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全育人”格局下二级学院育人主体协同育人
2021-08-23刘兆华
刘兆华
[摘 要] “三全育人”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行动指南,不同教育主体要同向同行,协同创新。滞后的考核机制影响了二级学院此项工作的实效。为此要加强制度设计,对教育主体育人成效进行效果评价,以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 三全育人;二级学院育人主体;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078-02
一、育人主体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2020年5月,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三全育人”要发挥育人合力,关键是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目前学校党委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各二级学院的“三全育人”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二级学院“三全育人”还需要更加重视教育主体的作用,促进“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建立教育主体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使不同教育主体均瞄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同向同行、协同创新,优化“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三全育人”理念的初衷与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全”,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整合分散的育人资源,以同向同行的育人力量实现育人目标。[2]学院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等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对“三全育人”工作“各自为战”“条块分割”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二级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目前,部分专业教师认为,“三全育人”工作是学院领导干部、团委(学工办)队伍的职责,专业教师课后还要认真备课、做科研工作。强调“三全育人”是忽视了专业教师课后看不见的工作,挤压了教师的“非教学时间”,是“管理权力”给“教学科研”戴上了“紧箍咒”。另外专业教师晋升主要看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的数量质量以及教学质量,“三全育人”工作对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职称晋升作用不大,强调“三全育人”是挤压专业教师的“主业”时间,压制教师的发展空间[3];教学管理人员认为“三全育人”增加了许多工作量,费时费力没有报酬,能少做就少做;辅导员能认识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由于工作特点和自身学历背景的限制,无法将本职工作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效衔接,工作中经常出现与专业教师“抢学生”的现象,导致思政工作成效不显著,无法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逐渐失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应纠正教职工的片面认识,充分挖掘专业教师的育人潜力,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思政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查找资料文献发现,以往学者对“三全育人”协同运行机制都是在高校各部门之间,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相关研究。而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进行整合,构建二级学院“三全育人”协同运行机制几乎没有涉及。
三、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效果评价
提升二级学院“三全育人”的成效,除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外,还要加强制度设计,对教育主体育人成效进行效果评价,以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云考评综合系统是利用云平台,通过网络和其他相關技术支持,将过去针对不同教育主体的考评进行整合,令多方同时参与的综合系统。通过硬性指标,令不同教育主体在该平台上进行相应的活动和行为,以获取“参与分”,以此促进“三全育人”的落实。
(一)专业教师
首先,要求各任课教师在平台中发布课外阅读、研讨任务。根据学科的不同,自行选择合适的、对思政教育有益或其他可促进学生进步、发展的内容,达到课程思政的作用。教师需在开课时告知学生发布相关任务的时间,可供完成的时限,任务完成情况在最终期末成绩中的占比等等。教师能否按时发布任务,任务量是否适中,学生探讨时是否积极反馈,并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关系到任课教师可以获得多少“参与分”。
其次,教师需要及时、按时、分批次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了解。在云平台上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交的作业、发表的感悟等等进行关心和引导。教师有义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上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及时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针对性的问题和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政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期末时,根据与学生交流的频率和完成度给予教师相应的“参与分”。
最后,教师需和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全面了解学生。在期末前,教师需浏览每位学生在其辅导员和其他教师处的评价及参与程度,也可和他们进行在线沟通,最终会依据浏览完成情况及沟通频率等给予教师相应的“参与分”。
(二)辅导员
首先,辅导员需按时了解并记录学生的思想状态、思政能力。由过去的期末才评价、出现了问题才评价逐渐变成半学期考评、分批次月考评等等。根据学院的要求,辅导员能否按时、保质地完成记录将影响到其“参与分”的获取。
其次,辅导员需及时在平台上公布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时事以及校内的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在线探讨、参与,整理并定期公布学生参与情况和得分状况,督促学生从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政水平。宣传的及时程度和引导力度决定该部分“参与分”的获取。
最后,与教师一样,完成多方在线浏览与交流,获取“参与分”。
(三)管理人员
首先,管理人员需根据最新政策或安排及时更新思政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并依此向辅导员、教师下达有关任务,了解、浏览、交流其思政工作进度并做到大体了解学生思政水平。于每年年终总结时依据浏览完成度、沟通积极度、任务信息更新及完成程度等等获取相应的“参与分”。
其次,争取将过往几乎没有教职人员或学生关注的官网信息带入云平台,在专业教师、辅导员的配合下,鼓励学生进行研读和讨论,以更好、更及时地展现院系精神,达到育人的目标。在每年年终总结时根据信息更新程度和学生引导效果分配“参与分”。
(四)学生
首先,学生需完成教师、辅导员在云平台上发布的任务,获取“参与分”,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和评价。
其次,每学期末学生会额外收到一份综合考评结果。该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和辅导员根据云平台上的信息和日常了解决定。学生可在云平台中查找到自己“参与分”的获取情况和有关评价,既督促学生自我进步,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学生如对考评结果有疑问,可以及时与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沟通,防止情况恶化。同时院系也会将此结果纳入学生评奖评优等参考范围内。
最后,在适合的课程上(由教师自行决定),鼓励小组协作,于课程结束时在云平台上进行小组内学生自我与分别评分。教师可根据此结果适当调整学生最终成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更好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艾楚君,焦浩源.試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9(6).
[3]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