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2021-08-27刘颖陈杰斌

艺术评鉴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积极意义视唱练耳学前教育

刘颖 陈杰斌

摘要:视唱练耳属于音乐知识和训练中比较基础的部分,简单易学,新鲜有趣,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在学前阶段就可以面向儿童进行教学。面向学前儿童开展视唱练耳教学对他们而言有很多好处,对他们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通过视唱练耳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学习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提升其艺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对于其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学前幼儿接受视听练耳教育,可以形成系统科学的音乐听觉习惯和能力,为其以后深入进行音乐研究以及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视听练耳教学的概念及内涵,还有其在学前教育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说明视听练耳在学前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视唱练耳  学前教育  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126-03

音乐是一种人们普遍接受和喜爱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接触的的艺术形式。音乐既是一项高雅的艺术,又是一项通俗的艺术,既有技巧性非常强的部分,又有人人可以学会和联系的部分,因此,音乐教育是可以面向任何人开展的。复杂的音乐技巧可能只有在专业的音乐院校当中才能接触,但是基本的声乐练习法则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几乎没有难度。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在音乐方面并没有过多的基础,学习接受力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类似于视唱练耳法这种比较基础的音乐教育是比较适合学前儿童的。对学前儿童进行视听练唱教育,能够丰富其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巧,可以为其以后进行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学前儿童音乐听觉的训练使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音乐听觉系统,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同时还能提升其艺术审美,使其情商和智商得到开发和提升。

一、视唱练耳的概念及内涵

(一)视听练耳的概念

在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视唱练耳课程是声乐、钢琴、舞蹈等音乐专业课的基础课。视唱练耳是比较好理解的,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视唱指的是眼睛看着乐谱进行合唱练习,练耳指的是通过视唱的方法,增强学生对音乐和音调的敏感度,提升其音乐听觉和感知力,建立起科学的音乐听觉系统。视听练耳是以乐谱为主要依据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严格按照乐谱进行歌唱练习,不但要把音唱对、唱准,而且还要通过听觉检测自己唱的是否正确、清晰,并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自身的识谱能力、歌唱水平以及音乐听力水平都能在视唱练耳过程中得到提高。在歌唱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唱对音高,把握好节奏,同时增强自身对节拍、调式、音程等音乐知识的敏感度,提升音乐灵感。在视唱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进行练耳,练耳指的是通过倾听来训练学生对音乐听力的内心敏感度、对音乐元素(如曲调、音高、节奏)等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听觉记忆能力。

(二)视听练耳的内涵

视听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是通过看着谱子进行音乐发声练习,并通过自我倾听及对他人的倾听检测自己的发声是否正确,并通过倾听来提升对音乐的听觉感知力和听觉记忆力。表面看来,视听练耳教学好像是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实际上这种音乐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既考验学生对乐谱的识别能力、又需要学生具备按谱发声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对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要急于求成,要先打好基础,一步一步慢慢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在音乐学习中学生要注意先打好基础,掌握正确的音乐方法和技巧,坚持练习,假以时日,音乐水平就能得到显著提升。视听练耳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写谱读谱能力的训练、音乐分析能力的训练、音乐节奏感的训练、音乐记忆能力的训练、调试调性训练以及音乐和声听觉训练等,属于比较基础但是也非常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三)视听练耳教学与其他音乐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学前教育中,每个学科都是独立的,但是彼此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基本上学科与学科之间处于一种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学好一门学科对于学习其他学科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拿视听练耳教学与音乐乐理教学做一个例子,两者之间就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首先来说音乐乐理课的内容包含乐谱、音调、节奏、韵律等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论部分,学好这些乐理知识之后再进行视听练耳学习就会感觉省力很多。毕竟视听练耳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识谱能力,只有通过乐理学习,学生才能掌握这项能力,而且视听练耳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在乐理课程中教师会专门讲到发声技巧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提前掌握了发声技巧,自然会降低其学习视听练耳的难度。反过来,学生通过视听练耳训练,自身的識谱能力增强,歌唱能力增强,乐感增强,音乐听觉记忆能力增强,学习其乐理知识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水平就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音乐中的视听练耳与其他的注入音乐基础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往往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成就的作用。例如视听练耳与乐器学习、和声学习、音乐赏析学习、音乐史以及复调等课程之间的关系也都是非常紧密的,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视听练耳对于儿童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往往表现的非常“聪慧”,由于幼儿时期是人们好奇心最重、最愿意学习、接触和模仿新事物的时期,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兴趣盎然,因此学习其新学科和新知识时接收程度都非常快,比较容易就能掌握到技巧。在学前时期,儿童们的学习力和模仿力都是非常强的,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比其他阶段要更强,所以学前阶段是儿童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重视音乐教学就能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为其以后学习更高阶的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视听练耳是音乐教学中比较科学,也比较实用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在学前阶段开展视听练耳教育,这在学生学习音乐等方面是大有裨益的。

