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8-27胡孟扬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

胡孟扬

摘   要: 为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性,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创新,总结大数据时代下思政教育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了解精准思政教育的实施方向与着手点,分别立足于拓展思政教育艺术性内容与资源、完善思政教育大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加强思政教育团队大数据素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优化精准思政教育方案,为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大数据建设奠定基础,实现思政教学和大数据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精准性

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深入,互联网使用超出人们的预期,不仅信息量增多,信息传播速度得到提升,以往采用的小数据可以存储的数据量有限,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的储存需求[1](57-63)。在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到“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性[2](201-202)。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政教育面临诸多要求,尤其是保证精准性。

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思政教育应该总结隐藏的行为规律,体现在基础教学实践当中。与此同时,大数据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机会与挑战。例如网络信息无法保证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组织思政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趋势完善、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一、高校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下的特征

(一)思政教育信息量大且有的放矢

大数据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成为高校教学的辅助方法,例如网盘与云端存储,使得海量数据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应用。除此之外,移动智能终端在大数据时代是十分常见的教学辅助设备[3](254)。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通过不同种类的社交软件、网络平台便可以获取所需信息,并且将其储存在大数据库内,例如学生的思想情况、理想信念等,面对学生呈现的不同诉求,需要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二)思政教育数据传递时效性高

大数据时代所有信息产生效率更高,满足广大用户需求。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需要互联网及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载体,降低了数据时效性。高校思政教育获取学生思想、行为信息,这是开展教育最关键的条件。教师采集学生信息速度直接表现出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获取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重要数据,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效率,在大数据速度这一特征的影响下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政教育信息具有价值导向

大数据时代所有思政教育信息均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特点,与当前时代互联网开放性与复杂性有关,产生的即时动态信息不仅可以集中思想文化,还可以将社会舆论集中、放大处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意识形态[4](127-128)。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了解最新动态信息,端正思想价值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与态度。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出现变化,教师务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可适应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

二、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政教育问题

(一)思政教育内容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使高校学生更具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面对事物能够自主选择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以往学生形成的阅读习惯、信息处理方法不同,直接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大数据时代,学生精准思政教育内容方面务必加强艺术性,才能够满足大学生思想方面的需求[5](62-64)。但当前思政内容艺术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以往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过于被动,形成了单向教学关系。在信息化背景下,思政教育的信息量更大,信息传播环境发生改变,学生表达内心想法欲望更强烈,想要获得平等对待,而非被动性学习,抑或是接受教师的单方面指导。所以,大数据时代下的学生更加希望获得平等对待,否则便会降低学生思政教育这一方面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在话语表达方面,以往开展思政教育更加关注基础理论,尤其是数据信息来源单一情况下,教师通过反复讲解与灌输可以达到说服学生的效果。但在大数据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阅读文字的习惯发生改变,开始通過多元化渠道采集数据,逐渐养成后现代阅读习惯。面对大量数据学生往往会优先关注整体形式,随后根据自身的注意力做出选择,在互联网中查阅需要的信息。对比单一的文字往往,更加倾向于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多感官信息内容[6](94-95)。一旦思政教育内容欠缺艺术性,就会影响教学感染力与思政教育效果。

(二)思政教育数据处理问题

大数据时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数据信息更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这是高校思政教育非常重要的信息。但结合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实施进展,虽然采集了大量学生信息,但是在处理方面却不够优化。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角度,思政教育还应该加强精准育人观念,注重数据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7](270-272)。结合当前学生思政教育,高校学生所呈现的思想、行为表现等均会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若将这些数据全部采集、整理、分析,便会提高思政教育精准性。但是在数据采集处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高校中职能部门在采集学生信息时统一协调性不强,学生工作部门职责是学生相关的日常事务,然而采集学生信息却较为分散,教务处负责采集学生考试成绩与选课数据,后勤公寓机构重点负责学生饭卡消费记录与寝室卫生信息等,高校设置互联网中心,专门采集学生上网数据。通过多维度分析发现学生数据采集无法保证同步性,直接影响数据处理协同进度和效率。

另外,高校中学生思政教育在实现大数据转型期间,关键点在于数据的分析与使用,但实际上职能部门处理数据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反而是交给互联网技术中心负责,导致数据需求和分析面临矛盾。高校中正在运行的学生数据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数据提取与更新的等功能更新,以免技术、系统结构问题影响思政教育精准性的体现。

