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1-08-23刘跃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刘跃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步深入实施,语文教师开始主动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更多的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探索,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举例,就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教材单元设计的整体性特点决定了单元教学必须整体设计,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是把一个单元所有文本整合成一个整体,重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重视语言积累,强化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少、慢、差、费”的弊病,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探索。

一、整合内容及要素,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双线组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之举,弥补了文选式以及主题式单一组元的不足,兼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对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二者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要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就需要明确每个单元组文的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进行有效地整合,确立基本的单元教学目标。例如,统编版教材三(上)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山河”,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描写了祖国的山水风景;《富饶的西沙群岛》表现了南疆岛屿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描绘了南国小城的优美风光;《美丽的小兴安岭》展现了北国森林四季迷人的景色。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二,从阅读的角度,要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从写作上,要试着“围着一个意思写”。其实,“围绕一个意思写”就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这一阅读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综上所述,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就是在“欣赏祖国山河”这一人文主题关照下,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围绕一句话写一处优美的景色。整合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形成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再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第三单元中,分别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学习了本单元,学生应能把握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了解童话的基本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课后主动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单元写作安排的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体现了由读到写的编写理念,其目的在于以有趣的童话形式,降低作文的难度。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适度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宜提过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学生能逐步认识、掌握童话的特点和基本阅读方法,并在拓展阅读和表达实践中,内化输出,构建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二、融入整体教学理念,设计整体性教学活动

系统化重构,提炼主题。单元整体教学,首先要将教材原来的单元框架打破,将散落在单元文本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与策略进行梳理,再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重构,形成全新的单元课程。其次,是要精选提炼出单元探究的主题,设计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如统编版教材三(上)第六单元的教学,可以以“这儿真美”为主题,设计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学习活动,将一个单元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三个情境任务:任务一,南北山川,不同的物产。学生初读,了解景点在祖国版图上的位置,圈画出各地的物产,认读识记,并归类书写在旅游册上。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组织学生回归句段,指导朗读。这一任务版块,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为识字而识字,为写字而写字,为读书而读书的模式,在大主题情境下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山川之美,为接下来深入学习做铺垫。任务二,这儿的美景,我来发现。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分别探寻海岛、小城、小兴安岭等地方的美景。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描写美景的。通过读、画、品、说等方式,让学生能用一句话来理解一个段落的意思,想象文字中的画面,感受不同地区的不同景物之美,能发现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与同伴分享,并简单说说感受。既关注美,又关注美的表达,这样的设计不流于形式,不贴语文要素的标签,让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既掌握了表达方式又内化了语言。任务三,这儿真美,我来代言。可以选用、化用文中的语言,把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物或画面推荐给别人。以口语交际的形式,串联起单元中各篇文章,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美”表达出来,这也是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三、明确整体教学的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比较阅读是单元整体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再拿三(上)第六单元来看,《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相同之处在于,从内容上来看,两篇文章都描写了祖国南疆的美丽海景,都突出了景物的色彩方面的特点。从形式上看,两篇文章都是总分总的结构,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写的;都有多个段落各自围绕一句话来写,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不同之处是,中心句位置一篇在开头,一篇在结尾。另外,在描写景物时,《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比如,写海参是“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是“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很威武”;再如,写海鱼“有的像插着好些扇子”,有的“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写得活灵活现。而《海滨小城》一文语言清新,很多句子具有新鲜感,如“寂寞地躺在那里”“开得那么热闹”,很有特色。教学时,可以抓住总分式段落的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由扶到放,落实单元要素的教学与训练。再由段到篇,组织学生用比较的方式阅读两篇文章。比较阅读能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比较思维。这种阅读方式高效地落实了单元教学目标。

链接阅读。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使课堂更高效。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就为“多阅读”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阅读、N+X阅读、整本书阅读等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濱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完成后,可以拓展阅读《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拉萨的天空》《九寨沟》《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等,以同样的主题延伸讲解,由精读带动略读、自读,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四、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将每一个单元内部的各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每一篇文本的主要内容,可以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多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先明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整合好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再实施单元整合教学,改变教学理念,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学路为教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语言材料,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1],在整体性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怀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19.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