(一)打好音乐基础,培养音乐兴趣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面临的机遇比之前多了很多,但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发现综合性的人才往往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且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能够增加个人以及集体的竞争力。以此为出发点,我国希望学校能为社会输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学校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是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包含在艺术素质里面,实践证明艺术素质较高的人才往往更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达成更多的合作。在学前教育中开展视听练耳能够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吸引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首先来说,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兴趣,这与人们向往美好的天性有关。正是因为幼儿对音乐有兴趣,所以音乐教师更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只有科学且正确的音乐教学才能使幼儿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使得该兴趣得到加强,如果教学方法不正确,就会使学生的音乐兴趣慢慢缺失,浪费了学生的天赋。视唱练耳是属于比较基础的音乐教学,但它又是很全面的,很专业的,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便于其以后进行更专业的音乐学习。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识谱能力,才能在音乐之路上越走越远;歌唱发声也是重要的音乐技巧,只有掌握了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表演;音乐听力及听觉记忆力更是学习音乐的重要能力,这两项能力越强,学生也就更容易在音乐上取得成就,所以在幼儿时期开展视听练耳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视听练唱的趣味性是比较强的,学生能否对这一教学内容感兴趣,还要看教师如何对其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趣味点,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趣味点,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比如在识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音符形象比喻成是小蝌蚪,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点进行切入式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发声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气息发声,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另外在发声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很可爱的词语形容学生的罪行,如学生嘴巴张圆的时候可以说像可爱的小鱼等等,用儿童的语言进行音乐教学有利于其在学习的时候保持愉快和积极的情绪,情绪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感觉判断,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大脑中认定学习视唱练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保持对视唱练耳及音乐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其长期坚持音乐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学前教育中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好音乐基础,保持音乐学习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

视听练耳虽然是基础性的音乐教学,但是他的专业性及综合性也都非常强,通过对学前儿童开展视听练耳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识谱能力、音乐专业发声能力以及听觉记忆力、音乐听觉敏感力等等,还能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音乐赏析能力以及情商和智力水平。例如在视唱练耳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训,我们知道节奏感是音乐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学生能够敏感的把握好音乐的节奏感,那么就能在音乐上获取更明显的进步。节奏的学习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节奏感训练本身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不只包括节奏训练,还包括速度感、力量感及节拍感的训练,要想学习好音乐这门课程,以上因素我们称之为音乐感,都是必备基础知识的范畴,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音乐能力。通过视唱练耳中的节奏感教学,学生的乐感能力可以得到加强,能够更高效的进行音乐学习。

音乐是综合性的艺术,乐器演奏、音乐赏析、歌唱表演、音乐创作等等都属于音乐的范畴,所以在音乐教学之初,教师就要通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让学生明白音乐绝不仅仅是唱歌这么简单,而是包括非常多的、富有艺术性、情感性和趣味性的因素,所以学习音乐也要从多方面开始学习,不能偏重于歌唱技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比如音乐赏析就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倾听和分析音乐作品,赏析者就能够通过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产生一定的共情,并能够分辨演绎者是否正确的诠释了音乐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由此可见,在音乐当中“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也就是学前教育中为什么会比较注重视唱练耳教学的原因。通过视唱练耳,学生可以通过倾听来分辨自己是否唱准了音调,或者对节奏的把握是否正确等。在和声的演唱中,学生都能通过倾听来提高自己对音乐中各种元素的把握和分析能力。由此可见,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学生的音乐听力能够更加专业化。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视唱练耳是集识谱、读谱、歌唱练习、节奏把握、听音能力等的综合性、专业性教学,通过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与训练内容相一致的音乐技能,使其能够积累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在音乐学习的初期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以后学习高阶段音乐内容做好铺垫。

三、视唱练耳对幼儿非音乐专业方面的积极影响

视唱练耳不但能够在音乐学习方面为学前儿童提供帮助,还能在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综合化的,所以现代教育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视唱练耳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审美素养对其工作与生活都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是明显的,而且还是深刻的、长远的。具备良好审美素养的人,能够利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把生活打造的更美好,把家庭经营的更和谐,使周边亲朋好友的精神都受到陶冶,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审美能力得到加强,能够为家庭以及周边环境提供更多美的创造,让周边的人感受到更多美,产生更多积极和愉快的情绪,对其情绪和人生态度都起到积极影响。通过视唱练耳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音乐之美,创造音乐之美,还能把这种审美能力综合化、通用化,能够用自身审美意识感受到生活之美,創造生活之美,进行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二)优化儿童早期教育

对学前儿童开展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前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学习和认知都是通过潜意识完成的,所以印象会格外的深刻,在学前阶段形成的认知和意识能够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学前儿童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早期教育中形成对音乐比较全且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对音乐产生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些积极的影响能够存储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视唱练耳是基础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一种音乐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巩固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陶冶其情操,开发和提升其智力和情商等等,所以在学前阶段开展视唱练耳教学有着非常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瑜瑛,胡水欣.浅析视唱练耳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J].大舞台,2011(02):167-168.

[2]文幸闺.视唱练耳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3(16)229-230.

[3]戴丽,方怡.论视唱练耳中节奏的学习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J].山西青年,2017(10).

猜你喜欢

积极意义视唱练耳学前教育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管理沟通应用对企业业绩的积极意义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山西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壁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