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

2021-08-25徐荣荣

新闻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短视频新媒体

徐荣荣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短视频在人们生活中的出现,同时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短视频特点的分析,对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民生新闻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下出现的。与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相比,短视频不仅制作简单,且时效性以及受众的参与性均比较突出,在新媒体传播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突出,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和发展形成了较大冲击。针对这种情况,为有效应对短视频的冲击,电视媒体需要积极围绕自身在媒体市场传播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合理且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短视频冲击下的不断创新与发展。[1]本文通过对短视频特点的分析,结合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对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短视频的特点

短视频具有较为突出的多元化、全民化与大数据化特点。全民化是指短视频和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相比,它能够在大多数平台上播放,其信息的传播范围与覆盖面较电视民生新闻更广。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新颖独特,能够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需求加以满足,因此,其信息传播的全民性特点较为突出。短视频的多元化特点,则表现为与电视民生新闻相比,其传播内容及发展趋势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是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而短视频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社会热点及娱乐、美食、美妆、萌宠等,具有较为突出的多元化特征。短视频的大数据化特征是指短视频制作中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在对平台用户需求分析基础上,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更具精准化与指向性特点的服务推送,为短视频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影响

从短视频的特点不难看出短视频具有更为突出的社会属性,在信息传播中摆脱了一些束缚,并且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信息传播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短视频的多元化传播和发展,同时提升其在信息传播中的社交黏性和人际连接性,对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2]具体来说,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一)弱化了电视的部分功能

传统的新闻传播中,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是通过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介形式,并且在信息传播中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各种新传播载体的影响,新闻信息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信息传输手段也日益丰富多样,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部分功能,使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二)记者职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与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相比,短视频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且其传播速度较快,短视频传播中的广大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制作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从而对短视频的传播起到了助力作用。此外,科技快速发展,当前人们所应用的智能手机拍摄功能也日益强大,从而催生了一批利用智能手机以及有关编辑软件进行视频拍摄与制作的“拍客”群体,这些拍客在新闻素材收集与新闻线索提供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新闻来源的有效拓展,使传统电视民生新闻采集中的记者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也不只依赖于电视记者出镜进行新闻素材拍摄,其传播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3]

(三)导致受众出现分流

短视频本身较为突出的简短性、时效性以及趣味性特点,使其对受众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并且随着短视频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也促进了短视频产品在广大受众日常生活与娱乐中的融入度,同时各视频平台也在对视频内容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促进了更加生态化的短视频内容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短视频传播对传统新闻报道者的身份实现了突破,使得广大受众既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因此,与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相比,短视频在傳播速度等方面更加突出,对受众在信息传递中的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使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受众被分流。

三、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对策

(一)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和受众的互动

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与受众的互动性不足,是其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电视媒体需借鉴短视频的传播优势,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比如,在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中,可以利用多屏互动等方式,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可以利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受众进行互动,以公众号消息推送或受众留言等方式,加强电视新闻节目和受众的联系。[4]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受众参与电视新闻节目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并在受众范围与参与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提高电视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影响力,解决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不足问题。

(二)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

为提高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应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专业化团队等优势,通过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和传播中,积极发挥短视频所不具备的专业组织能力与对新闻内容的把握能力等,使节目质量向更加优质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弥补自身在其他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从业人员较好的新闻敏感性和组织能力,在对新闻事件开展更加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更加准确以及全面的新闻信息传递,提高其竞争力。

(三)加强对新闻时效性的优化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是以电视为媒介,在固定的时段向受众进行新闻信息传递,其与短视频相比时效性较差。针对这一情况,电视民生新闻要结合自身优势,增强新闻报道深度,提高其在新闻传播中的竞争优势。短视频的多平台、快速传播特点,使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便捷性,但也会因其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产生一系列问题,甚至会让受众产生模糊认识或是错误引导,信息的深度严重缺乏。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从短视频所带来的海量信息资源中,选择一个更加明确或有深度的角度,通过对信息的深度挖掘,向受众传递更具内涵和深度的信息,从而提高自身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巩固电视新闻传播在市场中的地位。[5]此外,电视民生新闻还可以从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传播影响、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通过对新闻的精心制作,通过节目质量的提升,对其在时效性上的缺陷加以弥补,提高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四)推进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传播的融合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媒体的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对传统电视新闻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结合新媒体传播与电视新闻传播的特征和优势,将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传播有效融合,从而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比如,某电视台制作的《都市现场》民生新闻节目,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下,是以开通热线电话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并加强节目和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扩大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获取,因此,该节目通过热线电话平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数量十分有限,其在受众沟通与交流中的价值也日益降低。另一方面,在广受人们关注的一些突发事件中,很多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就是利用了互联网用户在现场拍摄发布的短视频,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电视新闻传播中,通过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实现自身信息来源的拓展,或是将其作为电视新闻选题策划的重要来源之一,从而根据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特点进行加工,坚持以受众为中心,提高受众在电视节目传播中的参与度,促进电视新闻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的融合发展,提高其在媒体传播中的竞争力。

(五)加强电视民生新闻采编队伍建设

在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采编流程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并且一些传统电视媒体的组织机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更好适應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需求。为适应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采编及其业务开展要求,需要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与一般的短视频相比,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制作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其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较高,在新闻节目的构思与制作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体现在新闻采编或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敏感度,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与分析能力等方面。但新媒体环境下的短视频传播,其选题新颖,趣味性强,短视频容易获得较高的流量,也更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针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有必要加强日常培训,提高采编人员的采编和制作能力,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与影响力的提升。

总之,对短视频冲击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应对策略的探讨,有利于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结合短视频的优势,通过融合新媒体技术,对自身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创新,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推动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传播的同步发展。

注释:

[1]董武威.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与发展探究[J].新闻传播,2021(03):82-83.

[2]武凌云.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J].采写编,2021(03):32-33.

[3]洪毅彬.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如何把握客观性[J].视听,2018(03):112-113.

[4]张薇.新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8(15):29-30.

[5]高婕妤.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J].记者摇篮,2020(03):156-157.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短视频新媒体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