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24徐亚妮夏学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

徐亚妮 夏学升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生活知识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实例、生活现象、实地调查、生活研究等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发现、思考学科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恰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引 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引发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记忆知识、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是教师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元素,既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记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是将生活与教学相联系,用生活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生活乐趣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谋求生活与知识的整合[1].生活化教学主要指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和学习评价生活化,教学的完整过程需要有教学目标的指导,而目标生活化就是将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学生需求、生活现象的目标体系与学生发展联系起来,连接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接受数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难题.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衔接,赋予教材更加真实的背景,及时将社会的先进信息、热点案例加工成教学内容,补充教材知识,共同构成数学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产生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教学过程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需要开放、和谐,教师设置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以思考促进学习发展,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加工数学知识,联系实际构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强调基于生活现状的评价,以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真实反馈作为构建评价的主体,强调学生在真实经验中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对真实情境中数学知识的适应能力.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首先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也就是说,教育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这一核心开展,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都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调动身边一切资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数学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数学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活动性原则

生活化教学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活动性原则,生活化教学虽然利用生活实例,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其本质上仍是课堂.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仍需要遵循活动性的原则,围绕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创设的活动需要有生活化元素,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构建开放性、互动性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索、发展.

(三)激励性原则

要想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教师就需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无论是引用生活实例还是生活化资源,教师都需要支持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鼓励学生在探索数学的过程中分享喜悦,寻找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支持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实验或研究,使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深化.

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念不清

目前多数初中教师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比较陌生,部分教师认为所有的生活事物都可以当作教学材料,将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放置在数学课堂中,这会占用大量的数学时间,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较少,在融合教材知识时大多运用与学生实际不相符的事件,没有从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的角度考虑生活材料.生活材料的融合困难是当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推进的首要问题.

(二)学生思维僵硬

受固有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依赖教师开展活动.教学的某些变化会让学生感到不适,部分学生原本的数学成绩比较好,但由于教师突然放手,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数学成绩一落千丈,自信心受到打击.有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在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索活动,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生活化教学不用在课堂认真听讲,因此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违背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初衷.这导致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无从下手,也不知道该怎样管理学生,教学效果甚至不如传统教育手法.

(三)评价与生活关系不大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评价环节教师也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导致学生为获得较高的评价,一味地按照教师的指导开展学习活动,创造性、开放性思维得不到发挥空间.教师的评价也并未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部分评价过于表面化,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的好处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相对系统、抽象,而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发展尚有不足,因此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兴趣较低[2].教师将生活中的现象、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中,既可以用熟悉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又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探索新的事物,用熟悉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在探索生活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大胆思考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二)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生活问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事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的运营,还是太阳、月亮的运动,都会产生数学知识,教师将日常生活事例放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本质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很有好處.研究表明,人们在完成某种活动时不可能仅依靠一种能力,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也是如此.生活式的数学学习既需要善于观察,又需要运用语言表达,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更加复杂的活动.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