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融合
2021-08-27刘彩凤
刘彩凤
摘要:昆曲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几百年的历史长河见证了昆曲的起起落落。新世纪以来,“申遗”成功、新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昆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的昆曲与作为新兴技术代表的新媒体相结合,既迎来了传播与传承的新高潮,又陷入了继承与创新的两难境地。作为传承核心的剧作家与演员如何将坚守传统与推动改革相结合?作为欣赏者的听众应该推崇高雅还是支持通俗?作为曲社学习者的社员是认同“清唱”还是跟从“剧唱”?在多元文化语境共存的当下,如何理解古今、雅俗、“曲”“剧”的关系问题,建构适合昆曲发展的传承机制,是昆曲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建构 融合 新媒体 昆曲 传承 历史 变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3-0010-03
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对地方小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变革,昆曲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世纪以来,昆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昆曲“申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昆曲的传播与传承;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昆曲突破了传统以舞台表演为主的传播方式,以更加多元的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坚守与改革——剧作家与演员传承的变迁
昆曲的保护与传承必须要将继承传统剧目与创作新剧目相结合,一方面,对于比较优秀的传统剧目我们要毫无保留地继承,并尽力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昆曲失去了发展的沃土,保护昆曲不能只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应该建构昆曲传承与发展的生存机制,即在重视培养昆曲演员的同时,也应重视培养一批懂得昆曲格律与套数的剧作家,继承传统剧目和编创、排演新剧目都应严格遵循格律。
传统的昆曲传承主要是面对面拍曲和身段学习,以工尺谱为基础,辅以老师的现场教学。从古至今,昆曲的传习方式多有不同,传统的传习方式主要有家庭戏班、职业昆班、昆剧传习所、昆曲曲社等。建国之后,国家开设了专门的戏曲学校,如江苏省戏剧学校、苏州昆曲学校等。目前昆曲传承主力是戏校、剧团的专业演员,他们的传承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未来的“模样”。
传统的昆曲传承具有不可再现性,学生必须在老师的一遍遍亲自教学中学习与进步,而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师可以录制视频、音频提前发给学生自学。对于昆曲传承的载体,传统以工尺谱为主,而现代则丰富多样,授课方式也灵活多变,直播、录播,线上、线下可同时进行。
传统的传习模式根据不同的组织者及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当下,传统昆曲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传习场所、传习方式和传习内容也有所不同。当下的传习模式仍分为专业与业余两大团体,专业剧团讲究师承关系,主要培养昆曲传承与表演人才,继承传统剧目、编排昆曲新剧目;业余曲社主要培养昆曲爱好者和传播人员,扩大了昆曲的影响范围。
改革、丰富传承模式主要针对昆曲的传承方式。一方面,专业剧团与业余社团都可以借助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和工具传播、传承昆曲,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时间较长,所以对于存世的老一辈艺术家应立即采取录音、录像的形式,尽可能保存传统剧目,遗存的手抄本、刊印本等曲谱尽快整理出版,待后辈慢慢学习、继承。
二、高雅与通俗——欣赏者传播的变迁
“雅”是指标准、合乎规范的,引申到艺术中一般指高尚、不粗俗。①“俗”是指社会上的习惯、风尚,引申到艺术中一般指大众的、流行的、通行的。②这里的“俗”指通俗而非低俗或庸俗,“雅”“俗”实质上取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
(一)雅俗共赏的内容
昆曲的“雅”主要体现在文辞、声腔和曲谱这三个方面。“俗”一方面是因为昆曲最初产生于民间,且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昆曲中不仅有生旦戏,还有丑角戏,丑角戏在娱乐观众上具有重要作用。昆曲艺术中不仅存在雅致正统的审美品格,也包含插科打诨、通俗易懂的市民趣味。而昆曲在艺术表达上的“雅”与“俗”主要体现为“案头之戏”的典雅与浅俗以及唱念做打等表演技艺上的优雅与通俗。③
“昆曲在繁荣时期,不仅在士大夫群体中备受推崇,在普通百姓家中也饱受欢迎。正是满足了平民民俗文化的意识,昆曲才在更加广泛的文化层面扎稳根基”。④明清时,家庭戏班、文人串戏、职业昆班非常流行,昆曲在民间和文人中都广为流传。然而,由于时代变革,细腻、婉转的昆曲日渐显露出远离大众审美趣味的一面,由此日趋衰败。⑤
