生运用主动阅读、独立思考、信息检索、推理判断和整体把握等策略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语言特点、作者意图和作品意义等方面理解语篇,在语言赏析、内容感悟、质疑讨论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完成续写内容。读后续写题融阅读和写作于一体,其协同效应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续写写作框架的构建
下面笔者以2021年6月全国新高考I卷的读后续写题为例,阐述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来培养学生构建读后续写写作框架的能力。
试题阅读文本讲述的是一对双胞胎在母亲节为妈妈做早餐作为惊喜的故事。故事线索清晰,以“节前策划—做餐准备—遭遇困难—父亲加入—目的达成”为主线,反映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和爱,揭示感恩和劳动快乐的主题。
(一)运用5W+H梳理文本故事的基本信息
读后续写的选材往往都是记叙文文体。我们可以运用记叙文的六个要素5W+H(when、where、who、what、why、how)来梳理材料信息,厘清故事的脉络:
When: Mother’s Day; at 6 am Mom was asleep
Where: in the kitchen; in the parents’ bedroom
Who: the twins (Jeff—a boy, Jenna—a girl); father; mother
What: planned to make French toast and chicken porridge
Why: to celebrate Mother’s Day and to give Mother a surprise
How: by making breakfast to give Mother a big surprise
(二)运用语篇分析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开端(起因)、发展、高潮、低谷和结局这样几个阶段。故事的开端是母亲节前夕,一对双胞胎孩子计划在母亲节那天给母亲做早餐,准备给她一个惊喜(第一段)。故事的发展与高潮是母亲节那天早上,孩子们早早起床,悄然来到厨房准备早餐:法式吐司和鸡肉粥。但是对于简单的早餐,两孩子弄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早饭没有做好,Jeff却将手烫伤了(第二、三两段)。在孩子们失望沮丧之际,爸爸出现了。这是续写第一段首句的提示,预示故事情节发展进入低谷,但也蕴藏着转机(第四段)。孩子们将做好的早餐端到楼上,并将母亲唤醒。这是续写第二段首句的提示,告知故事的结局(第五段)。故事情节的发展可用表1呈现。
(三)运用语篇分析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把握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基调
故事以两孩子在母亲节给母亲做早餐为主线,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是: excited—confident—panicked—disappointed—surprised—
— 。从续写第二段首句“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的提示,我们可以推断出,双胞胎孩子做好了早餐,并将早餐送到母亲的床前!那么是谁帮助他们解决了困难呢?从续写第一段首句“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的提示可知,是父亲帮助了他们。因此,续写的第一段应该用problem-solution的常规思路,描写父亲是怎样帮助他们完成心愿的,孩子们的情感应该是受到了父亲的鼓励。而续写的第二段应该聚焦妈妈看到孩子送到床前的早餐时的惊喜和她吃到他们的爱心早餐后的心理感受,向读者展示母亲快乐与自豪的情感。整个故事情感发展线是“Up—Down—Up”模式。
(四)运用语篇分析寻求材料上下文中的伏笔和暗示去构建读后续写的写作框架
对文本材料进行精准的语篇分析必须研读整个语篇,关注段、句的逻辑关联。段、句的逻辑关联指的是在文章上下文的叙事过程中,对故事情节的冲突与悬念加以铺垫、埋下伏笔、给出暗示等。要做到故事情节连贯,我们在写文章时往往要做到前后呼应。这一伏一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读后续写中做到前后呼应,符合读后续写评分标准中对故事情节发展连贯的要求。在上述试题文本中,我们容易发现上下文都有伏笔和暗示。考生续写故事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伏笔和暗示,构建写作框架,做到前呼后应[1]。
从文章标题“A Mother’s Day Surprise”和第一段的“How pleased and proud Mother would be when they brought her breakfast in bed”可以推断出,孩子们给妈妈母亲节惊喜的迫切与期待。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结果却让人意外地发现“我们平时认为妈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是理所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自己回报母爱时,却发现并不轻松”。这反映了内心触动和成长历程。因此,第二段的续写可以用反思感悟来呼应主题。
从第一段的“There was nothing to it. Jenna and Jeff knew exactly what to do. (Para.1)”,第二段的“Everything was going smoothly until Jeff started frying the bread”和“The pan was too hot and the bread turned black within seconds”,第三段的“Then Jeff noticed steam shooting out of the pot and the lid starting to shake. The next minute, the porridge boiled over and put out the fire … But the stove was a mess now”这几句话中可以判断出,看似简单的早餐,却把两个孩子弄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这给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和冲突,将简单的故事引向跌宕起伏。问题出现了,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我们续写部分要解决的内容。因此,续写的第一段“爸爸的出现”的情节设置,就是奔着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所以,续写的第一段应该聚焦爸爸怎样帮助孩子们完成这爱心早餐。
(五)运用语篇分析中的主位推进法,推进续写部分的故事情节
试题文本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冲突—危机—解决”模式。我们可以运用“G—N”策略,根据两个续写段首句的信息进行推理,采用逆向思维和主位推进法,推进续写段的故事情节。
Halliday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将句子划分为主位和述位两部分。他认为,主位是交际内容的出发点,一般由句首成分体现,通常表示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而主位以外的成分均为述位,是对主位的发展和陈述,表示新信息(New Information)。
從文本材料的已知信息和续写第二段首句“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的提示,结合续写第一段首句“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的提示,我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和主位推进续写故事情节:第一段应该描写父亲是怎样帮助孩子的,第二段应该聚焦妈妈的惊喜和心理感受。续写的故事情节可能会有下面两种思路:
【思路一】在孩子们失望地环视四周时,父亲来了。他驻足观望,发现灶台弄得一团糟。他强压怒火,责问孩子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听了孩子们的解释后,父亲被感动了。他来到厨房,手把手地教他们做早餐。孩子们将做好的早餐端到母亲的卧室,把她唤醒。母亲睁开双眼,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被孩子们齐声的“母亲节快乐”的祝福感动得热泪盈眶。父亲拿着相机记录下这暖心的一幕。
