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

2021-08-10吴琛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绩效考核

吴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我国社会组织一项重要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完善和优化单位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在国家的大力发展之下,事业单位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对单位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协调组织发展和建设,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应用水平。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给我国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建设渠道。全面预算管理是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强化管理的核心工具和重要内容,各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可以对内部的业务运营和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的掌控,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这个管理过程中来,从而促进单位的提升效率效益和健康发展。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衡量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承担着一部分的社会责任,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也相当关注,要求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更好的实现组织职能,创造最优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现状

(一)预算组织层面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是一件非常大的系统工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事业单位将全部业务纳入到其中,全体人员须要参与整个预算管理过程。因此,对事业单位而言,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之前,必须要先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从目前事业单位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在预算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健全,整个管理流程流于形式化。一方面,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组织保障机制。目前事业单位在组织保障机制上还有待加强,没有全面梳理各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参与度和职能权限,对关键性的岗位缺乏明确权责制度规定,导致了事业单位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整体管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建设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建设,而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其他已经开始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单位的制度内容和体系,忽略了不同的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的差异,盲目的模仿不仅不能起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反而影响到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对单位的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二)预算编制层面

从目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来看,预算编制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预算编制的范围不全面,没有细化到单位的全部业务,仅仅是按照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公务经费等大类预算项目进行简单的划分,可能导致预算管控方面出现漏洞、死角。同时,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数据收集工作不充分,不全面,无法反映出事业单位业务的真实情况,也限制了预算编制的准确程度。其次,编制方法选择不合理,很多事业单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式都比较单一,基本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方式,即参照事业单位上一年度的实际预算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预算项目的金额进行简单的业务评估,并对预算金额做增量或者减量测算,最终形成当年的预算编制方案。这种编制方法,在业务稳定、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单位可以在一定期间内采用。但随着我國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对国家公共服务需求的提升,事业单位继续沿用增量预算法会导致预算编制与业务实际脱离。同时,增量预算导致以往年度的不合理支出合理化、常态化,容易造成预算松弛以及“突击花钱”等行为出现,很难达到事业单位想要的预算管理效果。最后,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许多关键性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和交流,预算编制结果和单位业务实际无法贴合,使得编制的预算可操作性大幅度降低。

(三)预算执行层面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单位整体的资源使用效率。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进度控制和预算调整存在较大问题。一方面,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缺乏刚性约束。在整体的预算管理上比较松散,对预算的执行流程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缺乏有效的执行力。比如,在项目开支问题上不够谨慎,没有严格按照预算进度执行,从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费用开支超出既定预算进度计划,导致了前期费用开支大,后期资金紧张,很多项目无法顺利的开展并及时交付。其次,对于预算调整有较大随意性,缺乏制度约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业务实际与预算编制时的预计存在较大的偏差,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但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调整时,并没有制定严格合规的制度流程作保障,导致项目预算追加较为随意,可能导致最终的支出金额超支情况严重。这些情况使得管理者无法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实现最优管理效益,不仅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率,也影响了整体的项目进度,不利于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的严格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在预算执行上的不够严谨,没有对预算资金的使用和调整进行严格的管理,导致现阶段预算管理的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四)预算监督考核层面

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前还处于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阶段,特别是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层面更是凸显管理的薄弱。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缺乏监督管理。单位任何管理条例的执行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位方面需要通过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来对整个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进行全程监控,保障执行效果。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阶段都没有健全的内部预算监督配套流程,导致了预算执行缺乏监督,执行效果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没有建立适当的绩效考核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涉及到全单位很多部门和人员,但是并非所有人员都会积极的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进程,使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完成预算任务,实现预算目标。基于此,很多事业单位因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资源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无法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绩效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