昆曲将高雅的辞调、优美的身段与生动形象的杂耍相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也能让不了解传统文化的观众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虽然由于时代环境发生改变,当下年轻的观众儿时并未受到戏曲语境的熏陶,昆曲高雅的文辞和唱腔常给部分年轻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它所叙述的仍然是大众所能理解的世俗情感。园林版《浮生六记》即利用现代科技将昆曲与苏州园林相结合,让观众随着人物剧情移步换景,多种元素相融合,浸入式的感官体验使得每位观众都能建构自己心中的昆曲。
(二)日益丰富的传播方式
我国戏曲表演历经早期的露天广场到勾栏瓦肆再到剧场演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从早期的口耳相传、文字传播,到报刊、广播、电视传播,再到利用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传播,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更新都为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播媒介的改变也促使戏曲衍生出了新的艺术样式。⑥
传统的昆曲传播主要包括口耳相传与文本传播。口耳相传一方面是舞台表演向观众传播,另一方面是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交流传播。在交通不那么发达的古代,舞台表演传播和文本传播都难以大范围传播。
昆曲的传播方式虽有很多,然而最基本的传播方式及其根本价值仍然在于舞台。昆曲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演员的唱腔和表演是其灵魂,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传播途径。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丰富了昆曲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电视、电影常常以戏曲为素材,促进了昆曲的传播。动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也促进了昆曲形象的传播,如王者荣耀根据昆曲《牡丹亭》推出了甄姬的“游园惊梦”皮肤。另一方面,以抖音、 B站、快手为代表的弹幕视频网站,传播方式多元、传播方法创新、传播内容丰富,已经成为当下昆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站上上传的昆曲演出视频及演出花絮;昆曲演员龚隐雷、钱振荣等在抖音、腾讯等平台上教授昆曲;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昆乐府研习基地联合推出“遇见·昆曲”公益夏令营以及抖音的实时直播,这些都为昆曲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受疫情影响,江苏省昆剧院陆续推出线上直播电子票。即使兰苑剧场从9月份开始开放50%上座率,线上高清直播的方式仍同步进行,既增加了剧院收入,又方便了观众。⑦因此,推动昆曲传播没必要改变昆曲内容,应该继承优秀传统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将高雅的昆曲与通俗的传播形式相结合。
三、清唱与剧唱——学习者认同的变迁
清唱与剧唱是贯穿昆曲发展史的两种传统。清唱为唱而不演;剧唱指的是舞台搬演。昆曲的“清唱”“剧唱”也有“清工”“戏工”之说。“清工”主要指由文人、清曲家等业余人员构成的曲社,“戏工”一般指艺人的职业班社,因此,这对概念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并通过文人的“建构”逐渐形成以“清工”更为高妙的倾向。⑧近代由于多方原因,其身份象征乃至身份认同已渐渐趋解,逐步走向融合。
(一)传统——“文化身份”的标志
古代优伶虽在歌唱、表演上拥有较高水平,但通常不识字,要准确掌握吐字发音需要文人、清曲家来指导他们唱念。⑨昆曲“清唱”“剧唱”的区分在价值判断上向前者倾斜,这与作为“清唱”主体的文人士大夫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秉持和强调密切相关。如龚自珍的《书金伶》一文:江左歌者有二,一曰清曲,一曰剧曲。清曲为雅宴,剧曲为狎游,至严不相犯。⑩清唱与剧唱原本只是兩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正是由于参与者社会身份的不同才被人为赋予了不同的品格。
《书金伶》后文记载了一次“剧唱”试图向“清唱”融合,但最终失败的事例:清曲家钮树玉向名伶金德辉传授清工代表的“叶派唱口”。后来,金德辉向众人展示,“声细而谲,如天空之晴丝,缠绵惨暗,一字作数十折,愈孤引不自已,忽放吭作云际老鹳叫声,曲遂破,而座客散已尽矣”。可见演出效果并不理想。第二天,钮树玉悔恨地对金德辉说:“技之上者,不可习也,吾误子”。钮树玉实则肯定了身份的差异会对曲唱艺术造成影响。
由此,笔者想到刘红老师的文章《认受、认同: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作者通过探究三个没有哭着嫁出去的“新姑娘”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其文化隐喻提出了一系列思考。由这一视角看待“清唱”“剧唱”的身份象征,是否可以认为:文人群体对此大多是“认同”的,因为他们即是建构这一文化身份差异的主体;艺人群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认同”的,因而试图向“清唱”融合,一部分受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认受”的,还有一部分可能对此是“不认同”的,也有可能发生过一些反抗行为;听曲的普通观众对于艺人“清唱”的效果是“不认同”的,因而曲未终而“宾客尽散矣”。
