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试题的创新与研究

2021-09-10吴资凯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数学

吴资凯

[摘  要] 要让数学试题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作用,那教师就要站在高考评价的体系之下,真正基于素养导向对高中数学试题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作为一线教师,对素养导向的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与实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数学试题. 从素养导向的理解来看,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将知识教学、习题解答、问题解决与素养的理解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素养引导教学、评价,在教学与评价中更好地理解素养的良性互动. 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更多地体现在扎扎实实的试题研究上,对已有试题进行改变与创新,也就为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素养导向的最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数学;高考评价体系;素养导向;试题创新;试题研究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高中教育作为社会影响广泛、具有较强引导作用的领域,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其中,数学学科受到的关注程度又是比较高的. 纵观当前的课程改革与高考评价,可以发现有这样的一些重要事件,具体包括: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于是课程改革也就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进行推进. 到了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这一“体系”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怎么考”的问题进行了顶层的科学设计,为高考命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这些文件发布之后,目前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当前的高考数学强调将“知识立意”及“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转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评价理念. 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学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而所有的改变,最终都将体现在数学试题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让数学试题真正发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作用,那么教师就要站在高考评价的体系之下,真正基于素养导向是对高中数学试题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对于适应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需要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也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内化理论,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现有教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实现一些新的突破.

[?]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高考评价体系初探

实际上,在“体系”发布之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问题,都围绕“体系”而进行,比如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全国新高考Ⅰ卷就能够真正做到以“体系”为指导,充分体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突出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发挥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坚持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理解这一判断的同时,进一步探究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高考评价体系,还可以获得这样的两点认识:

其一,从宏观的角度看,素养导向作为“体系”的功能之一,强调的是考试中的素养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作为数学教师要研究两个内容:一是高考试题中素养是如何体现的、如何评价的?二是日常的教学中素养是如何落地的?只有教师真正研究考试和教学这两个重点,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素养的存在,在考试的时候也才能面对素养评价的需要.

其二,从微观的角度看,理解“体系”中的素养导向,最主要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如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素养能够真正得到培养. 这是一个以生为本且设身处地的教学研究过程,一般认为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素养总是在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相关的能力,且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上升为素养.

结合这两点认识,再去理解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高考评价体系,就可以发现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考评价的重点之一一定是学生的素养,而且素养导向不仅会体现在高考评价中,也会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 认识这种导向作用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与评价中接受这样的导向,对于日常的教学来说是一种突破,对高考评价的理解也会进一步走向深刻.

[?]素养导向促进高中数学试题的创新与研究

作为一线教师,对素养导向的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解与实践,最直接的體现就是数学试题. 从传统的角度看,研究高考试题能够更好地学习命题专家的创新思维,体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能准确把握《考试说明》的要求,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从素养导向的理解来看,研究高考试题还可以将知识教学、习题解答、问题解决与素养的理解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素养引导教学、评价,在教学与评价中更好地理解素养的良性互动.

例如,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Ⅱ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 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是一个“半正多面体”(如图1的左图). 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面体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如图1的右图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面体的棱长为1. 则半正多面体一共有多少个面?其棱长是多少?

这道题目取材于历史题材,对于学生来说,这赋予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数学抽象空间,而数学抽象正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利用数学抽象去寻找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运用数学模型(多面体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里,无论是数学抽象还是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本质上都是学生素养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这样的试题编制已经充分体现出了一种素养导向.

那么从试题编制创新的角度看,这样一道题目有没有进一步创新的空间呢?笔者以为还是有的. 尤其是从日常教学的角度看这道试题的创新,其应当给学生开拓两个层次的思维空间,以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素养导向. 这两个层次分别是:信息的提供与建模;问题的解决与反思.

信息的提供主要是指史实信息的提供,这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数学抽象的空间,从观察印信的形状,到正多面体知识的调用,再到半正多面体信息的加工,于是学生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关于问题解决的模型. 因此这个层次的试题创新,就是立足于这些素养而进行的,具体的题干信息或可改编为: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 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却是一个如图1所示的形状——半正多面体. 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面体围成的多面体. 在通过文字呈现这段信息的时候,考虑到解题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其独特的外形可以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来理解与探究”这样一句话来引导学生建立模型.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初步建立了问题解决的模型之后,最为关键的就是模型的清晰化,这需要有具体的数据. 于是原题中的相关数据就可以进一步引入并加以创新,如这样的一段表述:现有一个半正多面体,如果其棱数合计有48,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 试判断此半正多面体一共有多少个面.之所以将问题缩减为对半正多面体面数的判断,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大脑中构建出来的模型,这是素养导向最充分的体现. 强调反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种由对建模、探究过程的反思,可以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清晰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素养,真正体现出素养导向的作用.

[?]素养导向意味着数学高考评价体系新方向

作为一线教师,研究高考评价体系,更多地体现在扎扎实实的试题研究上,结合日常教学的需要,对这些试题进行改变与创新,也就为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素养导向的最本质的理解.

教育部考試中心的任子朝先生指出,“中国高考正在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历史性转变”. 这一判断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必须认识到,包括素养导向在内的新高考评价体系,一定是今后高中数学高考的主要方向,明确了这个方向,那么无论是日常的教学还是考试评价,还是最终的高考,都面对着一个新方向. 沿着这个方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新的研究:素养体现在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这些素养最好的评价方式是什么?在素养导向的背景之下,日常的教学与考试评价如何结合?如此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某种程度上讲还是迫在眉睫的,只有教师真正对此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高考.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数学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