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短视频新闻的叙事与表达策略

2021-08-25张璇

新闻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叙事表达

张璇

【摘    要】短视频新闻具有传播高效、内容短小精悍等优势,成为各媒体重点研究和应用的传播形式。为了通过短视频新闻提升自身影响力,媒体需要从叙事和表达两方面进行优质短视频新闻的创作。本文认为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需要从微观视角、重点内容切入,从平凡的事物中探求新闻亮点;在短视频表达中,需要从标题设计、画面剪辑以及解说等方面提升新闻表达效果。在叙事与表达的双重辅助之下,短视频新闻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叙事;表达

统计数据表明,国内短视频用户于2020年年底发展至8.73亿规模,用户数量依然持续增长。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提供新闻发布空间的情况下,各类自媒体、主流媒体等纷纷通过平台发布各类短视频新闻,以此来应对媒体环境的变化。由于主流媒体发布的短视频混杂在大量由个人发布的短视频之中,媒体需要通过创新叙事和表达方式,打造“爆款”短视频新闻。

一、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策略

(一)由宏观转向微观,呈现新闻的关键点

短视频新闻更适合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但较短的时长使得短视频新闻无法对新闻内容进行宏观、全面的解读,也无法吸引短视频用户的关注。媒体需要转变叙事思路,将目标放在微观层面,利用表情、动作等一个个关键的细节将新闻的内涵展示出来。[1]例如,在人民日报发布的一则关于习总书记为袁隆平授勋的短视频新闻中,将握手交谈、鞠躬目送等细节捕捉下来,反映出总书记尊重人才和平易近人的形象;2019年国庆阅兵期间,人民日报发布的抖音短视频中将车牌号为1949的车辆以及车牌号为2019的习总书记所在车辆给予了特别呈现,引起了众多观众的缅怀之情,也实现了对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民众情感的引导。

镜头语言比相对枯燥的文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短视频新闻制作过程中,主流媒体通过放大局部或细节的方式将新闻的关键点凸显出来,利用细节画面带给用户视觉冲击,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第一视角拍摄,增强受众的体验

短视频新闻创作需要突破传统第三方视角的限制,采用Vlog等新的报道方式讲述精彩故事,呈现出更加鲜活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同时也给受众视觉冲击及对新闻真实性的认可。例如,在疫情期间相关领导人发言的短视频中,媒体将发言人作为第一视角进行拍摄,将发言人的观点直观地展现出来,受众内心的担忧也得以消除;在云南警方发布的一则关于警察一天工作情况的Vlog中,利用民警的第一视角将走访、调解、破案、维护治安等工作情况直观地展示给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增强了新闻的叙事效果,进而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者。当然,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媒体应维护新闻的客观性,不能为了一些特殊需求或个人喜好而歪曲新闻事实。

媒体需要发挥记者在短视频新闻采集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记者镜头为观众带来探寻式的新闻展现形式,利用第一视角为观众带来更直观的体验,进一步缩短观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2]在短视频新闻拍摄过程中,主播、记者等可以在进行新闻事件播报的同时,将出行准备等细节融入其中,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它可以在调节新闻现场的氛围,引发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增强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央视主播康辉拍摄了一系列关于习总书记外交访问的Vlog,Vlog以康辉的视角将行李箱的准备等与严肃外交不同的内容展示给观众,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效果,也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新闻上来;环球网针对2019年两会拍摄的短视频中,将记者扛着设备奔跑的画面展示给观众,这种新颖的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媒体的距离。

(三)从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探求新闻亮点

日常生活是短视频新闻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媒体在聚焦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也需要从平凡事物中探求新闻亮点。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地方,媒体需要从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中捕捉细节,利用贴近生活的报道提升观众的代入感,促进社会舆论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和传播力。[3]例如,关于“空气哥”的短视频新闻将羊杰这个“80后”年轻人的惊人之举展现给观众,在引发网络热议的同时体现了短视频新闻的影响力,也说明媒体从平凡事物中找寻亮点的重要性;新华日报制作的医生徐晨航带着吊瓶工作的短视频新闻,将他温暖人心、敬业的形象展示给观众,引发观众热议的同时,起到了对社会舆论和价值观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寻求平凡事物中亮点的过程中,主流媒体需要注重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例如,新华社在采访徐晨航的同时,也利用徐晨航同事的话语、画面将其形象进一步凸显,强化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二、短视频新闻的表达策略

