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2021-09-03姜钰鹏
姜钰鹏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与之相应的是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改变,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与利用、处理与整合的能力将是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力的重要方面。聚焦高中历史教学,研究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一方面丰富了历史学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标准。
关键词:大数据;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以“历史核心素养”为主要导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基本依據,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根本要求,全面关注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寻求大数据与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契合点。根据大数据与历史教学的融合趋势,分析影响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家国情怀素养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因素,提出“大数据下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与研究。
一、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课题研究的依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得以提出并引发了广泛关注,推动了学科教学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导向转变。2016年,新课程目标将“历史价值观”的表述改为“家国情怀”,自此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得以独立存在,并成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方面,是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从课程角度来看,家国情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化,是历史课程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归宿。同时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构成其他核心素养的价值目标。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的培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爱国教育的基本功能。因此,聚焦高中历史教学,研究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一方面丰富了历史学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标准。
2.从学生的学习主体来看,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的研究是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形成正确历史观念的典型体现,高中生通过家国情怀的培养,将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教师利用大数据搜集、梳理、整合历史信息,学生在大数据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能动性与自主性大大增强,促进对历史课堂的建构与发现、交流与探究、联系与运用,将从根本上变革“学”的方式,提高“学”的深度与广度。
3.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与之相应的是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改变,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与利用、处理与整合的能力将是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力的重要方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关注未来社会的动态,是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3)课题研究的价值
研究价值主要包括课堂策略、学习方式、德育影响三方面。首先,从课堂策略来看,为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提供有益参考。其次,从学习方式的转变来看,促进高中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其海量信息处理与整合的学习力。再次,从德育影响来看,落实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强化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二、课题的研究计划
本课题是在充分调查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及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总结及原因剖析,寻找大数据下的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并设计相应的课例,用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从课堂观摩中发现课题研究的待改进之处,及时调整策略,总结经验并反思不足。以课题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来进行教学研究,实现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将其上升为大数据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发展。其具体研究计划拟定为:
(1)全面解读《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总体思路与基本要求,在全面理解教学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大数据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2)研读“历史核心素养”及“家国情怀素养”的相关文献,把握“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及与其他历史核心素养的联系,明确“家国情怀素养”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
(3)总结并分析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大数据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各自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大数据与高中历史教学深入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设计基于家国情怀素养视角的大数据下高中历史教学课例,进行课堂观摩与质量分析,设计相关问题在师生中展开调查与访谈,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的具体方案、运用模式和管理策略。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
(1)理论研究,对家国情怀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素养”等核心概念加以区分,为课题形成理论支撑。概述学界在“家国情怀”方面的研究,对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有所把握,在此基础上对本课题的研究定位更为精确。
(2)结合新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要求,明确大数据与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的结合点。
(3)实际调查,对当前大数据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梳理。通过课题的研究,对高中历史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及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进行调查,实现从“三维”目标到“历史核心素养”的转变。
(4)课例设计,探究大数据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高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教师根据所提炼出的策略来设计课题,进行课堂观摩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其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法:以“大数据”“家国情怀”“历史教学”等关键词检索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阅读与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课题的理论基础,以为课题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指导。
(2)行动研究法: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大数据运用优势,寻求经典案例与教学实录,通过认真观摩与学习反馈,具体到某个点与面进行切片分析,比较传统课堂与信息课堂背景下的家国情怀的培养的效果的差异,从学生的主动性、数据的呈现特征、教师的角色转变、课堂等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
(3)访谈分析法: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列出相应的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历史教师及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从中了解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具体措施、效果反馈等,为家国情怀素养发展的策略的提出形成可靠的佐证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1(1).
[3]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大数据下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