三、大数据时代学生精准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拓展思政教育艺术性内容与资源

思政教育除了是一项科学性教学活动之外,还具有艺术性特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期间,务必保证艺术性,尤其表现在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广大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内容,通过学习习惯、信息处理方法的培养,实现思想政治精准教育目标[8](250-251)。现阶段,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方法、观念等均面临改变,必须在教育内容中强调艺术性,方可满足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符合教学环境变化,增强思政教育艺术性。

基于此,高校在选择思政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艺术的语言,为其为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视频等,改变传统灌输教育的单一性。例如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思想道德修养”这一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艺术语言作为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再创建艺术性话语语境,由学生自主选择。要求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渠道声音,课堂上还可以大量引用政治性术语。与此同时,将思政教育和日常生活结合,站在学生话语体系的角度讲解主渠道宣传内容,也可以解决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关于图片、视频等内容的应用,在思政教学课堂上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学生阅读习惯、行为表现等信息,总结信息传播规律,将采集到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图片视频结合,实现主导性教育内容和艺术性内容的充分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传播载体,还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的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达到隐形育人的效果,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具有艺术性。

(二)完善思政教育大数据处理系统功能

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思政教育,必然会应用到大数据处理系统,凭借大数据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采集学生思想、行为信息,强化思政教育的精准性。搭建大数据处理系统,首先要采集关键性数据,该项工作是由高校事务部门负责,将大学生静态、动态数据集中采集与分类,为学生思想、行为表现等信息的分析提供依据[9](75-76)。

其次,将采集到的数据分门别类,按照学生成绩、心理咨询频率、饭卡消费情况、图书馆借阅记录、综合素质拓展等作为分类依据。划分不同的群体,有利于强化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精准性。

再次,实现重要信息共享。在高校创建的大数据库中,按照大数据处理系统安全运行要求,保护所有学生的隐私,以此为前提实现學生数据共享。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在该系统中查询数据,将学生多重数据及时整合,总结思想行为规律。

最后,展开行为预测与制定决策。思政教育人员按照学生数据波动情况,将个体现状精准定位,按照波动数据对学生今后可能会做出的行为提前预测。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群体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需求,制定与学生有关政策、思政教育决策,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现实需求,还能够体现出精准教育的优势。

(三)提高思政教育团队大数据素养

高校学生群体基数较大,所有学生的个人数据组成了高效大数据库,但很多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是为了完成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为了加强精准性,应该将储存的学生数据加以转化,不仅要体现出信息数据价值,还要为思政教育提供资源。建议从教师团队着手,一方面组建具备大数据素养的思政教育团队,不仅保证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效率,还满足现阶段高校在大数据转型方面的要求,提高思政教育团队数据综合水平。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团队成员要具备大数据观念,明确数据更新效率、传递模式变化[10](230-231)。与此同时,所有教育人员都应该具备全数据意识,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加以分析,不只是采用抽样数据,还可以获取全部数据之后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建议对高校现有数据采集途径加以完善,在大数据处理系统中定期更新,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分类。教师采集到学生信息之后,利用大数据展开分析。考虑到大数据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具有易变性,在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大数据技术,满足更高的信息处理要求。

结合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教师应该提高数据处理分析水平,深入挖掘大学生数据隐藏规律,在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融入思政教育方案中。例如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咨询数据时,发现个别同学数据反馈存在异常,当教师发现问题之后马上根据大数据库中对应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展开深入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及时与学生展开讨论、沟通,通过思政教育的方式及时干预。除此之外,思政教育工作还应该以大学生数据为基础,教学人员要准确发现任何改变,利用大数据中的深度挖掘技术,明确学生数据信息反馈和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思政教育预防举措制定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思政教育团队专业水平。

四、结语

高校处在大数据时代下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发生改变,应该结合时代趋势、特征,创新教学模式、方法等。不仅大学生要树立大数据理念,教师也要具备全数据意识,开展思政教学期间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系统等,满足学生在精神、学习层面的需求,实现高校教学工作的转型、创新,切实强化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凭借大数据采集更加全面的思政教学资源,不仅突出教学工作的艺术性、科学性,还有利于实现高校精准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吉鄂,王丽慧,谢心遥.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第四研究范式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20(11).

[2]王艳丽.“茶香入心文化育人”——高校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创新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06).

[3]俞水香,马斌锋.信息化时代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

[4]李林.“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8).

[5]郭珺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大数据能力要求及提升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6]刘康,刘小莲.辅导员视角下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

[7]冯广.大数据时代高校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57).

[8]蒋韧,芦球.探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途径[J].科技资讯,2019,17(18).

[9]徐曙峰.精准思政视阈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

[10]卫军茹.精准化理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引导与服务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