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22吴日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敏锐性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了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策略,认为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上,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65-02

引  言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想、多思、多练习,最终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1]。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以下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问题导学的概念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加强逻辑思维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给教师营造了相对宽松和开阔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效推动数学教学改革进程

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创新与优化,这与新课程改革相吻合。同时,问题导学强调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思维能力的发挥,以期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启发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推进数学教学改革进程。

(二)优化数学课堂环境

问题导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其侧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主要目的是改善以往沉闷的课堂环境,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及知识接受能力,据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优化传统数学课堂结构,营造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数学问题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与讨论问题,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导学的前提:合理设计问题

将问题导学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是关键。问题是导学的前提和标志,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能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与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实现问题导学的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追问,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有如下例题:解方程,求x=?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二,两边除以0.25,得出。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并进行点拨:“两边除以未知项系数的目的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学生想到,还可以两边乘以4,通过0.25x×4=1×4,得出x=4。虽然这两种解法都用到了等式的性质二,但学生的思维层次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前者停留在“学会”层次上,后者已经上升到“会学”层次。

(二)问题导学的实施过程:灵活创设情境

问题导学的实施要基于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从而主动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相对难理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再如,“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是学生学习了平角、邻补角和平行线等知识后所学习的一个重要定理,其证明方法通常是先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将它的内角剪下来,再将这三个角的顶点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添加辅助线进行证明,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添加辅助线。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利用化归思想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角是180°、邻补角的和是180°,以及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所以,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能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或组成邻补角、同旁内角?”要做到这点,学生需要将角进行转移,而要将角进行转移就需要借助平行线。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添加辅助线。

方法1(见图1):延长BC到点D,过点C作CE∥AB。

方法2(见图2):过点A作直线DE∥BC,使三个角凑到A处。

方法3(见图3):在BC上任取一点D,过点D作DE∥AC,DF∥AB。

方法4(见图4):过点A作射线AD∥BC。

方法5(见图5):分别过点A、B、C作一组平行线a∥b∥c。

(三)问题导学的收尾:加强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问题导学不仅要进行问题的设计、应用,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在问题导学收尾阶段加强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查漏补缺,优化学习成果。

结  语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利用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及深度,使学生愿意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花时间、花心思,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进而有助于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充分考虑和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和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尹海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智慧,2019(25):6.

曾月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4):70-71.

作者简介:吴日明(1969.7-),男,福建邵武人,高级教师,南平市中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南平市骨干教师,邵武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