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儿童保健门诊干预对于儿童饮食性问题的影响

2021-08-31黎池荷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保健门诊

黎池荷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300)

儿童饮食性问题时常发生,与疾病、儿童心理等有关。若不干涉会降低儿童每日饮食量,减少营养供应,对儿童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常规喂养对饮食性问题的干预力度不够,儿童和家长并未在饮食习惯等方面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每日饮食情况依然不理想[1]。儿童保健门诊干预能针对饮食性问题,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干预内容,协助家长定期带儿童复诊,保障儿童在饮食时的依从性,彻底改善饮食性问题,提高儿童在饮食时的积极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院内收治的70例饮食性问题患儿,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均分两组,各35例。70例患儿中有46例男和24例女患儿,平均年龄(3.15±0.67)岁,两组患儿男女比例均衡。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后(P>0.05)。患儿在饮食上均出现多种问题,需及时干预并定期复诊。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主要为家长提供饮食建议、健康知识、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 给予儿童保健门诊干预,内容如下。①为每位患儿建立健康档案,询问家长患儿在饮食上的问题,并用食物视频和图片等测试患儿的关注点,包括食物性状、颜色等,掌握具体的情况。制订好干预方案,并叮嘱家长定时带患儿复诊。②在制订好干预计划后,需要耐心为家长讲解,让家长一起配合。a.需要教会家长正确引导和沟通方式,说话的时候目光正视患儿双眼,但语气和态度都要柔和,不要给患儿太大压力。让患儿一次只对一个问题进行选择,确定好即将吃到的食物,保障患儿能接受食物并咀嚼。b.为家长提供饮食搭配建议,像儿童脾胃较弱,如果在中午进餐时食用过豆制品、肉类等,在进餐后半小时才可以进食水果。在食用豆制品、肉类的时候,要配合至少五种蔬菜,保障营养均衡,制作的菜不能过于软烂,要保障蔬菜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含量不会因温度过高而流失。每餐都要精心搭配,不能因为儿童吃的少就忽视,还要控制好盐等摄入量,成人每日不能超过5~6 g,儿童更要少摄入,还要减少咸菜等腌制食品的食用量。每顿饭都不能过甜、过咸、过酸,要保护好儿童的味蕾。c.还要教会家长引导患儿咀嚼,可以用儿童喜欢的食物进行,也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开展,保障趣味性能提高儿童练习的积极性,让饮食量、咀嚼能力等变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每日要坚持训练,至少坚持3~5 min。d.要多为家长推荐食谱等,避免儿童讨厌进食。还要改善家长在喂食时的态度,让家长更好的喂养患儿,改变患儿惧怕进食、挑食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针对儿童饮食性问题发生频率(主要针对胃口差、偏食挑食、饮食习惯、害怕进食)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5分。1分:每周有6 d出现饮食性问题;2分:每周有3~5 d出现饮食性问题;3分:每周有1~2 d出现饮食性问题;4分:每周不超过2 d出现饮食性问题;5分:并未出现饮食性问题。分数越高表明儿童饮食性问题改善情况越好。②使用自制健康知识评分表评估家长对饮食搭配、喂养方式、饮食禁忌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数越高表明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③用门诊自制依从性评分表对儿童在饮食时的配合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分值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饮食问题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胃口差、偏食挑食、饮食习惯、害怕进食等儿童饮食问题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儿童饮食问题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1 儿童饮食问题改善情况对比(分,)

2.2 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后,参照组家长对饮食搭配、喂养方式、饮食禁忌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观察组差(P<0.05)。见表2。

表2 比较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

表2 比较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

2.3 两组患儿依从性评分比较 干预后,依从性评分较高的为观察组,参照组略低,其中参照组依从性评分为(20.06±7.21)分,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为(29.85±7.43)分(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儿童饮食性问题对家长是一种困扰,会长期消耗家长精力,降低儿童和家长的生活质量。在情绪上也会对家长和儿童造成不良影响,需尽快干预。常规喂养中不曾对儿童饮食性问题过多干预,实践性不大[3]。儿童保健门诊干预针对问题,工作状态较好,能更好的干预儿童饮食性问题,提高家长和儿童在饮食方面的良好性,减少不良饮食情况。观察组的干预过程比较详细,能具体的为家长提供改善措施,并根据复诊等随时调整干预措施,保障家长和儿童在饮食时的配合度,提高儿童进食量,保障营养供应[4]。

患儿在进餐时的依从性,能反映出门诊干预的作用。家长在询问患儿的时候,患儿能做出选择,并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进餐顺利完成,家长不用再追着患儿喂食,患儿也不再抗拒进餐[5]。儿童保健门诊干预中的内容较丰富,能保障家长和儿童需要,具体的解决饮食性问题,让患儿健康饮食[6]。干预力度不够就容易再次出现问题,观察组从一开始就控制好干预力度,掌握患儿在各个阶段的情况,为家长喂养患儿提供专业支持[7]。干预效力强可以减轻家长在儿童饮食性问题上的压力,调解好家长和儿童的心态,让二者都能正确对待饮食。

健康饮食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改变家长在饮食喂养方面的问题,积极配合门诊干预,对儿童饮食情况高度负责。长期坚持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门诊干预为家长提供专业措施,能规避饮食干预中的问题,避免家长根据自己的习惯再次引发儿童饮食性问题,帮助儿童养成按时进餐、积极进餐的习惯。儿童保健门诊干预能积极的影响儿童饮食性问题改善,促进家长和儿童配合,相互间更了解,不会再因为食物不好吃、营养不均衡等引发问题[8]。家长在协助的过程中不再盲目,能用平和的心态喂养、照顾患儿,确保每餐的营养含量。

儿童保健门诊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能解决饮食性问题,让儿童快乐、积极的进餐,家长喂养不再困难。高质量的干预能更好的保护患儿,减少饮食性问题导致的疾病,改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门诊干预的积极作用明显,能引导家长和患儿在饮食方面向好发展,减少问题对患儿的干扰时间,保障患儿能健康成长。门诊干预应在有饮食性问题的患儿中推广,能提高家长等对患儿饮食的重视程度,懂得科学喂养儿童。

综上所述,推动儿童保健门诊干预是促进儿童健康饮食的有效方式,能积极的影响儿童和家长,改变饮食问题,影响力和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保健门诊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门诊支付之变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