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连环画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浅析
2021-09-05刘竟艳
摘 要:中国连环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发展时期,曾一度形成“七亿人民七亿连迷”的盛况。在今天,连环画的出版面临读者断层、作者锐减的情况。通过分析连环画的内容特色、形式特色,探究连环画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同质化、定位不清晰、整体设计缺乏美感、创意性不足、改编作品居多、新创作的经典作品不足等。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注重连环画的产品线开发,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关心目标读者的真实需求,注重作品改编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提升产品线整体设计水平,关注新创作的精品连环画的出版。
关键词:连环画出版;特点;问题;发展;新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连环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1949年到1965年形成了“七亿人民七亿连迷”的盛况,是连环画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文革”时期,连环画的创作和出版一度搁浅,“文革”结束后从1977年到1984年迎来了连环画的第二個大发展时期。出现了《枫》《人到中年》等反映时代特色的经典作品,连环画的题材和绘画技艺都得到全面提升。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人手中一本连环画”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连环画出版该何去何从?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原创连环画的出版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进行简要论述,尝试发掘连环画出版的新价值。
一、连环画出版的现状
(一)连环画出版物的读者情况与作者情况
目前喜欢看连环画的人群集中在70后,80后喜欢看连环画的人群占比很低,90后、00后人群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连环画读者断层问题是连环画人必须面对的困境。在连环画的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画家都画连环画,目前活跃在画坛的艺术家几乎都有创作连环画的经历。随着时代的变化,连环画发展日渐式微,一方面能静下心来创作连环画的画家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拍卖市场上一幅画动辄百万、千万的拍卖纪录很难让画家不动心。连环画创作费时费力,稿费收入低,这是作者断层的主要原因。
(二)连环画出版物的内容特点
在一定历史时期,我国连环画出版物品种丰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注重大众普及性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连环画,均是故事性强、语言平实易懂的大众普及类读物,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整体的文化水平偏低有一定关联。1955年11月16日在《光明日报》刊登的《进一步开展扫盲工作,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文章指出,1955年全国农村15~45岁的青壮年约有2.26亿人,其中,文盲、半文盲约占80%[1]。
连环画能让群众看懂、愿意看、看得下去,是因为连环画的脚本文字基本上每条不超过100字,搭配生动有趣的图画,文字浅显、情节连贯,就像一部小电影,故事性极强。通过连环画识字,学习宣传文化的目的更易实现。1950年初,毛主席指示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说:“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把那些宣扬神怪、武侠、迷信的旧连环画去掉?”[2]在毛主席的亲自关心指导下,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连环画报》创刊。连环画内容定位与国家层面的倡导分不开,连环画的母本带着大众普及的印记一直持续到今天。当下我们看到的众多连环画品类中,依然以大众普及内容为主,代表性作品有《我要读书》《孔乙己》《山乡巨变》《铁道游击队》等。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大学扩招等政策的实施。到了201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的文盲率已降低至3.6%,成年文盲人口在过去20年减少1.3亿(即下降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2%。这些数据表明以连环画解决人民群众识字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目前连环画市场上的内容依然以老版连环画为主。
2.注重传统文化的改编
一直以来,连环画的内容题材都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传统,或者说中国的连环画本身就具有传统文化属性。中国连环画的起源最远可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石;到了宋代,印刷术的产生和造纸术的进一步发展,书籍有了大量流通的物质基础,有插图的图书大量出现,连环画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大致成型;明清时期,印刷术进一步发展,连环画的普及和推广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演义〉全图》是第一部用连环画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1925年到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岳传》等连环画图书。以经典文学作品为题材和内容的传统一直持续到现在。从内容角度细分,当下连环画市场中传统文化类的连环画可分为几类:一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其中以改编四大名著最为突出;二是对历史人物故事的改编,如《汉高祖刘邦》《重耳流亡列国》《楚霸王》《林则徐》等;三是对民间故事、戏曲故事、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题材的改编。
党的十九大精神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出版层面来看,传统文化题材是重中之重。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有涉及连环画的内容,从教育和应试角度看,传统文化题材的连环画更受家长欢迎。
(二)连环画出版物的形式特点
