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老年痴呆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8-06丁奇
丁 奇
(个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 个旧 661000)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老年痴呆发病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我国的老年痴呆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吞咽困难是老年痴呆患者病程发展中的常见临床表现,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多器官衰竭[2]。目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多采用人工进食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鼻饲匀浆饮食和肠内营养混悬液。基于此,本研究从比较鼻饲匀浆饮食和肠内营养混悬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出发,以期为老年痴呆合并营养不良的治疗选择提供更多的循证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9例老年痴呆营养不良患者,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4例。纳入标准:(1)于我院治疗且符合老年痴呆诊断标准者[3];(2)年龄大于60周岁,存在营养不良、咀嚼吞咽困难,营养不良(判断标准为NRS2002营养筛查量表)[4];(3)MNA-SF评分<7分[5];(4)家属同意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因其他疾病致使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2)排除含有其他器官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等患者;(3)排除对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具有过敏反应或者不耐受的患者。对照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3.35±2.71)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8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5例;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4.42±2.83)岁,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7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伦理审批号:2016YN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对照组患者给予鼻饲匀浆饮食,对不同患者每天所需的不同热量进行计算和分析,鼻饲膳食提供匀浆饮食,包括米汤、谷类、蛋羹、肉汤、牛奶等,以上1 000 mL匀浆膳食含热量约为1 000.0 kcal能量,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约为2:3:5,输注方法:每4小时1次,起始量为50~100 mL,逐步增加至每次150~200 mL,经鼻饲管慢慢注入,根据患者的个人舒适度予以调整速度。每次注入匀浆前回抽胃内残余量并观察胃内容物颜色,如有异常立即汇报值班医生并及时处理,同时定时温开水冲管防止堵塞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2.2 观察组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方式(营养液购于美国雅培公司,每1 000 mL悬浮液含能量1 050.0 kcal,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约为1.5:3:5.5,输注间歇与对照组一致,第1天量从500 mL开始,如无不适反应(腹泻、腹痛、腹胀、返流等消化道不适),随后每天逐步增加一瓶500 mL的量直至患者个人全量30 mL/kg)[3]。同样每4 h喂食前回抽胃内残余量并观察胃内容物颜色,定时温开水冲管。两组观察期均为一个月。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入院时抽取外周静脉血3~5 mL,放入抗凝管待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其中有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BMI指数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其中包括腹泻、腹胀以及反流误吸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BMI指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s)
总蛋白水平/(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54 109.63±4.47 126.53±1.42 59.33±3.64 64.03±3.24对照组55 109.25±5.68 125.56±1.32 58.54±4.23 60.32±4.36 t 0.388 3.695 1.044 5.035 P 0.699 0.000 0.311 0.000组别 例数血红蛋白水平/(g·L-1)BMI/(kg·m2)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54 21.29±1.20 22.89±1.23对照组55 21.33±1.15 21.43±1.09 t 0.178 6.562 P 0.859 0.000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反流误吸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老年痴呆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重指数下降或者精神不振等,部分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水肿或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有研究者指出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死率以及预后与患者的营养治疗具有直接相关性[6]。
本文结果显示,与鼻饲匀浆相比,肠内营养混悬液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血清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BMI。可能与肠内营养液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同时能够和肠道进行有效的黏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胃肠道黏膜的再生能力相关,而悬浮液中的有效成分L-肉碱促进脂肪吸收,提高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提高机体对脂肪的利用率,同时L-肉碱还可减少老年痴呆患者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抵抗,故提高了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的生成量。与涂芊茜等[7]研究者认为肠内营养悬浊液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体重及白蛋白是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方式的结论一致。
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评估治疗的主要指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可能与肠内悬浮液为等渗液体,同时不含乳糖,一方面增加了患者胃肠道的适应性,同时其有效成分可促进肠道内生细菌生长、降低肠道pH抑制有害细菌增殖,从而维护了肠道种群的稳定性,减少了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最后肠内营养悬浮液还具有维护肠道免疫功能的生物学效应。初步说明了肠内营养可降低营养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具有相对安全性。上述结果与柴晓琨[8]、黄丙清[9]研究者对肠内营养混悬液治疗老年痴呆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109例老年痴呆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发现,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治疗方式来治疗老年痴呆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BMI指数水平,与此同时降低治疗期间腹痛、腹泻、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相对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