(二)当下——“认同”趋于融合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人们价值观及艺术趣味取向的变化、学习者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清唱”“剧唱”所象征的文化身份、社会认同已趋于瓦解,人们的观念日益融合。
近代以来,曲家与演员由于师承的交叉以及一人兼垮两界的现象,导致清唱与剧唱界限模糊,清工逐渐向戏工靠拢。以笔者所在曲社的拍曲经历为例,目前大多数高校曲社、社会曲社的拍曲老师都是昆曲演员,少数曲社由曲家拍曲,而曲家中也有很多师承于演员或者本身就是演员改行的。
文人传统、文人阶层在现代社会已经消逝,而代之以知识分子群体;当下职业无贵贱,戏曲演员同样是高尚的职业。正是由于拍曲者、学习者、社会环境、社会观念、群体认同等构成因素的历史转变,目前真正意义上纯正的昆曲清唱已很难听到,而曲友中追崇剧唱的比比皆是。
传统曲社以“清曲”为目的,重视清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昆曲曲社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和审美旨趣都发生了变化,曲社的理念与社员的行为也逐渐从“清唱”转移到了对“剧唱”的追求上。
尽管当代曲友追求“剧唱”有利于昆曲的传播与传承,但是对于自古以来就两条腿走路的昆曲来说,传承昆曲清唱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复社的无锡天韵社就一直秉持“清曲”传承理念,注重昆曲格律、音韵、咬字吐字等基本习曲规范。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昆曲“清唱”传承的主力军,跟随拍曲老师传习,推动昆曲全面传承。
四、结语
当传统遇到当下,发生变迁是不可避免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促进昆曲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关乎昆曲自身的生存,也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弘扬与传承,这既需要昆曲演员及相关从业者坚守传统内容,也要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各国观众推广,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当今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传统的文人阶层已经消失。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使得不同文化产生冲突在所难免,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昆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应寻求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土壤,将“文化冲突”化为“文化共生”。一方面,剧团在继承传统剧目时,可以在不改变文辞、唱腔传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另一方面,近年来喜爱昆曲的年轻观众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看戏,除了与昆曲“申遗”成功,也与国家、媒体的大力宣传有关,还因为昆曲演员美丽的扮相和生动婉转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年轻人。在某种程度上,昆曲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由“听曲”转为“看剧”,这也是新编戏越来越重视故事塑造和情感烘托的重要原因。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说:“传统是一条河流”。正是由于多种元素的融合与建构,昆曲才在当下又重新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3]陈默耘.昆曲曲社研究——以传承为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个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朱建华.昆曲家班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年.
[5]黄茜.京昆艺术与媒体传播[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李慕原.传统的变迁——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南京昆曲曲社考察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周烨.以多元视界倡导文化语境下的戏曲传播[J].大众文艺,2011(10):91-92.
[8]池玉玺.从北京昆曲研习社看昆曲艺术的传承[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9]杨惠玲.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艺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10]叶子.昆曲“清工—戏工”区分之发展建构与美学品质[J].戏曲研究,2019(04):1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