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8-10王兆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膀胱癌生存质量综合护理干预

王兆敏

摘  要:目的  体会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择取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3月~2020年6月内的9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遵从电脑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9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肛门首次排气等指标用时、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指标用时比较,观察组术后卧床、肛门首次排气等指标用时较短,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膀胱癌术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建议采纳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106-02

膀胱癌属于临床泌尿系统常见恶性病,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生人群,近年来在诸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发病率居高不下,已位居我国泌尿生殖肿瘤中第1位[1]。膀胱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首选措施,但患者术后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无形中延长了恢复速度。而诸多患者年龄大、身体机能低,因此术后恢复期间至关重要。研究证实,在泌尿外科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价值显著且推广价值较高[2]。为进一步体会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特择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3月~2020年6月内的9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展开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3月~2020年6月内的9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遵从电脑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52~79岁,均值(65.50±11.45)岁;病程范围1.5~16年,均值(8.75±4.37)年。观察组共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53~79岁,均值(65.48±10.85)岁;病程范围2~16年,均值(8.99±4.35)年。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此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审核,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经影像学技术确诊为膀胱癌;②血压、心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肝、肾功能异常;③出现呕血、黑便症状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术前完善摄像系统、电切器械等器械的准备,择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灌洗液使用0.9%氯化钠溶液,会阴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器械台上放置无菌电切镜,检查无误后连接导光纤维,调节亮度和电切功率。电切镜镜鞘润滑后,沿尿道方向缓慢置入电切镜,详细观察膀胱内情况,借助电切镜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检查切面无误后常规冲洗,缝合,包扎。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强化健康宣教的同時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 ①认知干预:严格以患者围术期实际情况为基准建立个人档案,完善术后实施针对性的认知干预,确保患者充分认识自身疾病,强化其自我护理意识;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②心理疏导:以患者心理特征为根据开展疏导,在日常护理中加强沟通,护理人员注意态度亲切、言语轻柔,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确保其在身心舒适状态下接受对症治疗,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③康复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腹式呼吸约4次/h。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后按摩腹部,双手并拢以脐部为主,逐渐向周围按摩,以顺时针为主,由轻到重,按摩时间控制在10~15 min/次。帮助患者开展肢体运动,抬高上肢并外展、伸直下肢并抬高,大腿逐渐向腹部屈曲,10遍/次,3次/d。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实施提肛训练,锻炼盆底肌肉从而减轻尿失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④并发症预防:便后为患者及时更换尿袋,温水清洗局部,禁止用消毒液,避免刺激皮肤。若患者出现水肿,可借助硫酸镁(50%)+纯甘油湿敷局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指标用时:主要对比术后卧床、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生活质量:于术后1个月进行观测,借助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进行评定,分值0~100分,分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借助t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用时情况比较

两组临床指标用时比较,观察组术后卧床、肛门首次排气等指标用时较短,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受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身体机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膀胱癌临床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研究发现,膀胱癌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不乏家族病史、吸烟史、滥用药物等诸多内外源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膀胱癌根治术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膀胱癌疾病的有效措施,而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方案,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发现,术后24 h内对膀胱癌患者开展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膀胱癌复发率,但灌注化疗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影响临床疗效的同时不利于预后[4]。而随着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指标用时的同时降低焦虑、抑郁评分:膀胱癌术后患者护理工作的核心目标即为“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更好恢复”,同时这也是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受护理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制约,传统护理工作过程中很难实现以上目标,导致护理差错次数发生较多,对护理质量、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5]。而综合护理干预对科室护理各项流程进行有效梳理,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开展分析,整合与优化原有护理模式,改善并提升护理质量。此研究结果示:两组临床指标用时比较,观察组术后卧床、肛门首次排气等指标用时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护理干预可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受诸多内外源因素的影响,膀胱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高,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备规范、高效性,在开展过程中强调以患者临床实际为出发点,结合护理人员实际经验,确保干预措施规范性和实用性,解决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改善预后。此研究结果示: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建议采纳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屠耀芬,裘丹英,王莉萍,等.FTS指导下机器人膀胱癌根治术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7):1067-1068,1078.

[2]王璐,戴付敏,王飞杰,等.分阶段回授法在膀胱癌全切泌尿造口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79-81.

[3]尤宁宁,初苗苗,尹丽达.延续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68-70.

[4]贾丽.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双侧腹壁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93-95.

[5]任胜杰.Roy-Neuman综合模式在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0,34(3):227-230,235.

猜你喜欢

膀胱癌生存质量综合护理干预
无痛血尿要想到膀胱癌
尿频尿急可能是膀胱癌
糖友小便带血,要警惕膀胱癌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