【思路二】在孩子们失望地环视四周时,父亲来了。他站在厨房门口,詹娜马上跑上前,低着头向他叙说事情的缘由。父亲表扬了他们,来到厨房,手把手地教他们做早餐。事后,他溜回卧室睡觉,假装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孩子们将做好的早餐端到母亲的卧室,把她唤醒。母亲睁开双眼,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被孩子们齐声的“母亲节快乐”的祝福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她将父亲也唤醒,与她一起品尝孩子们做的爱心早餐,并给孩子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和甜甜的吻。
(六)运用语篇分析鉴赏文本的语言风格,在续写习作中延续原文本材料的语言风格
在书面表达中,善于选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所用语言具有穿透力,准确地描述出人与事物存在的状态。名词动化和形容词动化可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可以更加形象地描写各种动态行为;鲜明的形容词和副词可以充实句意;添加贴切的修饰语可以使“骨感”的句子更加丰满;恰当的介词短语的运用可以有效合并零碎信息,使表达更加生动、感性;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各类复合句,倒装、强调等特殊句式的运用,可以使书面表达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成为增分的亮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彰显扎实的语言功底,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试题文本的第一段至第三段,作者通过动作、对话和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双胞胎孩子的所作所为,揭示了文本感恩、互爱的主题。
基于语篇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进行强化,如:
根据提示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节快乐!孪生兄妹祝贺道,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运用介词with复合结构作状语)
“Happy Mother’s Day!”the twins congra-
tulated, _________________. (with their eyes twinkling with excitement)
2.空气中弥漫着(hang)诱人的早餐香味,母亲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落在(rest)早餐托盘上。(运用介词独立主格结构作状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ther’s eyes automatically ___________ the breakfast tray. (An inviting smell of breakfast hanging in the air; rested on)
3. 没过多久,法式吐司和鸡肉粥就做好了。(运用It + be … before句型)
__________________ the French toast and chicken porridge were ready. (It was not long before)
4.双胞胎偷偷地对父亲笑了笑。一种爱的感觉充满了整个房间。(运用动词fill完成句子)
The twins smiled to their father secretly. A feeling of love _____________. (filled the whole room)
5.妈妈吻了吻她们,笑得无比灿烂:“哦,亲爱的,谢谢你们,亲爱的。真是个大惊喜!”(运用what引导的感叹句)
Mother kissed them and smiled dazzlingly:“Oh dear, thank you my sweeties. !”
(What a big surprise / What a big surprise it is)
6.母亲睁大了眼睛,瞪着那对双胞胎和端上来的菜。(运用动词goggle以连动句的形式完成句子)
Mother opened her eyes wide
they served. (and goggled at the twins and dishes)
7.母亲沉浸在美味的早餐和来自儿子和女儿的纯洁的爱中,啜泣着,愉快的泪水从她的脸上流下来。(运用非谓语动词和介词with引导的复合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pure love from her son and daughter, Mother sobb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st in the delicious breakfast; with delightful tears streaming down her face)
8. 母亲含泪微笑,紧紧地拥抱着那对双胞胎。(运用melt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ther gave the twins a bear hug. (Melting her tears into smiles)
9. 妈妈一看见早餐托盘,眼睛睁得大大的。(运用介词短语作状语)
Mother’s eyes widened . (at the sight of the breakfast tray)
10. 整个房间沐浴在母亲节快乐的气氛中。(运用bathe完成句子)
The whole room . (was bathed in a happy Mother’s Day atmosphere)
通过语篇分析,学生既可以真正理解文本的故事情节和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准确地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释放想象力,培養创新思维能力[2],又可以创造性地模仿和使用语言[3],写出高质量的习作。
四、结语
语篇分析思维的形成、语篇分析方法的使用,使得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这符合高考英语改革的诉求,也与当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相一致。
读后续写习作能力的提升基于语篇分析。将语篇分析与读后续写结合起来,既能够提升学生对续写材料的解读能力,又能够让学生迅速构建续写的框架,迅速地形成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读后续写能力[4]。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后续写习作训练,实现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创导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然后将相关的英语文章掐去结尾部分,让学生运用语篇分析,深入解读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去续写,再将学生续写的内容与原来的内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模仿和使用语言。这样几次下来,学生会有一个自然的比较和思考过程,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写作结果与原文有较大差距的时候,往往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让他们对语篇分析与读后续写的结合产生内驱力,这是读后续写能力培养的较高境界[5]。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读后续写教学中,要就材料在时空线、故事情节线、情感变化线、上下文的伏笔与暗示、语言风格、主位推进和前后呼应等方面进行语篇分析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将语篇分析法融入读后续写习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初明.互助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7-299.
[2]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2-7.
[3]王初明.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J].外语界,2014(2):42-48.
[4]王初明.如何提高读后续写中的互动强度[J].外语界,2018(5):40-45.
[5]王初明.以“续”促学[J].现代外语,2016(6):74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