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2021-08-27李树坪
李树坪
【摘要】微课是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产生的新事物.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注重微课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轻松化解教学难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让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在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微课;运用;策略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讲授的知识点一次只有一两个,课程体系不复杂,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很少,碎片化特征明显.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组成情境化,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制作简单、传播多样;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应用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指明方向,让学生可以更全面了解初中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技能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此,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知晓微课优势,增强运用针对性
1.微课的运用有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真正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课本中的很多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运用起来有难度,导致一些学生学不明白,更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让学生远离数学课堂.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等的演示,这样学生便可以了解数学公式的由来,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微课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更注重教授学生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解题,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陈旧,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教师要想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就需要不断落实微课的应用.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日后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学习,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微课的运用可以有效缩短课堂教学时间
微课的“微”不是细小或不重要,而是体现生活的细节,在教学上就是指对某方面的教学难点、重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门突破.在短短几分钟内,运用微课手段完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集中精力攻克,既可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又可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教学时间.
二、探索微课运用策略,增强微课运用实效性
1.课前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
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需要通过微课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需要合理使用微课,可以在开展微课教学之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对微课时间的控制,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尽量保持在十分钟左右.
例如:学生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假如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实数解,那么k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可以在看过微课之后做出回答:“由于已知方程(k-1)x2+2x+1=0有实数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0,于是可以得出4-4(k-1)≥0,解得k≤2.”另一名同学会对此进行补充:“此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k≠1,要不然刚刚这个过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正确答案应该是k≤2且k≠1”.
2.课中运用微课,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思想
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会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不是非常感兴趣,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让学生的成绩逐渐降低,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微课引领学生,讓学生不断探索相应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调查,然后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开展微课教学,将数学课本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好地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在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3.教学中运用微课,破解教学难点
(1)破解数学定理、公式推导难点
教师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运用微课.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教师了解学生对判定直线平行的有关知识已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由以往的知识导入,比如启发学生思考:怎么用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其次,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量角器实际测量一下角的大小.从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一个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也就是说,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其同位角相等.
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展示演绎推理的过程,利用微课的短视频功能,将平行线定理、性质直观展示给学生,进而推导证明这一性质的正确性,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和知识应用的能力,促进了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2)破解概念教学难点
概念是数学理论的基础与前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从过去的教学实践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混淆数学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