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式 发展数学素养

2021-09-10李建良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抽象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李建良

[摘  要] “数学抽象”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优化教学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通过抽象概括,把握数学本质,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相关概念或定理. 文章以教学实践为例,初步探索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来发展高中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抽象是数学的思维方式之一,是数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对于数学抽象的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构造活动,是借助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建构新概念或定理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逐步获得新概念、新定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直观教学、数学实验、类比联想、数学探究等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发展学生抽象素养.

[?]重视直观教学,增强感性体验

直观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可感知的实物、图片、模型或作图软件绘制的动态图形,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深化学生理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对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在必修1“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提供实例和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描述函数图像的特征,形与数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函数f(x)=x与f(x)=x2的图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有怎样的升降规律?

多媒体给出上述两个函数图像,让学生充分观察图像的变化,并组织学生对它们进行多视角的比较,进而分析每个图像各自的特点,从中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样做不仅体现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而且可以培养观察、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一般思维方法.

学生相互争鸣提出自己的意见,分化出这些图形相对共同的某种性质或特征. 讨论之后,学生的回答如下:一次函数f(x)=x图像由左至右是上升的;函数f(x)=x2图像在y轴左侧是下降的,在y轴右侧是上升的. 这时教师要做必要的说明:不同的函数,其图像的变化趋势可能也不同;同一函数在不同区间上的变化趋势也不一定相同,即上述图像的上升或下降表明了函数在变化中一种不变的性质,数学上把这种函数的性质称之为“单调性”,上升称为单调递增,下降称为单调递减. 此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2:怎样用x与f(x)数值的变化来描述图像的上升或下降呢?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科学计数器完成f(x)=x2的对值表,并观察表格中自变量的值由小到大变化时,函数值f(x)的变化(表1).

学生归纳得到:二次函数f(x)=x2,x<0时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x>0时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即函数y=f(x)图像相对x轴逐渐上升等价于函数f(x)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y=f(x)图像相对x轴逐渐下降等价于函数f(x)随x的增大而减小.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函数解析式f(x)=x2描述“函数f(x)随x的增大而增大”和“函数f(x)随x的增大而减小”. 这是用动态的图形描述过渡到用静态的符号描述的过程,需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寻找数学抽象表述的方法,提出单调性定义的假设.此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3:对于f(x)=x2,在(0,+∞)上,任意改变x,x的值,当x

學生尝试解决任意给出一些x,x的值,发现当x

[?]开展实验教学,验证数学抽象认识

数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有关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数学概念、定理,验证数学结论的活动.

例如,必修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教学:如图1,请同学们准备一块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α上(BD,CD与桌面接触). (1)折痕AD与桌面α垂直吗?(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平面α垂直?

在折纸实验中,学生会出现“垂直”与“不垂直”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分析“不垂直”的原因,学生再次折纸,进而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 在学生继续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当且仅当折痕AD是边BC上的高时,AD与桌面α垂直,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1)有人说,折痕AD所在直线与桌面α上的一条直线垂直,就可以判断AD垂直平面α,你同意他的说法吗?(2)如图1,由折痕AD⊥BC,翻折之后垂直关系不变,即AD⊥BD且AD⊥CD,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通过探究,学生发现:AD⊥BC沿着AD翻折之后这一垂直关系是一个不变关系,即在图2中AD⊥BD且AD⊥CD,并且BD交CD于D,BD,CD?α.通过以上实验观察、交流探究,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自然就出来了.

[?]实施数学探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因此对于教材安排的有些“探究”“思考”,不但要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要加以拓展和延伸,将探究进行到底.

教学选修2-3“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为了使学生建立“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之间关系的直觉,让学生计算(a+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并填入表格. 学生计算后,发现每一行的系数具有对称性,为方便探究,教材建议将表格表示形式发生转变,引出“杨辉三角”,并设置探究2:你能借助上面的表示形式发现一些新的规律吗?教材将二项式系数性质与“杨辉三角”结合起来,是因为当二项式系数不大时,可借助它直接写出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并利用它探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如对称性、增减性与最大值、二项式系数的和等等.

在研究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后,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创设合理情景,分组探索研究:

1. 每位同学都自己编制杨辉三角前20行.

2. 每个小组发一份“杨辉三角研究成果报告单”,附:杨辉三角研究成果报告单(表2).

3. 教师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出示下列五个问题.

问题1:在杨辉三角的第1、3、7、15、……行,即第2k-1行的各数字有什么特点?

问题2:在杨辉三角的第5行中,除去两端数字1以外,行数5能整除其余的所有各数,你能找出具有类似性質的三行吗?这时行数P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问题3:在杨辉三角的前5行中作平行于左斜边的直线,这些直线所经过的数字之和有什么特点?

问题4:在教材第36页图2中,请先求出斜线所经过的数字的和,再观察这些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问题5:在杨辉三角的前6行、……、前n行数字中作平行于右斜边的直线,这些直线所经过的数字的和是多少?

各组研究后,成果由小组长汇总,填入研究成果报告单,教师审阅后,按相异的原则抽选3个组,或抽签选取3个组,然后指导学生使用投影仪展示,并加以说明. 被抽小组发言后,由未被抽选的小组发言说明不同的结论或疑问,再由另外的同学进行评估交流. 教师对不同的结论和疑问可组织学生讨论、答辩,并循循善诱地引导到正确结论上来,结论由学生给出. 如果时间允许,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教师可介绍“逐差法”求和,与用杨辉三角数字规律求高阶等差数列和比较繁简,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共同探求“莱布尼茨三角”的数字规律. 在课堂上有的规律可能探求不出,宁可留到课外去讨论,教师也不要把结论强行“塞”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角”地位.

数学探究活动是综合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教师重在点拨、指导,以利形成研究的氛围. 为培养学生的“发现”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探求的结果,哪怕是微小的发现,都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和鼓励. 教学相长,以此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丰富资源,正确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充分关注学习过程,诱发探究兴趣,尝试探究途径,拓宽探究领域,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抽象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精致数学概念设计,提升数学抽象素养
在概念形成中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抽象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