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7吴培生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种深受广大师生认可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与心理需求,还能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水平上得到提高,继而使学生整体进步。本文以初中數学教学为例,谈一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学习水平;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61-02

引  言

由于每位学生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且后期自主学习的努力程度也不同,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针对这种差异,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说,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分层,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这样既能消除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又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分层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及智力水平这些方面进行分层,即可分为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及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其中,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主要是指学习欲望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主要是指学习兴趣一般、学习处于中等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是指学习兴趣不高、有学习压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给予学生相应的关心与照顾,能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才能引领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基于此,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其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但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于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学目标应侧重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宽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不断挖掘与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笔者立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各个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综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主要让他们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要求他们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综合能力一般的学生,则需要他们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解决一些中等难度或略高的应用题;对于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需要他们自行做一些高难度的问题,并尝试做一些拔高题型,启发他们的思维,提升其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不会感觉课上所学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教学内容安排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学习,未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长此以往,会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难以获得提高,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赶不上教学进度,最终放弃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层,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开展教学,这样既能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能保证学习能力一般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到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数学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例如,在初中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立足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首先为学生出示一道算式题,并让学生思考这道题目中含有几种运算。这道题十分简单,这时,笔者会着重提问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着重提问综合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当然也要适当关注那些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到了知识应用阶段,着重提问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看他们能否以更好的思路解题。这样做不仅凸显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透彻了解各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发展性作业,提升他们的思维逻辑与创新能力;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较为全面的作业,让他们熟练掌握应用知识的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树立学习信心。

结  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应将分层教学模式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分层,这样既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而为学生接下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科学地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构建学生人人“学有所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陈碧禅.初中数学实现分层教学指导的有效方法[J].天津教育,2021(15):24-25.

作者简介:吴培生(1986.2-),男,福建泉州人,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考研的《线性代数》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