(一)巧妙设计标题,增强新闻吸引力

短视频平台中新闻的数量大,媒体要尽可能采取巧妙的表达方式让新闻作品脱颖而出。媒体应重视新闻标题的作用,通过巧妙地制作吸引更多平台用户的关注。一般而言,受众在通读标题的情况下即可对视频的内容有所把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标题的提炼、“意”的发挥以及情感的渲染。例如,在假期結束返程期间拍摄的短视频新闻中,起一个“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的标题蕴含着极深的亲情,更容易引发众多受众的深思,也能起到宣传孝道、传递情感的作用。在标题制作过程中,媒体还可以利用悬念、设问等方式增强标题的吸引力。[4]例如,人民日报针对政协开幕拍摄的一则短视频新闻,新闻的标题包含了“怎么唱国歌?”这个问句,吸引大批观看者自短视频中寻求答案。

(二)选择恰当的话语,增强表达效果

“90后”、“00后”是短视频平台用户中的主要群体,媒体需要结合年轻人的需求进行合理表达。在制作短视频解说词时,可以将网络流行语融入其中,拉近短视频用户与媒体的距离。例如,央视新闻对“滴滴定制网约车”制作的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主播将“凡尔赛”“打车是个玄学”等话语融入了解说词中,这些解说词贴近网络环境,改善了大众对媒体的刻板印象,为央视新闻赢得了更多粉丝。

在利用网络流行话语、俗语等作为解说词的同时,媒体也可以穿插各种漫画、图表来增强表达效果,避免因短视频新闻时长短而影响新闻信息的传达效果。一般而言,漫画在视频解说中可以起到形象化的效果,图表可以准确反馈冗杂的数据变化情况。例如,当前关于疫情的各类短视频新闻中穿插着大量统计图表,将数据直观地展示给观众,使得新闻表达变得更加简洁。

(三)重视后期剪辑,展示具有冲击力的画面

短视频受限于时长难以将新闻现场的全部场景展示给受众,媒体需要在新闻现场进行各角度的拍摄,在全面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安排專业人员对视频画面进行剪辑,从中将具有冲击力的表情、动作等提炼出来,通过拼接等方式获取凝聚精华的短视频新闻,增强新闻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让观看者沉浸到新闻之中。[5]例如,新华网在国庆阅兵中拍摄了一则天安门广场的短视频,短视频汇聚了航拍获取的大量视频画面,如人们的等待、升旗仪式中肃立的人群等,充满仪式感的画面冲击了观众的心灵,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光明网发布的一则关于阅兵方阵的短视频中,各种方阵的视频画面、动作、表情等被剪辑出来,人物一致的动作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震撼,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荣誉感。

(四)巧用声音,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

语音在短视频新闻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起到丰富观众感官体验的效果,甚至能够带给观众比视觉更强的体验,形成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例如,央视军事针对海岛火灾救援发布的一则短视频中,利用现场的鸣笛、喷水等声音让观众对救援期间的紧张氛围有了直观的感受,相对文字解说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结语

媒体需要积极创新报道手段,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利用和对短视频新闻的重视程度,改进短视频新闻叙事和表达方式。在短视频新闻制作过程中,媒体需要突出微观节点的新闻画面,利用第一视角增强新闻吸引力,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亮点;在新闻表达中,媒体应该通过巧设标题吸引用户关注,利用贴近用户的话语进行解说,通过后期剪辑将画面、声音的作用凸显出来,增强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注释:

[1]王佳洋.从“巧思”到“妙笔”:短视频新闻的叙事与表达[J].新闻与写作,2021(04):110-112.

[2]陈卓.硬新闻的软表达:“央视新闻”短视频的融合传播[J].视听界,2020(05):98-99.

[3]佟菲.“Vlog+新闻”的叙事逻辑和未来思考[J].传播力研究,2020(23):29-30.

[4]吴晓亮,薛中卿.驾驭新媒介,在变革疾行中守正创新——浅析5G融传播时代短视频新闻演进与趋向的“三度”提升[J].城市党报研究,2020(11):38-40.

[5]詹绪武,李珂.Vlog+新闻:主流话语的传播创新路径——以“康辉 Vlog”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0(03):98-102.

(作者单位:新疆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叙事表达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简约欧式风格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