1.绘画风格写实,以黑白线条为主要呈现方式
写实风格更受读者欢迎是得到过市场检验的,当然,有追求的连环画家和出版社也在不断尝试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连环画,但一直未能形成较大规模。写实风格一方面能让读者快速理解单张连环画的表意功能;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把整个故事讲明白。因此,形成了目前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的特点。当然顶级的连环画创作绝不仅限于对人物外形的肖似和景物的写实上,在人物的传神写照和景物的描写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线描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独立的画种,线描又称白描。自顾恺之把线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以来,其后的陆探微、张僧繇、阎立本、吴道子都是线描大家,后世的画家或多或少都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将线描发扬光大。连环画创作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画家创作的大部分连环画采用线描手法。读者会在精品连环画中看到行笔紧细、遒劲连绵的线条,如王叔晖绘的《西厢记》,张令涛、胡若佛绘的《杨家将》等。此外,以西方素描为基础的连环画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比如沈尧伊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华三川绘画的《表》等。市场上彩色连环画和其他类型的连环画不是没有,但规模远不及黑白线描的连环画。
2.开本和字号设计简单
市场上常见的64开的掌中宝开本是连环画的重要开型,连环画的开本和字号、字体的设计都相对简单。纸张类型以胶板为主,这都与连环画产生之初的社会经济情况有一定关联。64开的小开本更节省纸张,胶版纸价格低廉,能有效降低连环画的生产成本,连环画整体定价偏低,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
2021年2月25日习总书记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中国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的热情和投入度高。读者的选择和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连环画单一的开本和粗糙的设计是制约读者购买的一大因素。
二、连环画出版物存在的问题
综上可知,我国连环画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质化严重
目前国内出版的连环画从形式、内容上看不出区别,题材较单一,创意性不足。内容同质化问题是连环画出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粗浅地对四大名著、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和名人故事进行改编等。
(二)定位不清晰
1.产品定位不清晰
产品细分度不够,高中低档产品未拉开档次。有些产品貌似走高端收藏路线,但在产品设计、用料、版次、开本等的前期策划方面过于粗放,细节关怀还不够。除了增加封套、函套外,高端产品与中低端产品在内容上区别不大。附加产品少且不精,产品形态粗糙。有些产品走大众低端路线,但成本压不下来,定价又相对较高,从而影响销售。有的强调文学性特质的连环画,除了封盒与同款低端产品不同,内容几乎没有区别。
2.读者定位不清晰
儿童读物分级不够细致。有些产品定位给儿童看,细看脚本语言却是半白半文,语言风格脱离时代,给成年人看內容又过于幼稚。儿童生长发育的时间段不同,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力有较大差异,同为儿童,7岁和12岁的理解力差距是很大的,反映出作者和编辑对儿童读物概念认识不足。面对成人读者对象的产品细分度不够,文青、连迷、老年读者所需要的产品不同,但目前各产品区别不大。
3.作者、编辑对连环画的认识不清晰
编辑在策划选题之初对选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习惯性地沿袭老编辑留下来的东西,被思维定式裹挟。画家习惯在艺术和技巧上钻研,孤立地将连环画视为一种艺术创作,忽视了对连环画本身的诠释,忽视了连环画的阅读功能,文本的创意与绘画无法有机结合,忽视了读者视角。文字作者习惯性地改编经典作品,针对目标群体的原创内容少。文字作者与绘画作者沟通度不够,加上编辑在中间没有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创作出来的作品质量会大打折扣。
(三)整体设计缺乏美感
连环画产品整体设计缺乏美感,一是封面设计简单,缺乏美感,通常是在一张彩色连环画上随意写个书名,书名字号、字体设计简单,彩色图片质量欠佳,色彩搭配不够讲究,视觉冲击力、吸引力不足;二是缺乏整体设计理念。内文版式与封面版式、封盒风格不统一,常常出现各说各话的情况,给人一种东拼西凑、张冠李戴的感觉;三是图书设计个性不足,如果将历史人物和名著故事的封面互换,除了名字不同,几乎看不出太大差异。图书的装帧设计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工作,连环画本身是一种绘画艺术,装帧设计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会出现“好酒装在了坏瓶子里”的问题。
(四)创意性不足
连环画出版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性应体现在连环画出版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同时,连环画也是一种艺术,应给人一种艺术享受。产业性和艺术性要求连环画出版物应具有吸引人、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属性。目前来看,连环画出版创意性不足,以黑白线描为主,一张图配一条短小的文字,是连环画的经典模式。但经典如同一把“双刃剑”,将特色保留发挥到极致就会有“涅槃”的效果。目前连环画界对“连环画”这一概念的论争一直持续,没有定论。激进一点的人群希望拓展连环画的边界,认为凡是以文配图的连续故事都可以称为连环画;保守一点的人群认为无限拓展连环画的边界最终会导致连环画这一画种的消亡。本文无意就此展开讨论,但做出高质量的、美的、贴近读者的连环画离不开创意。毕竟美是永恒的主题,无关新旧。显然目前很多的连环画出版物并未达到这一标准。
(五)改编作品居多,新创作作品不足
纵观连环画市场上的作品,90%以上的作品为再版作品,这部分作品的脚本内容改编占比很大,新创作的作品凤毛麟角。新作品会为连环画注入新鲜的血液,编辑也会根据目前读者及市场状况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约请新作者创作新作品。新作品能修正老作品存在的问题,调整连环画的出版方向。而目前连环画创新作品不足的问题会导致新生代读者、作者与连环画产生距离感,也是连环画读者、作者断层的主要原因。
三、连环画出版物的发展方向
(一)解决连环画出版物读者、作者断层问题
