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06徐明洪

天津教育·下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维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

徐明洪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实施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利于提高课程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所以学科教师应该思考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思维;情境教学;知识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8-0030-02

【Abstract】Teacher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hould change their old teaching think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carrying out diversified knowledge explanation on the basis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carry out high standard knowledge explanation combined with pupils' cognition.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refore, subject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think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Knowledge explanation

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不单是进行理论层面的知识讲解,也需要结合生活实践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研究指出,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内在兴趣,也能引导班级学生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在提高知识掌握效率基础上推动后续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所以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通过情境教学法运用强化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一、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情境教学的价值分析

传统教学思维未能关注到小学生呈现出的主体性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限制班级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不能保障后续课堂教学的稳定开展。情境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具备多种价值,一是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逻辑的发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刻体验知识点,在提高班级学生判断能力基础上强化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在内容总结基础上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运用能力。二是提高班级学生的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情境教学可以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课程知识的状态,在情境营造基础上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这样可以在保障小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

情境教学法呈现出比较强的运用价值。基于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特点和全面发展需求,教师应该重视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并合理拓展空间,通过多媒体能打造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动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运用基础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可爱的动物”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和讲解思维,结合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小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分析动物在生存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结合生态平衡思想分析怎样保护可爱的动物。然后結合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知识的总结,在理论知识梳理基础上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与理解能动性,通过知识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在情境体验中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与情感态度体验,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答中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基于情境教学法具备的运用价值和特色,教师应该在理念革新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探索,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基础上强化他们的知识与情感体验。问题情境是教师应该关注到的一项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营造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和深度情感体验,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认知程度。所以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答中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以“安全记心中”课堂教学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内容和小学生认知情况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和情感体验,利于推动后续课堂教学的稳定开展。“安全的含义是什么?”“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安全规则?”“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应该如何规避或者是正确的处理?”“通过课程知识学习你们有着哪些知识与情感态度的收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程度,更好掌握课程知识与相关的安全知识。教师应该结合思考问题制定完整的知识框架,引导小学生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学习心得的交流,这样可以强化班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三)重视打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情感体验的能动性

教师应该认识到情境教学可以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课程知识的状态,在情境营造基础上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呈现出较强的课堂运用价值。所以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应该摒弃陈旧的授课思维与能力培养目标,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强化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情感体验程度,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和情感态度。因为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出班级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小学生对课程学习体现出的主体需求,也能在合作学习中加深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打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情感体验的能动性。

在讲解“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材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设计合作学习方案,在合理劃分小组基础上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立足合作学习推动情境教学的稳定开展。一是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历史与凝聚的文化认知;二是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对传统美德进行学习和有效传承的价值;三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怎样合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四是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课程教育的基本框架和凝聚的文化认知。教师应该在小学生合作交流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与情感态度的熏陶教育,结合多种教育资源给班级学生实施高水准的课程教育,在教材内容整合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在改变小学生被动探索课程知识状态基础上提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效果,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和学科能力培养。

三、结语

研究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重视在情境营造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这样可以提高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运用基础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认知情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答中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与情感体验。此外也应该重视打造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情感体验的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吴卫君.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的行动探究[J].知识文库,2020(17).

[2]马文倩.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5).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教学思维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