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1-08-22高亚娟
高亚娟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的整合微课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数学导学、授课、练习以及复习过程中,全方位渗透微课教学手段,整体的教学效率必然可以得到有效的增强。并且,在不同的环节,微课教学手段的应用价值也均有不同。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微课这一工具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教学融合
一、让数学导学趣味横生
导学是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的一个环节,具有激发学生意识,降低教学难度,奠定教学基调的作用。在导学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手段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先对教学内容形成基本了解,从而在心中形成大概的学习框架,有效缓解自身学习压力。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很多教师会在这一环节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但由于整体方法比较单一且刻板,所以很多学生会存在明显的敷衍心理,效果并不好。对此,教师可以引用微課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一个趣味性较强的微课视频呈现出来。在教学之前,将其上传到学生的班级群中,要求学生在授课前展开自主预习,有效提高教学的自由性与开放性[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行调整视频的速度以及视频的内容,能够全面了解新课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在课堂上针对性的跟随教师思路,提高学习有效性。
二、让数学授课充满活力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授课方式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决定课堂氛围的变化,而氛围又是会对学生造成较大影响的一个要素。如果课堂氛围沉闷压抑,那么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整堂课难以推进。如果氛围和谐活跃,那么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动力,自身的探究欲望与自主性都可得到充分激发[2]。学习效率自然有所保障。
微课教学手段具有较高的活跃性,自主性,可大程度满足学生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所以在课堂授课中,教师可融入微课这一工具,增强课堂的活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让数学习题思路清晰
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一大要素。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习题的重要性,但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却有失偏颇。例如,部分教师会引入题海战术,试图通过扩大习题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但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可取。基于这一背景,教师便可融入微课工具,利用微课工具的直观化、可视化,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数学学习信心。
以八年级上册第4章“认识三角形”这一部分为例。在完成这一部分的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可将习题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带领学生展开习题练习。同时,在习题旁教师可标注一些解题的技巧以及良好的习惯要点。例如,在解答一道几何题时,应该把题干中的已知信息标注在图上,以此清晰的掌握题目中的已知信息,而不会随意求取,无形之中提高解题的复杂程度。随着解题步骤地逐渐推进,教师可在视频中逐一为学生罗列出解题的每一个环节,并用箭头引出这一结论的形成依据,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步骤之间的联系,最终掌握正确的解题流程解题方法[3]。在学生明确了解题技巧后,教师可继续利用微课,出示一道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之后的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辅助,提高学生的思路清晰性与知识应用能力。
四、让数学复习回味无穷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的过程中复习也十分重要。复习并不是单纯的对已学的知识展开全面的再学习。这种方式不仅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同时也会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学习热情,整体效率偏低。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逻辑性、承接性与针对性原则,让学生可以梳理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掌握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以及注意要点。对此,教师便可引入微课教学手段,利用微课教学手段,直观的展示出一个章节数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并通过动态化的操作,将导图中的一些要点部分覆盖住,要求学生结合记忆以及自己的学习过程填写。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针对性查漏补缺,有效提高复习效率,让复习回味无穷。
结论:总而言之,将初中数学课堂与微课相互融合,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微课的融入,让初中数学的价值得到了升华,真正实现无微不至的教育理念。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应用微课调动学生兴趣;在授课环节,可利用微课,让学生充满活力;在练习环节,引入微课,帮助学生清晰思路;在复习环节,也可应用微课,丰富学生的积累,夯实记忆,让学生回味无穷。微课教学手段,能够染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理念,有效完善个人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明霞,董杰红.浅谈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5):10.
[2]田中亮.基于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4):209.
[3]卫德彬,阮征.基于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Z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