连环画之所以会出现两个发展高峰,与政策导向和时代性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连环画产品贴近读者,关心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好的作品以人为本,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放在首位,比如曾获得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的《人到中年》,绘画者尤劲东专门去同仁医院观察医生、病人,深刻领会原著作品后,艺术而真实地表现了普通人的心路历程,创作出了感人至深的作品。
不得不承认,在今天重现两个发展高峰时期的连环画出版盛况,难度很大。但只有优秀的出版物才能被这个时代的读者看到并购买,从而产生影响,让优秀的产品去影响家长,家长再去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对连环画产生兴趣之后再反馈给家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大创新力度,每年都应有新创作的优秀作品出现,慢慢弥合断层。并努力做到精准定位,贴近目标读者。将每一套连环画做精,影响这套连环画的读者圈,再通过这个圈子去影响其他圈子。只有将每个圈子做大做强,圈子和圈子之间才能产生涟漪,连环画是否还会出现第三次发展高峰,则需要看涟漪的深度有多深。连环画受到读者欢迎,自然也会受到作者的喜爱,创作连环画的作者也会越来越多。
(二)连环画系列产品线的开发
1.新老产品线有机结合
按年龄细分读者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线。成人组可按文青、连迷、老年读者分成三条产品线。儿童组可按年龄(3-6岁,7-9岁,10-12岁)分级设计产品线。在年龄分类的基础上细分选题类别。在产品线明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资源进行重印、再版和组套出版,把握好原有资源与新创作的比例。
2.做好主题出版产品线
做好主题出版是出版社的目标,也是编辑们的使命。连环画可以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向读者进行广泛宣传。连环画人应有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主题出版工作。
3.做好连环画个性出版产品线
此外,定制产品、精品项目也会为连环画出版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掘连环画出版的新价值
发掘连环画出版物的新价值要求编辑们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3]。编辑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六种:权威定势、从众心理、经验定势、书本效应、套板反应、茹尔丹效应(模仿心理)[4]。这些思维定势会直接影响编辑在选题策划时的决策,突破束缚的第一步是认识到思维已经被束缚,分析自身在策划选题时常犯的习惯性错误;再根据编辑室大的产品线的划分,分析目标读者的需求。编辑需要常常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读者,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1.发掘改编作品的新价值
改編创作,是一种“带有变化的重复”。老版连环画的脚本大部分具有时代特点,绘画却可以历久弥新,因此可约请文字作者对作品进行重新改编,对图书重新进行整体设计,做出贴近读者的连环画出版物。在这一方面尝试相对成功的作品有《大画家给孩子的中国节日故事》(原名《民俗节日故事》),绘画质量非常高,32开。编辑可以对这套书重新策划,将目标读者定位在7-9岁的儿童,开本改成24开,重新邀请文字作者对图画进行再创作,每册增加“画外有话”文字,拓展连环画的知识边界,添加适合孩子的手绘门神附加产品,孩子们可以给门神勾线、上色,增加手工月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产品投放时机选择在春节前,编辑精选出不同书家写的福字作为附加产品赠送给读者。整套书经过编辑的精心策划和专业设计师的整体设计,让连环画产品符合这个时代的气质,受到读者的欢迎。发掘改编作品的新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编辑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同学科领域汲取灵感,将跨界思维带入连环画中,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连环画文创产品的开发
连环画除了具有阅读属性外,还具有艺术属性。就艺术欣赏角度开发连环画周边产品,可以做很多思考。如将连环画的元素带入丝巾、高仿真挂画、背包、T恤、文房产品中等。
3.与大赛等合作
面向儿童的连环画产品,后续开发可与展览、比赛相结合,将大赛与连环画创作、出版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作品选送,促进亲子关系,推动传统连环画与创作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作品的征集与选送,调动线下读者和线上观众的积极性,图书的后期宣传也可采用融媒体的方式,扩大受众面与影响。
(四)提升连环画产品线整体设计审美水平
出版社而言,培养专职的连环画设计师十分必要。编辑可就具体图书的特点选择有想法的设计师,通过与设计师就书稿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后,由专业的设计师做专业的事情,保证连环画产品的设计审美水平。编辑在编辑过程中不可过多干扰设计师的想法,在设计方案成熟之前不要轻易否定设计师的想法,切忌提具体要求,比如“这个字号要大”等。要描述感觉,在成本能够接受的前提下,留给设计师充分自由的设计空间。
(五)注重新约绘作品的投入
相对于绘本,连环画的定价较低,但页数却是绘本的几倍,稿费占去连环画一大部分成本,如果不重复使用稿件,会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所以控制好新约绘作品与原有资源的比例尤为重要,如果为了一味地完成短期经济指标而压缩成本,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连环画的发展。
四、结语
可喜的是,一批对连环画抱有情怀的人早已看到连环画面临的问题,并愿意为之努力付出。连环画的出版状况也正一天天好转,连环画的发展需要时间和有利的土壤。连环画像是一座未被完全开发的矿藏,在这座矿藏里有数不清的宝藏等待出版人去发掘,连环画出版的价值还将继续增加,传统连环画也将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林峰.进一步开展扫盲工作,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N].光明日报,1955-11-16(001).
[2]《至真至美:人民美术出版社60年:1951-2011》编辑出版委员会.至真至美:人民美术出版社60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3.
[3]章志光,主编.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刘霞.从思维定势谈编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49-51.
作者简介:刘竟艳,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连环画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