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与刺络拔罐联合肩胛带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肢体功能的价值研究

2021-08-11陈海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肩胛肩周炎肩关节

陈海娟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针灸科,江苏南通 226300)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肩周炎病因,认为其与软组织退行性病变、滑膜炎、关节囊纤维化、肩急性挫伤、慢性致伤力等多种因素有关[1]。肩周炎具有自限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反复发作,临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方法,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恢复关节活动范围[2]。其中,肩胛带康复训练是肩周炎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系统训练,可以松解关节组织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但肩胛带康复训练起效缓慢,治疗周期较长,故常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以缩短肩周炎的康复时长[3]。中医将肩周炎称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对该病的研究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针灸和拔罐是中医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具有调和阴阳、疏经通络、扶正祛邪、祛湿散寒等功效[4]。基于此,选取我院2018 年4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肩胛带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和刺络拔罐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 例。试验组男19例,女21 例;年龄43~68 岁,平均年龄(52.94±7.62)岁;左肩肩周炎16 例,右肩肩周炎24 例;病程3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82±0.55)年。对照组男18 例,女22 例;年龄41~69 岁,平均年龄(53.37±8.01)岁;左肩肩周炎15 例,右肩肩周炎25 例;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1.76±0.59)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关节骨科学分册》(2009 年)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单侧病变,病程≥3 个月;近期未接受过肩周炎相关治疗;认知正常,可自主配合治疗及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骨关节疾病或可引起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的疾病;既往肩关节外伤史或手术史,遗留功能障碍;存在针灸或拔罐治疗禁忌证;重度骨质疏松;一般状况差,康复训练不耐受。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肩胛带康复训练,方案如下。(1)肌肉缓解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医师双手分别托住患侧肘部和肩胛骨,以肩胛骨为固定点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注意保持肩胛骨和盂肱关节的运动节律。(2)肌肉运动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医师固定患者患侧肩胛骨,指导其进行肩胛带顺时针、逆时针主动运动。(3)肌肉控制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医师一手固定患者患侧肢体,一手置于患侧肘部,使患侧手臂处于平伸状态,前屈肩关节,指导患者沿患侧纵轴推手并逐渐施力,使肘关节伸直。(4)上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动作,协调肩胛带与上肢运动。(5)其他:在患者耐受前提下,指导其进行手爬墙训练,即患侧手中指和食指交替从低到高尽量向上爬墙;拉毛巾训练,即双手一上一下置于身后跩毛巾两头做擦背动作;手臂绕颈训练,即两手分别从前向后、从后向前用力环绕颈部。康复以肩胛带肌肉训练和上肢协调运动为主,具体训练内容和强度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每次40 min,每日3 次,持续训练4 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和刺络拔罐。(1)温针灸:依据《针灸治疗学》和《腧穴国际化标准方案》,取患侧阿是穴、肩贞穴、外关穴、肩髃穴、手三里穴、肩前穴、曲池穴、臂臑穴。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0.3 mm ×40 mm 华佗牌无菌针灸针,以夹持法直刺进针,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取2 cm 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下端距离皮肤3 cm,点燃艾条施温灸,每次每穴灸2 壮,每日1 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 周。(2)刺络拔罐:取穴同温针灸,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刺血三棱针点刺腧穴,或在经脉上寻找青紫怒张的血络处行点刺手法,排出淤血,之后在点刺处拔火罐,约5 min 后起罐,每周1 次,持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两组肩关节静息疼痛与运动疼痛情况。静息疼痛于患者安静状态下,患肩自然放松时进行评价,运动疼痛于患者患肩做外展、前屈和外旋的过程中评价。疼痛依据有无及严重程度分为0~10 级,分别记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2)于治疗前后,采用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量表从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评分范围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5]。治疗后CM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0%为显效;治疗后CM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0%~79%为有效;治疗后CM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0%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如NRS 评分等,采用()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肩关节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静息与运动NR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静息与运动NR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静息与运动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R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CM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M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M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M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肩周炎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临床治疗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度、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为原则。肩胛带康复训练可以帮助减少肌肉痉挛和粘连,促进肩关节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肌张力,预防肌肉萎缩,从而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能力,是治疗肩周炎的重要方法,需要患者长期规范坚持[6]。

中医将肩周炎归属为“痹证”范畴,故又有肩痹之称。古典医籍《素问·痹论》将痹证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认为病因与风、湿、寒邪有关。《灵枢·贼风》篇指出,伤后恶血停聚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运行不畅,易受风寒湿邪侵犯,恶血与外邪互结发为痹证。《医宗金鉴》则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气虚、血虚以及兼风、兼痰等证候。现代中医总结古人经验,认为肩周炎的发生,与血气不足、闪挫劳伤、外感风湿寒邪有关,主要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虚,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筋骨衰颓;营卫虚弱,风雨露宿,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脉络拘急;外伤筋骨或过度劳累,经脉受损,瘀血内阻,经脉不通,日久筋脉失养,不通则痛,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为原则[7]。

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取患侧阿是、肩贞、外关、肩髃、肩前等穴位,发挥疏经通络、行气活血之效[8]。现代研究证实[9],在常规针灸基础上加用艾灸,借助艾叶燃烧的热力对腧穴进行持续的温热刺激,可以激发脏腑经络之正气,协调人体阴阳气血运行,活络通经、祛湿逐寒,从而发挥祛湿除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温经通络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肩周炎症状。刺络拔罐是以针刺穴位配合拔火罐进行疾病治疗的中医技术,属于绿色物理疗法,可以借助火罐的吸拔作用,祛风除湿,散寒行气,发汗解表,镇痛去痹、通利关节,另外针刺拔罐还具有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固本扶正之功效[10]。现代研究证实[11],通过点刺出血联合火罐拔吸,可以扩张血管和淋巴结,减少炎性物质渗出,加速红细胞往返,改善微循环瘀滞,从而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静息与运动状态下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有关文献结论一致[12],提示在肩胛带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和经络拔罐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改善肩周炎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情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温针灸、经络拔罐联合肩胛带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肩胛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