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商科专业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2021-08-23王静顾倩妮
王静 顾倩妮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然而,考虑其学生特点,如汉语能力欠佳、专业兴趣不强、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等,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商科专业培养模式需进一步结合培养目标,着重从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全英语教学和课程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增进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26-03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全球各地的学生纷纷选择来华留学,中国已然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生源层次显著提高,并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泰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的学生数量增长明显。
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大小、结构布局、层次高低是衡量我国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国际布局不断延伸、领域不断拓展、规模质量层次不断提升、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持续增强的态势[1]。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教育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文化外交的关键支撑,肩负着培养具有“知华、友华、亲华、爱华”国际情怀的人才建设任务[2]。文章着重阐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现状,探析其生源特征,进而聚焦商科专业“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旨,提出具体地适应教育需要的培养模式优化策略,这对于提高其培养质量具有一定意义。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总体教育情况
(一)规模与日俱增,生源结构持续优化
回顾2014—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据,规模愈加壮大,生源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再上新台阶,我国吸引力持续走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变化情况尤其体现在:来华留学生整体规模、接收留学生的高校数量、生源国家和地区的多样性等方面。同时,学历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接受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超过25万人(258 122人),占来华留学生总量的52.4%,较2017年多出16 579人,同比增长6.9%;其中,硕、博士研究生共计约8.5万人(85 062人),比2017年增长了12.3%,保持近年來均高于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增速的态势(表1)。
(二)分布区域均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渐成突破口
来华留学生分布区域均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渐成为来华生源国的突破口。据图1 2018年洲别统计显示,亚洲为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的主要地区,占比接近60%,其次为非洲和欧洲。据图2 2018年国别排序显示,来华留学生人数位居前15位的国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计11席,分别为泰国(28 608人)、巴基斯坦(28 023人)、印度(23 198人)、俄罗斯(19 239人)、印度尼西亚(15 050人)、老挝(14645人)、哈萨克斯坦(11 784人)、越南(11 299人)、孟加拉(10 735人)、蒙古(10 158人)、马来西亚(9479人)。
(三)奖学金层次提升,引领作用明显
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供给总量不断扩大,助力来华留学。总体来看,奖学金生数持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对周边“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促进作用显著,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带动来华留学生向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发展,是引领“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按经费办法统计,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约为6.3万人(63 041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2.8%;其他留学生429 144人,占87.2%。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基本特点剖析
(一)汉语能力有限是普遍现象
从目前招收学生情况看,来华留学生虽会一些汉语,或来中国后学习了一到两年的汉语,但不少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仍难以满足学业需要。从学习背景看,汉语学习时间短,程度浅。在此条件下,来华留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沟通,刚入学时能理解浅显易懂的专业课,尝试对知识性内容进行联想性思考,而对其他内容是凭借猜测加以理解,从而产生专业课很多都听不懂的困境,这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造成极大影响。
(二)学业基础薄弱,专业兴趣不强
按照我国现有的学科分类和专业设置,以跨专业、跨学科门类居多。来华留学生专业背景杂、不匹配,大部分学生在本、硕、博各阶段所学专业均不一致。专业兴趣相对薄弱,所就读专业于其而言不重要、无所谓,专业要求不高。只是将来华留学之际所获得的文凭作为将来找工作的跳板,为日后工作学习奠定汉语基础,并不要求掌握多少专业领域知识,专业志向欠缺。
(三)基础层次不齐,学习动机分化
来华留学生学业根底不同,课程接受情况差异大。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和教育背景各异,难免会对语言、礼仪或行为等产生理解偏差和误解[3]。一方面,因英语、汉语水平差异大,教育程度差距大,导致部分来华留学生存在理解和交流沟通问题,上课时给教师带来了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因其学科基础本身较弱,加上自主性、能动性和自制力较差,难以实现真正的教学效果。由此,教师与学生双方均出现低满意度、低评价的现象[4]。
