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的几点思考
2021-08-31杨华
杨华
摘要: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其食品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亦是备受全民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本文在对食品安全现状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当下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样品抽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三个方面为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供了宝贵意见。
关键词: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提升建议
引言
民以食为天。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其存续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我国食品监管法律、市场监管力度的持续完善与加大,特别是包括二方审核服务在内等多项管控举措的落实,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但是在有关部门的各类食品抽检中仍存在生产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对现今食品安全现状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样品抽检、从业人员培训三方面为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提出了宝贵意见。
1. 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1.1 食品安全事件
近十几年来,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仍有发生,例如:2006年的河北“红心咸鸭蛋”事件,2008年的乌鲁木齐“新鲜红枣”及“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鸡饲料”事件,2017年的山东“脚臭盐”事件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逐渐颁布(或修订)实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检查人员对食品生产企业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也不少,这些事件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食品生产企业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2 抽检发现的问题
自我国建立食品抽检制度以来,食品的抽检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而且对食品抽检的人员及物资投入有了显著提高,抽检样本亦有了大幅度提升。虽然近年来没有发生过特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一些较小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例如炒货食品过氧化值超标、食物添加剂滥用、调味添加剂超标等一系列安全问题。综上所述,我国的食品安全建设任重道远。
1.3 各种审核检查发现的问题
食品生产是食品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对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控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各级食品监管部门以购买二方审核的方式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面检查工作,检查方式包括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飞行检查、体系检查等。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
(1)检查人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场所、进出物料质量管控、生产环节操作规范、食品抽查检测结果、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产品的追溯和召回管理等方面实施检查。
(2)委托的二方审核机构依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检查规范或者标准,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检查。
不管以何种检查方式开展的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生产资质方面。食品生产企业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基本都根据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求取得生产许可,但在正式生产后生产设备的变化、工艺的变化、场所布局的变化等类似情况未及时向当地生产许可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生产许可证的变更申请。
生产条件方面。常出现的有食品生产的基础设施保养不及时、生产车间清洁不到位、卫生死角被忽视、清洁程序不合理等等。
进出物料质量管控方面。进出物料监控体系不完善,如索要和收集进货物料供应商资质证件以及进货物料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的要求缺失。缺乏进货物料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如GB2760、GB2761、GB2762等)要求识别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出厂物料检测未按照产品执行标准制定合理的监控频率和有效的监测方法。
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一方面体现为注重过程和成品检测,缺乏预防管控。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危害进行风险识别、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估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识别出生产环节控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监视和监测措施。另一方面,生产工艺在设计之初,缺乏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控制、设备清洁有效性,缺乏评估设备清洗流程的合理性,缺乏结合产品特性建立有效的生产车间环境控制和监测方案。
从业人员管理方面。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如上岗前需要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没有及时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没有及时更新健康的;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知识不了解,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不清楚法规政策动向等。
2. 质量安全提升建议
基于当前现状,食品生产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是每个食品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文前述,笔者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其中包括食品生产企业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炼好内功,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相关意识,以实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目标。
2.1 食品生产企业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产品类别、产品特性、市场需求、所处地域等。即便是同一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人员配备数量也不完全一样。如何提升企业的食品安全,方法多种多样,可用统一的标准提升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如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HACCP/ISO22000等)。
从客观上讲,食品生产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风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又能提升食品企业的名气。另外,国家也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从主观上讲,食品生产企业推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方面有助于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在体系推行过程中,借助风险管理评估工具,遵循管理体系的指导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识别、分析,将预防和控制重点前移,从而达到降低或者消除食品安全危害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能力,如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练好内功,提升产品质量
食品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抽检是其流入市场前的最后把关,如能及时发现产品所存在的问題,就可避免其流入市场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建议食品生产企业结合产品的应用特性、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企业自身控制能力水平等方面提升产品的质量,以求达到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
2.3 提高食品行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近年来,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编制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知识题库,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题库陆续对属地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考试。这一举措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同时也提升了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对于食品生产而言,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对企业的员工实施外部或者内部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是食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食品生产行业上的生产规范、工艺技术、检验操作等,进一步提升其食品安全意识与专业素质水平。
结语
通过上述对食品生产企业安全质量的几点思考,可以得知我国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的道路还很长,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质量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