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构建

2021-08-11王芳

学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王芳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锻炼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且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在情感道德和价值观上也能有更好的发展,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自从新课改以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理念。因此,本文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概念,并通过分析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54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听的形式的一种拓展,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较为简单,主要是由教师统一布置课堂任务,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的小组之间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在小组内部每个学生都负责不同的环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创新,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带来活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

(一)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逐渐提高,一些后进生因为学习困难而逐渐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不能放弃对后进生的关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后进生也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后进生拓展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有利于激发后进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每个人都参与和表达,教师可以对后进生进行适度的鼓励,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

(二)丰富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向同伴学习,通过思维碰撞,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更关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同学之间的竞争,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由竞争转化为合作,这有利于促进班级团结,形成良好班风。

三、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点

(一)制定合理的分组标准

教师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组标准,使学生感受到分组学习的公平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讨论。一方面,教师应该缩小组别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一组都能通过讨论学习解决教师在课程中设置的问题,这是分组最重要的前提,即分组公平[2]。另一方面,每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应该保持个性化,只有不同的思维进行碰撞才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感受到分组学习与教师教授学习之间的差异性。另外,不同课题下的小组人数应该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如在研究一些较复杂的课题时,可以增加每个小组中的人数,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对一些简单的课题,教师可以安排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学习,以便于更好地维持课堂纪律。另外,无论是两人组还是四人组、六人组,教师都要安排一位组长来组织小组学习,避免组内无人管理,无人发言的情况出现。

(二)恰当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对于数学科目的学习来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用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区分,恰当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如针对一些概念性或理解性的问题,教师应当直接给予学生,以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困惑。而对于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特别是在讲解的习题存在一题多解情况时,教师应该使学生发挥探究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回顾知識点并将其灵活运用[3]。如在学习“概率”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两两分组,通过掷硬币和记录的方式来体会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正确定位教师的引导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引导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但是教师不能过分干预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以便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另外,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利用评价的模式,对后进生提出的具有创意型的思考方式进行表扬,以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应正确认识,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每一章节学完后,教师也会对这一章节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如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回顾反思章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复习过程。其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与指引者,重点让学生自己阐述,不足之处教师及时点拨强调即可。特别是在归纳总结中,后进可能对知识点的归纳不够完整,此时教师也要及时鼓励,真心称赞,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加强问题。首先,在教师安排好学习课题之后,学生应先进行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将自己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勤思考、善表达的能力培养。针对一些比较害羞但有能力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关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后进生不退缩、不逃避、勇于挑战的意识。其次,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和向他人学习的能力[4]。“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思维的碰撞,学生应当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灵感,改正自身思考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最后,在完成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后,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总结能力,将小组内部的讨论结果形成书面或文字性的材料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在整个合作过程完成后,学生养成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作文评改“五步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