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
2021-12-07彭建功
彭建功
河南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灵宝 472500
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损伤,如果处理不当而发生畸形愈合,可导致手指关节疼痛、僵硬、握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开复位切口较大,愈合后形成的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会影响手部功能[1-2]。基于此,我院对60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10—2020-10我院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的60例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根据手外伤史及正、侧、斜位X线摄片检查确诊。骨折伴移位,并累及关节面。排除合并患手其他创伤及临床和随访资料不完整的患者。男性34例,女26例;年龄(31.5±13.5)岁。
1.2方法患者平卧位,均由同一组术者应用直径1.6mm外固定支架钉棒和直径1.2mm克氏针,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C型臂X线机透视下施术。从尺侧将首枚钉棒置入第五掌骨中部,将钉杆夹的一个固定孔插入该钉棒,再通过另一个固定孔与该钉棒平行将第二枚钉棒在其远端置入第五掌骨中。透视显示钉棒位置与长度满意后,由尺侧将第三枚钉棒置入钩骨,并将钉杆夹的一个固定孔插入该钉棒。第四枚钉棒则通过另一个固定孔置入三角骨内。整套外固定支架装置以连接杆连接,牵拉掌骨骨折远端行手法复位。透视复位满意后,锁定支架的各个关节。应用两枚克氏针经皮将第五掌骨骨折的远端分别与第四、第三掌骨固定。将腕关节及掌指关节用短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2周。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行手指屈伸活动训练;第3周松开外固定支架的球形关节,嘱患者适当主动行功能训练;第6周拆除外固定支架并继续进行主动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1)术后随访6周期间的并发症。(2)末次随访,复查X片,了解骨性愈合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比较双侧小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和手部握力。VAS评分:用0~10分表示疼痛强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Mayo腕关节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肢功能恢复越好。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6周随访,其间3例患者出现固定针松动,未发生断针或脱针病例。4例患者出现针道轻微感染,经使用抗菌药物及加强护理后愈合。未发生骨折位移、神经和肌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6±0.7)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95.0±5.0)分。患侧小指的TAM为(269.9±6.2)°、手部握力为(34.6±4.2)kg,健侧分别为(271.2±6.3)°、(35.8±4.6)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65、1.4922,P=0.2581、0.1383)。
3 讨论
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手完成了人类90%以上的劳动活动[3]。劳动活动中外力常导致1~5掌骨和指骨骨折,其中末节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掌骨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45%、5.7%、17.3%、32%[4-5]。因为掌骨参与组成手的纵弓及横弓,如果未及时治疗,可引起手部功能障碍和畸形,故对掌骨骨折的诊疗工作,应遵循早期正确处理、实现解剖复位、可靠和有效固定、早开展功能锻炼的基本原则,以获得理想恢复效果[6-7]。
早期处理比延迟处理更加容易复位,而且能有效避免周围软组织挛缩,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8]。对开放性骨折,应在伤后24h内进行清创和整复。对于患肢体明显肿胀或局部严重污染的患者,应在3~5d内进行复位和牢固固定,而且尽量不影响邻近关节进行早期活动。对稳定性理想,移位不明显的患者,可选择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9]。若闭合复位不理想或不稳定,则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包括经皮克氏针固定、骨干部交叉或单根克氏针固定、螺钉或微型钢板固定等。掌骨骨折的愈合时间一般为4~5周,所以外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5周。在X线检查显示骨性愈合时,则可去除固定物,指导患者及早开展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活动锻炼。
如果骨折移位不明显,关节面平整,可选择手背侧石膏托在屈曲位对掌指关节进行固定。3~4周后去除石膏托行功能锻炼。如骨折移位明显,则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闭合性复位。然后行背侧石膏托在屈曲位固定掌指关节,3~4周后去除石膏托行功能锻炼;如复位不成功,则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10]。粉碎性骨折可先行石膏托临时固定,在疼痛和肿胀缓解后即可进行主动活动,通过近关节指骨基底韧带和关节面的张力来重新塑形掌骨头关节面;于远节指骨远端穿针进行骨牵引,指导患者早期活动,也能取得相同的效果。掌骨头撕脱骨折主要是因为掌骨关节侧副韧带牵拉而引起,多由偏斜暴力或扭转作用导致。撕脱骨折块很小一般无显著移位,只需在屈曲位对掌指关节进行2周固定即可。对于食指桡侧撕脱骨折,因为常常处在尺偏外力作用下,应在骨性愈合后再行功能锻炼。对骨折块较小的明显移位骨折,可切除骨折块后行韧带修复;骨折块较大者,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或多发骨折,移位明显的短斜形、横行、短螺旋形骨折,关节周围骨折或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粉碎骨折的旋转和短缩,伴骨缺损等患者,均应实施手术治疗[11]。
本研究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术后经6周随访,未发生移位、感染、神经和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VAS评分为(0.6±0.7)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为(95.0±5.0)分。患侧小指的TAM和手部握力均与健侧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了该治疗方案的良好效果。其原因在于:(1)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微型外固定架,无须做皮肤切口可精准复位骨折[12]。(2)外固定支架具有固定牢固、拆除方便等优势。可有效避免骨折周围软组织坏死,克氏针戳口愈合后不影响手部美观[13]。(3)无须石膏外固定,不影响患者手关节活动,维持了韧带与关节囊的正常张力,有利于关节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了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本研究中4例患者发生轻度针道感染,说明对针道应加强护理,做好定期消毒;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谨慎小心,避免微型外固定架发生碰撞而导致患者疼痛加重、固定错位,以及脱针、断针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安全、快捷,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