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没有明显症状的隐形“炸弹”
2021-08-23王小梅
王小梅
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炎之一,人群中不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影。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约6%的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多人被乙肝病毒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但是病毒在体内长年累月的攻击肝细胞,直到引致肝硬化或肝癌后,症状才会显现出来。因此,潜伏在体内的乙肝病毒就如同一枚埋藏在身体里的隐形“炸弹”。
肝硬化的症状主要是腹胀(积腹水)、厌食、黄疸、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果肝脏功能开始衰竭,身体里的毒素无法分解,就会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造成脑性肝病,病人会出现精神错乱的现象,严重者可以导致肝昏迷。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肾脏衰竭。严重的肝脏功能受损会损害肾脏功能,形成肝肾综合征。肝脏衰竭也会影响肺功能,导致肝肺综合征。至于肝癌,患者的体重会减轻,肝功能退化,腹部可有硬块,并会腹痛。病情严重时肝癌肿瘤可爆裂,导致大量出血而休克。
肝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承担着消化、解毒、分泌等重要功能。乙型肝炎(也称B型肝炎)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老年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曾受到感染却不知晓。
乙型肝炎病毒如何传播
乙肝病毒可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常见有母婴传播(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分娩时可能感染新生儿,若没有及时治疗,新生儿也可能变成慢性肝炎带菌者)、性传播(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及慢性乙肝转化而成(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等。
有些生活和行为方式也可能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如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刮胡刀、牙刷),接触到乙肝感染者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针头做穿刺,刺青或针灸。
但是也不必過于谨慎,把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性地“拒之门外”。因为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因此,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一般接触,包括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吃乙肝病毒感染者做的食物等,以及与他们共同进餐、同居卧室、同用马桶等,一般都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什么症状
既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没有自觉症状,如何知道自己是携带者?
首先是注意在每年的体检项目中要有针对乙肝的血液检查,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即大家平常所说的“两对半”。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须谨记身体里隐藏的危机,建议定时进行检查,包括血液及肝胆、胰超声检查,如发现肝硬化或肝肿瘤可尽早治疗。若发现HBV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病毒复制水平偏高,表示病毒非常活跃,应立刻向医生求诊,以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的人群已经通过疫苗接种得到保护,但还是建议每隔5~10年检测一次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抗体指数超过10,说明有足够的免疫力。如果抗体水平不够,可追加一剂疫苗来加强抗体。
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群,虽然体内已产生了免疫,但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还是与肝细胞的核糖核酸结合着。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变弱时(如化疗或需服用抗免疫药物等),病毒仍然可能被激发而变成活跃病毒,所以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