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21例治疗和护理体会

2021-08-24姚少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胃瘫非手术治疗胃肠

姚少斐

河南镇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镇平 474250

术后胃瘫是胃手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亦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反复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可因营养不良而引发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除提升术中胰肠吻合技术[2]、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创伤予以预防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是促进术后胃瘫痊愈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针对2016-10—2020-07我院收治的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总结术后胃瘫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10—2020-07我院共收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21例,均符合术后胃瘫的诊断标准[3]。(1)停止胃肠减压或改饮食为半流质后出现上腹饱胀压迫感、恶心、呕吐,吐出物为大量含胆汁的胃液。胃引流液>800 mL/d,持续>10 d。(2) 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无腹胀、腹痛,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及低蛋白血症。(3)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4)上消化道造影证实胃无蠕动或蠕动微弱,造影剂胃内潴留>24 h。(5)胃镜检查排除吻合口机械性梗阻。(6)无明确糖尿病史及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史。男11例,女10例;年龄49~72岁,平均56.09岁。原发疾病:胰头癌7例,壶腹部癌7例,胆总管下端癌6例,胃窦癌累及胰头部1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均由同一组医生在气管插管全麻联合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传统Whipple手术。

1.2综合治疗方法(1)禁食及持续胃肠减压,3%温盐水洗胃,减轻吻合口水肿。(2) 加强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外营养为辅。维持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西沙必利、吗丁啉、红霉素等药物口服或静脉滴注以促进胃动力恢复。(4)采用中药大柴胡汤(柴胡、党参、黄芪、炙甘草、白术、半夏、枳实、厚朴、陈皮、炒莱菔子、丹参 )胃管内注入,1/2剂,2次/d。同时针刺合谷、天枢、足三里(均为双侧)及气海、关元等体穴位调节气机、增强胃张力、促进胃蠕动。将艾灸点燃放置在温灸器上进行穴位温灸,通过经络腧穴作用,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等疗效。15~20 min/次,1次/d[4]。

1.3综合护理方法(1)嘱患者严格禁饮食。做好管道护理,保持置管部位皮肤清洁和胃肠减压引流通畅。严密监测并记录24 h出入量、电解质、血糖水平。(2)胃动力逐渐恢复后试夹胃管,如无呕吐和上腹饱胀不适,可开始进食流质,少食多餐,并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普食。餐后取半坐位,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利用重力原理使食物排入肠道。其间逐渐减少经胃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3)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难度高、创伤大、术后恢复慢[5],加之医疗费用多,均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术后胃瘫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创伤、经济负担,以及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故应积极与患者和其家属沟通交流,耐心讲解术后胃瘫的病因、转机、治疗过程,及时提供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理解支持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以大量治疗成功的案例予以说明效果,让患者明白本病属于功能性病变,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1.4观察指标(1)胃动力均恢复时间。(2)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及出院时的不良情绪程度。(4)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其中>95分为满意,80~94分为基本满意,70~7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5)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情况。

2 结果

本组2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后均获痊愈。胃动力恢复时间为2~4周,平均2.68周。未发生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15例、基本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100.00%。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均无复发患者。

表1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术后胃瘫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认为与胃动力障碍、胃肠运动不协调性、胃壁顺应性降低、胃电活动异常,以及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迷走神经切除后、糖尿病累及内脏自主神经等患者,均易发生术后胃瘫;抗胆碱能药物能诱发和加重胃瘫,而胰高血糖素血症、高糖血症、较低的术前血清白蛋白、胰腺质软,以及术后发生胰漏、应激反应等因素也可能参与胃瘫的发生[7-8]。

除对极少数症状较重、持续时间长而无缓解、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术后胃瘫患者行手术治疗外,对绝大多数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均能促进胃功能恢复。(1)营养支持:禁饮食期间应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其既符合生理需求又节约费用。当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能量供应要求时,可以辅助肠外营养支持。(2)促进胃动力恢复:在应用西沙必利、吗丁啉、红霉素等胃动力药的同时,联合针灸及中药可有效促进胃正常电节律恢复,加速胃排空,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严密监测病情、保持管道引流通畅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加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保证整个治疗方案顺利实施[9]。

综上所述,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在及时诊断基础上开展非手术治疗和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愈率和巩固治疗效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胃瘫非手术治疗胃肠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术后胃瘫怎么办?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