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2021-08-17黄金月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黄金月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而中国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新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子,一步步地塑造与健全的学生人格,培养有文化自信、对祖国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9-0024-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一个国家要真正站起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最核心的是心灵独立、文化和精神家园独立。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一种客观的外在,又是一种主观的内在,她是一种内外俱在、主客同在的生命体。文化是有生命的整体,真正的文化是有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意志和生命的情怀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根本。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于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得以凝聚、得以提升、得以发展,永不衰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国家、民族来说是如此,对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个人持久发展的动力在于文化的滋养,有了文化的滋养,才会有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智慧,这样才会行稳致远。

中华民族要复兴,必然需要文化的振兴,一个民族要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未来属于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文化感知力的人才,属于能和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思想文化交流的人才,也属于对自身文化有着深刻了解的人才。青少年担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在学生心里牢牢打下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根基,培养具有中国文化根基和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特别强调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是教育工作的主线,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的和归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领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健康发展,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英语是基础学科,同样需要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师在课堂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形成我们中华民族的教养,打下人生的德行之根,自然而然地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这样学生才能有为国效力、奉献自己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有了文化认同,才会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因此道德之苗一定要把根扎在文化的土壤里,才能开出人生绚丽之花。

一、英语教学要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东方古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完成了伟大的飞跃,中国的崛起使世人眼前为之一亮。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正成为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英语不仅是重要的信息载体,而且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课程是基础课程,它肩负着中国文化输出和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英语这个工具,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的中国人能够更广泛地与世界交流,让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风采,纠正各种对中国的误读。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就是要在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质、涵养青少年法治素养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习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他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还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英语课堂也应该是实践德育最好的基地,课堂教学应该融入中华文化,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培养具有中国根基的青少年。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可用于文化渗透的素材

1.利用教材中体现家国情怀的内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我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国情怀体现在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以及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屬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处处体现着爱国爱家的情怀,例如七上“Lets  celebrate!”中提到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讲述相关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蕴含中国人“家”的概念及“合家团圆”的意识。七下“Home and neighbors”中提到梦想中的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大一统文化秉承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友爱、和善与中庸的处世之道。八下的“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这一单元提到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会奉献爱心,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让青少年认识与理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感。八上“Natural disasters”涉及由恶劣天气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祖国和人民遭遇灾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2.结合教材中的中国文学和艺术素材,进行传统审美教育

中国历经了春秋、戰国、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拥有丰富的诗词散文、小说戏剧、书法、绘画、雕塑等文化瑰宝,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当中的相关传统审美教育素材。例如,七下“A day at the Palace Museum”介绍故宫相关知识,包括故宫里的文物与重要宫殿;“Outdoor fun”介绍中国风筝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制作方法,涉及三位伟大的中国历史人物——墨子、鲁班和蔡伦。唐诗是中国诗史辉煌的篇章,课文“Pet”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押韵、重音和语调。八下“A good read”让学生了解中国四大名著以及文学知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九上“Art world”介绍戏剧、摄影、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艺术形式,包括阅读理解文章中提到中国作曲家谭盾把中国音乐带到世界舞台的故事。在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学及艺术传达了人们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表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将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学及艺术审美一点一点地渗透,从而不断塑造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利用教材中关于个人成长的内容,强化品德修养养成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重视人的发展与价值,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八下“Past and present”讲述了作者发现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所不同,现在的自己更自信、更勇敢。九上“Know yourself ”引导学生学会认清自己性格的优缺点,了解性格与职业有关,学会向榜样学习,学习榜样的努力奋斗精神;“Teenage problems”谈论青少年在学习、交友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学生需要有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The kidnapping”谈论在危险面前如何进行安全自救,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更重要的是树立法律观念,做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现代的英语课堂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的氛围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用故事讲中国文化,让学生感悟文化精髓,实现心灵的成长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道德文化,教师可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深厚的文化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心灵的成长。如在教学七上“Lets  celebrate!”时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笔者首先用微课的形式展示美好春光的画面,和学生一起玩古诗词游戏,大家吟诵出有关春天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着笔者介绍立春(the Beginning of Spring )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同时展示二十四个节气的英语表达方式。接着提到中国的春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海内外中国人在春节这个时候都会往一个方向——家奔去,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意识。再如八上“Natural disasters”讲述在1999年的台湾大地震中,作者被困在一座倒塌的建筑物下的亲身经历。笔者播放完地震视频后,引入地震话题,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笔者再创设故事情境。以“in fear”为例,笔者用动作演示浑身颤抖的样子,引导学生体会面临危险时心中充满无助和恐惧的感觉,然后呈现有关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20年印度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的抖音视频。此时,笔者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当我们的人民和国家遭受灾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告诉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采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中国文化,让艺术散发新的光芒

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变化,传统文化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新意,使传统文化找到新的呈现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教八上课文“A poem of the seasons”时,笔者请了四位学生分别代表四个季节,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配上背景音乐和优美的图片,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四季,让学生领略到春天的美丽、夏天的温暖、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纯洁。还让学生朗诵英文版《春晓》: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了解朗读的技巧,还能体会诗歌的魅力,提升审美的能力。在“A good read”的教学中,在学习完课文后,笔者让学生把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搬上舞台,让学生穿上戏服,扮演角色,用英文给大家解读国粹京剧的遗风余韵,演绎中国经典名著的精华。又如学习完中国作曲家谭盾把中国音乐带到世界舞台的故事,也有爱好音乐的学生用编钟创作公益歌曲,讲述了在自己热爱的西方摇滚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碰撞下的灵感和思考。

(四)让学生将道德修养、人文关怀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王阳明提到:“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在新时代,青少年应锐意进取,做时代的先锋。特别是男孩子,更需要阳光教育和榜样的力量,因为男孩子天生就爱冒险,有英雄情怀,他们更渴望做英雄,但是我们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英雄应该具备什么优秀的品质。九上阅读课文“Never give up”讲述的是全美职业篮球联盟中最矮的球星斯巴德·韦伯不气馁,奋力拼搏,最终成为NBA历史上有名的灌篮高手的成长历程,在他身上体现了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与精神。笔者还借此教育学生在人生路上不要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要有敢于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课后笔者让学生收集励志的中英对照版名人名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把它们制作成标语,张贴在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它们散发出中国文化的气息,成为校园里一道励志的风景线。再如八上“Do it yourself ”的教学,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怎样制作水果沙拉,课后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制作一份爱心水果沙拉,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会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优良美德,增强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又如学习了八下的“International charities”,当时学校正开展“洒下爱心,阳光圆梦”爱心义卖活动,笔者引导学生把闲置的东西通过义卖的形式变换成现金,直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学生懂得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做一个能温暖他人、关爱他人的人,这样才会令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有爱。

孔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2]  佚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9-09-29(3).

[3]  宋秋萍.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23):92.

[4]  郭喜荣.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1):51-52.

[5]  程晓堂,张祖春.学英语 讲中国故事[M].武 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

[6]  杨桂青.培养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现代人[N].中国教育报,2018-07-12(8).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