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的思考

2021-08-17梁水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地理分层

梁水吾

[摘   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可引入差异化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文章着重探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问题设置、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的差异化,以期推动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差异化教学;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90-02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成长与学习中存在的差异,一味地运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能够让这一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初中地理教师可依据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将学生划分为地理基础良好的A层次学生、地理基础一般的B层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三类,根据优势互补原则划分学习小组,推动各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提升教学的成效。

一、教学目标的差异化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围绕该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如此才能保障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依据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尽量调动起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基础有所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使所有学生均能通过学习得到相应发展。如在教学“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时,可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全体学生均能掌握我国不同季节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气候的各类因素。C层次学生应能够基本达到该教学目标;B层次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精准表达;A层次学生应能依据学到的知识,针对所在地区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差异化教学目标,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地理学习之中。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化

地理教学内容的确定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课程标准、地理课本、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执教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等,其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地理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完全可教授难度相对较大且具备探究价值的内容,以提高其学习能力。但是,对于基础一般、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需要合理地降低要求,让他们能够掌握基础教学内容即可。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呢?体现出不同的教学深度、难度以及广度至关重要。如在“地形地势特征”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行思考,假设要建设一座水电站,最合理的做法是建在第二阶梯位置还是建在第三阶梯位置,并且说出这样做的原因。这样能较好地锻炼这部分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而对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各自的主要地形是什么以及相关地形地势特征对于气候和交通等所造成的影响即可。

三、问题设置的差异化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检验学生对于所学地理知识的实际掌握状况,而学生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向教师说出自身在地理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能够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差异化教学理念,教师也需进行差异化问题设置,以提升教学的成效。如在教学“中国的地理差异”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状况的差异,实施差异化问题设置。对于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我国的地理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南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等简单的问题,学生只要翻开教材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其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地理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教师可提出诸如“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会干旱?这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你在学习完四大地理区域后能总结出探讨区域地理的方法吗?”此类具备较大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有助于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探究的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差异化问题设置,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实现学习能力的相应提升。

四、课后作业的差异化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需安排好课后作业。学生只有进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有些教师会布置大量习题让学生投入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量的不断积累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题海战术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因任务太过繁重,也会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依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差异,安排差异化课后作业,以便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努力之后圆满完成作业,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在教学完“降水和干湿地区”之后,教师可这样安排作业:C层次学生只要完成课后基础题即可,对于所学基本概念还要能理解、会背诵;B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题之后,还要做完提高题,以实现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A层次学生不仅要完成所有课后习题,还要完成教师为其布置的作业。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训练进一步巩固刚学到的知识,进而提升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的差异化

不少教师对于全体学生均采用完全一样的评价标准,即学生成绩的优劣决定一切。这样的评价方式会极大地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就更谈不上潜能激发了,这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谈不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尽管当前我国还是以考试形式为主来考查评价学生,但是教师不能为了提升學生的成绩而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而是应当注重教学的整体过程,立足课堂教学过程来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闪光点,并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差异化评价,以便让学生掌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所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进一步展现自身优势,改进不足之处,实现自身能力的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差异化教学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熟悉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要全面掌握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差异,这样才能依据学生的特点,在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学生所在层级,不断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姜筱敏.初中地理基于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4):26-27.

[2]  于锡军.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 (10):242.

[3]  杨聪颖.初中地理差异教学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 (1):15.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差异化教学初中地理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
解析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