三、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商科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逐步增加,而且商科类专业增长尤为明显,成为热门选择。那么,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特点和教育现状,针对性地制订适应商科教育需要的培养方案并优化教学模式,成为提升来华留学生商科专业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科专业留学生而言,人才培养应实现“会汉语、懂文化、有技能、有专业知识”的目标。具体而言,一是夯实商科专业理论和方法,塑造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亲华、爱华的国际人才资源;三是满足来华留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提升汉语能力水平。主要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科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特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强调“全球化”和“本土化”協同:第一,商科教育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要与全球各地的商科教学接轨,以契合全球化导向;第二,凸显本土管理理论、方法、实践和思维方式特色,如东方管理、和谐文化等。概言之,要统筹和平衡“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和中国经验”两个维度。
课程设置可包括:第一,通识课,如“中国概要”“文化概论”“ 汉语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公选课,以体现来华留学教育特色和所在地域高校特色,并开展社会认知、汉语能力层面的针对性培养。第二,专业基础课,按商科专业要求开设“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第三,专业选修课,根据专业兴趣方向设置多个课程模块,包括国贸、营销、金融、物流等。第四,实践环节,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各种实习实践活动,如讲座、论坛、调研等,以加深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理解。
(二)强化全英语课程与专业建设
打通“语言关”对来华留学生适应中国教育、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商科专业的国际化特征,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普遍汉语能力不佳的情况,为了吸纳更多更高质量的留学生,应积极建设全英语课程。
从历史沿革看,过去来华留学生规模较小时,一般和国内学生混合排班。该方式有利于节约资源、规范管理和增进交流,但忽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授课与其具体需求脱钩。随着混合排班的弊端逐渐显现,高校开始为来华留学生专门设置一些指向性更强的全英语课程,用他们更加熟练的英语授课,初步解决了语言障碍和沟通问题。将来华留学生单独排班,开设全英语专业,针对来华留学生特性和学习需求制定单独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授课安排等,提高来华留学生培养效果与质量。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有针对性地建立全英语教学来华留学生课程体系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三)改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
与国内学生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多来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文化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但目前为其开设的课程大多从本国学生课程计划稍加调整而来,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无法适应留学生实际。为此,可采用近年来颇受认可和重视的慕课、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节,以教学质量为抓手带动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
一是案例分析与教学。基本流程是向学生提供描述性案例,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来构建更为逼真、具有时效性的企业管理实践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认知、小组讨论、课堂互动和团队对策等方式对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面向企业实践的解决方案,以培养现实问题解决能力。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roblem-Based Learning,亦称PBL教学法。这是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不强、专业志向不明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教学法。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分组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三是完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和体系,从单纯的考试评价转化为全面考核。在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中,给予平时教学过程更高权重,建立多指标、多维度的立体评估模型,以便更为全面科学地评价来华留学生学业水平。
(四)增进来华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依托高校留学生教育平台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从来华留学生切身利益来看,他们在学好汉语及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促进其对汉语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学业兴趣,也能加速融入本地生活,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
为让来华留学生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感知中国,各高校可尝试创新各种留学生培养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其举办各类展现中华文化内涵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除设置语言通识课程(各级汉语听、说、读、写等),还应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类体验课程,例如:中国文化,中华传统礼仪,民间艺术赏析,书法,篆刻,经典电影、电视剧,音乐鉴赏等。也可根据学校自身所处地理区位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安排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
文章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剖析其学生特点和诉求,进而提出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商科专业培养模式提升策略,要结合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全英语课程和专业建设,改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增进来华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徐小洲,阚阅,冯建超.面向2035: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20(2):49-55.
[2]胡瑞,尹河,朱伟静.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困境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0(5):51-57.
[3]王洋.“一带一路”背景下龙江对俄贸易为高校俄语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40-41.
[4]戴东红.关于来华留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教育观察,2019,8(28):142-144.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