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2016-12-20肖丹
肖丹
摘 要真正成功的音乐课,要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乐此不疲。音乐课是学前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要让同学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下,学会鉴赏,感悟人生。
【关键词】声乐;视唱练耳;乐理;教学
学前音乐专业音乐课的内容,包含三大块: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乐。。为了在不长的时间内,扎实掌握所要求的内容,也为了以积极的状态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加以总结和提炼。
1 乐理方面
乐理是音乐基础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声乐、钢琴、舞蹈等等都离不开乐理知识,可以说乐理是基础中的基础。由于乐理是纯理论练习,所以相对于唱歌、跳舞来说,难免显得枯燥无味。但是作为基础理论,必须要好好掌握。针对上诉问题,我们需要尽量做到:
1.1 尽量丰富教学形式,从“启发”开始。
做到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为避免一味枯燥,也要注重形式的多样,例如学习和弦章节时,就可以和钢琴演奏相结合,让同学们在优美的乐曲中听辨、学习、巩固强化和弦知识。
1.2 强化重点知识,知识点有效链接。
乐理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所以知识链接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阐明简洁、条理清晰。
1.3 注重课堂练习,加强书面练习。
基本乐理没有捷径可言,考试的范围也基本不变,只能在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反复发热巩固练习。乐理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可以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板书,解题重点和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反复强调。在课下布置相应习题,督促学生积极思考,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2 视唱练耳方面
关于视唱练耳,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基础,他们没有确切音准的概念,非常模糊,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准的概念。首先要多唱音阶,并注意视唱的发声方式。唱准C大调的音阶是最基本的要求,每次练习都要进行一到八度的音程视唱与构唱,要用心体会每个音稳稳站在琴键中间的感觉,并注意发声的方式,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发声,注重流畅性。其次,将乐理和视唱同步进行。乐理和视唱练耳同为基础课程,它们之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学习中是相互作用的。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某些内容是乐理课的巩固和延续,例如:演唱视唱练耳中的音程基本练习,可以先辨明音程的性质,协和程度、在听觉上的感受等,再来进行模唱、背唱训练,往往更容易唱得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将节奏和旋律进行交叉训练 。节奏和旋律的训练是可以交叉进行的,节奏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让学生了解每拍的时值是多少,学会单位拍。学生在训练时始终要和拍子结合模击。口中用“哒”念出节奏,特别注意不要赶拍子,要把握速度的一致性,掌握最基本、最常见的节奏型,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节奏,教师要范奏。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常见的节奏型后,再在节奏型里加上固定音高,用旋律的形式弹奏,让学生记出旋律中的节奏。熟练掌握了节奏,旋律也就随手拿来,要做到只要唱谱就要正确的打拍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样长时间地训练,不但视唱水平提高了,练耳水平也飞速进步,特别是对培养音乐记忆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最后,要每课必回,检查复习效果。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天练琴必练视唱,下次课必须回课,并注意了解学生的层次,注重培养学生互助共进的学习意识,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学生改变不足,提升他们的能力。
3 声乐方面
声乐相比较于乐理和视唱练耳有很大的不同,声乐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突破,所以方式方法就尤为重要。在启发、范唱的前提下,我也在教学过程总结好的方法。例如:要求学生学会用气发声,打开喉咙,稳定喉头,避免用喉力发声,呼气时下面应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感觉用力抵住来得到气息的支持。有了气息的支持,喉咙就能自然放松了。或者先摆好口型,找好位置,用中等音量轻柔地起音,也可以避免喉音的出现。
在练习 “哼鸣”音的时候不要追求高音,也不能过分要求音量。发音发热方式一定要正确,如果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就会又紧又逼,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既松弛又有共鸣。应将舌头自然平放,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颚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略微分开,不要咬紧。不论音高音低,都应该感觉到声音好像是集中在鼻腔顶端,眉眼的上方这个位置。还要注意发声不能脱离呼吸,而应该似乎是把声音叹在气息上,哼唱时身体一定要保持吸气的姿势。这样唱出来的声音就有呼吸的支持,声音通畅,明亮,形成一个整体的歌唱感觉。
在呼吸的练习方面,应该多启发,首先,好的呼吸要有好的状态。歌唱时要想呼吸好,首先要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使各吸气肌肉处于大脑灵敏的指挥支配之下。身体站立姿势要有利于打开气息通道,使气息畅通无阻:目光平视,两肩放松,腰部挺直,胸略向前挺起,小腹稍稍收缩,下颚不能僵硬,整个躯体都要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
吸气时就像闻花香一样,一定要吸足,吸到位,要尽量吸得深,但是不能憋气。吸完气之后要保持住吸气状态,然后缓慢地、有节制地把气呼出,不能很快将胸部塌下去。这就要靠腹肌向内收缩的运动来控制。,要有意识地学会控制吸气肌肉群的运动和功能,让其尽可能地保持住吸气后的状态,这种使胸廓张开的吸气肌肉群的扩张,与吸气肌肉、小腹的收缩形成对抗,从而保持气息按需要的呼出。也可以要求学生用“哈气”和“哭腔”流动气息的感觉练习。最后多唱些简单的意大利艺术歌曲对咬字发音有不错的效果。
在寻找共鸣这一方面,有一句话叫做“你不去找共鸣,共鸣自然会来找你”。说得就是不能一味强调共鸣,共鸣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只要做到了歌唱姿势正确,发音位置正确,保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自然会找到声音共鸣。平时可以多做“哼鸣”音练习,注意调整气息保持在深吸气的状态,再加上不断地体会练习,保持高位置深呼吸,就可以达到好的共鸣效果。
一堂好的音乐课,需要教师施怡以很大的精力,在不断学习中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用以传授丰富的知识,感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音乐课程标准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2]尹红.音乐教学论(修订本)[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3).
作者单位
荆州教育学院 湖北省荆州市 4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