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2021-08-26高璇
高璇
摘 要:当今社会对历史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重视。但现如今,枯燥的历史教育方法,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应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落实教学改革策略。本文围绕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历史课堂模式的对策,以期实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中国之所以能打破以往旧思想的束缚,发展到今日发达的中国,正是因为引入了新的思想,完善了一些不足的地方。老师也应以新的思想观念教导学生,让师生之间缩小隔阂,并增进师生情感。这样,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敞开心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可让历史教育的开展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是在课堂上麻木地听老师讲课。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无形的压力,从而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探究知识。课堂一直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就变为了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于是教学就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学生也很难听进这种像“天书”一样的课程。这一现象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厌倦,从而让学生对历史课程失去兴趣;这一现象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很难产生自己的想法。这种重复的过程,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历史厌烦。这种以老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应该用新的形式替代这种教育方式。
(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相互之间存在差异。作为教师就需要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着无限的创造能力,同时也都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会产生无限的可能,所以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信心实现这些可能。老师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无差别对待,对待学生要做到人人平等,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会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但由于部分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没能充分明确自身的定位,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心造成影响,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老师应该关注自己的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
二、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历史课堂模式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没有新的观念,就不会有新的思路。在新时代,一个人思想的创新,往往是改革的开始。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想要培养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转变以往不符合需求的教学手段。所以时代在进步,历史教育方法也要有所推进,不能只停留在古老的思想观念上,应敢于推翻旧理念,结合时代需要与学生需求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虽然历史教育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了解历史,但是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这就要在教育思想上更新理念。古往今来,思想都是不可限制的。古有“商鞅变法”,让秦国摆脱了旧的思想。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如今,高中历史教育也需要废除旧的教育理念,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推动新的教育方法的實行,让老师与同学之间可以没有隔阂地沟通。只有让学生的学习地位有所提升,才会使学生更有兴趣了解历史;只有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乐趣,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的历史教育方式将会替代以往的历史教育方式,从而形成全新的思想教育。这样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有较好的帮助。让学生看待事物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这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才是历史教育所需求的“变法”。
(二)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演讲状态的好坏,对学生来说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有的教育方式可能有所欠缺,而这种有所欠缺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学生惧怕老师的威严,从而对课堂感到乏味,进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老师要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既要为人师表,也要和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学生也要做到遵守校规、尊重老师。这样,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的同时,老师也会尊重学生,师生之间便可畅所欲言。学生有困惑的地方,老师要及时为学生讲解,由此建立师生情感,让学生不再惧怕老师。抛去传统理念,结合现代风格,历史课程也能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会对学习有更强烈的需求,也会激发出求知欲望、积极性、自主创造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带入正轨。老师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感恩,因为感恩教育只会让学生背负压力。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给了他们帮助,他们自己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而不需要依靠外加的强制教育。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快,老师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比学生懂得多,所以在许多方面,老师也应该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共同进步一同成长。
(三)创新教育方法和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建新的教育方法十分重要。我们学校就实施了“三三一”教学幸福课堂,如老师在给同学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进入新课前首先让学生展示课前预习学案,并对其进行评价;然后通过情景设计导入“会稽刻石”和其后来被司马迁写入《史记》这些内容;最后提问:秦始皇的功德是什么?在教学展示中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历史角色的语气进行演讲。若台下的学生有疑惑,老师便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样课堂上就会充满乐趣,而老师感受到学生的热情,也会乐此不疲地讲解。新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会有着不一样的改变,老师若以更生动的模式教学,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地以幽默的形式让学生更喜欢历史。一方面,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育,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做到尊敬老师。这种互相尊重的教育方式,可以缩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阂。如今,教育模式正在以新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即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课堂上占有主动权、话语权。而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能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并拓展历史教育模式。
三、结语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功课,也要学习如何在尊敬老师的基础上,与老师更好地交流。老师也要做到,学生有问必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知道自己被重视。历史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要让学生对历史更加有兴趣,就要改变学生对古板历史教育的看法。新的历史教育模式要做到以人为本,改革历史教育,以新的思想观念重新出发。
参考文献
[1]胡强.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倪爱平.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J].才智,2015:48.
[3]范胜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