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能力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27刘兴国
刘兴国
【摘要】在新课标与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直是广大学者与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这要求教师要从数学实用性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标;高中数学;应用能力;教学策略
如今,我国社会结构已日趋多维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可以适应当前时代的不断变化.
数学这一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与实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可形成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这些都是其学习及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但任何学科的学习,其最后都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高中数学亦是如此,它同样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能够做到对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现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一主题,谈谈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曾对“数学学科”进行了解释,指出“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研究性学科,主要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通过数学能够进行资料推算与数据处理,进而得出自然现象的数学模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还是一个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工具,而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便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多元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顺应教学改革需求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更加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数学课程而言,其指出数学教育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结合学生生活的客观实际,将一些数学理念、公式归纳出来,这些数学理念、公式将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由此完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是落实新课改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大势所趋.
(二)对学生高考有益
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另一主要目的便是应对高考,学生借助高考可进入大学展开更为丰富、有深度的学习.而通过分析高考考纲与历年的数学高考试卷,我们可知其中除了考查小部分的基础知识外,更多的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换言之,也就是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会决定其高考的数学成绩,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三)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自新课改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也不再以教材与教辅材料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就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学习层次狭隘的问题.同时,数学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对时代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当今的时代特点.新时代要求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开放的,而我国的数学教材也已经涉及了众多新的几何与代数知识,但关于这些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时代的需求.
二、基于应用能力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高度抽象与提炼.概念、定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一些数学概念、定理虽看起来高深,不好理解,但因其源于人们生活的背景,若能实现其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便可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概念、定理当作突破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从中提炼对应的数学概念与定理,由此培养学生的知识提炼能力与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映射”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且生活中也很少接触相关知识,学生会感到陌生,在学习时自然也就难以提起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不能及时引导,便会对教学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列举一些同映射相关的生活例子,进而在分析与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如拿衣服上的纽扣来讲,每个纽扣都有其对应的扣眼,但每个纽扣也可以与多个扣眼相对,这样就向学生呈现了“一对一”与“一对多”的数学关系,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概念的关键,理解概念的意义.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数学知识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学习动力,主动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并提出一些新的学习观念与方法,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教学“圆与方程”这一知识点时,对学生而言,圆的相关知识并不陌生,教师便可抓住这一点,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认知:“下雨天我们都会打伞,那有时我们会不会去转伞呢?雨伞在旋转时,便构成了旋转运动,那么雨伞上的雨点又是如何飞散的呢?一般情况下,雨点会随着雨伞的旋转而四处飞散,且它们都是沿着伞边做切线运动,那么它所形成的这一运动轨迹应当如何计算呢?”在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间与互动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有效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实现对实际问题的有效解答.另外,教师还可创设多媒体情境,将各个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来,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三)重视检查,做到师生共同反思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应用多元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但部分教师过度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时会忽视教学检查这一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检查环节并非只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与掌握情况的评估,还包括对教师教学结果的评估.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可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同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展开针对性教学.对于检查方式,教师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方式,包括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小论文的撰写或是开展小调查,在丰富检查方式的同时,提升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以“等比数列”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可把围棋带到课上来,先在棋盘第一格中放1颗棋子,再在第二个格中放2颗棋子,第三个格中则放4颗棋子……以此类推,让学生思考接下来该放几颗棋子.由于等比数列是新授知识,学生短时间内的思考是无法获得其中的规律的,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与讨论,并借助棋盘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这种借助工具呈现结果的方式是对检查形式的创新,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