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火把节之夜》的分析、教学与演奏
2021-08-05王芳
王芳
摘 要:对一首新乐曲的学习,首先是为了达到完美演绎作品的目的。本文以《火把节之夜》为例,从曲式分析、教学与演奏三方面谈一谈为更好演绎所实施的具体操作,透视一部作品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
关键词:琵琶 火把节 曲式分析 教学 演奏
《火把节之夜》是一首创作乐曲,是吴俊生先生在1979年根据彝族“火把节”这一重大节日创作的。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天晚上,人们纷纷点起火把尽情歌舞,山寨成了火把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乐曲改变了琵琶的常规定弦,采用了连续四度的定弦,使空弦中没有了常规定弦的大二度,增加了四、五度音程的使用,增加了乐曲“和谐音程”的因素,使乐曲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色彩,慢速时更加清澈、寧静,而快速时乐曲的舞蹈性质更强,同时这样的定弦和彝族音乐的风格更加吻合。
乐曲转调频繁,音阶、和弦以及同一旋律的按音的位置也不断改变,同时指法也随之不断变换。
一、曲式分析
乐曲为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复三部曲式,第三部分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因此可称之为介于复三和倍复三之间的中间型曲式,其结构图示如下。
引子由两句构成,第一句1-4小节,以三、四弦空弦的四度为主要材料通过重复与音值的缩小构成;第二句5-11小节,旋律性更强,在通过一个模进达到一个高点音La之后逐步下行停在了主音上,这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前一句构成了平行两句体的结构形式。引子最后的两小节既是补充,又是对第一句的呼应,同时又具有连接的作用,引出下一个段落。
乐曲的第Ⅰ部分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非常方整,每四小节一句,歌唱性强,更多地体现为歌曲的结构特征。A段停在主音上;B段的第一句是对比句,特别是在音区上对比明显,富于表现力;最后一句a2再现时稍有变化,是一个动力再现。30小节的连接完成了转调过渡,由B羽转到了E羽,采用的是清角为宫的手法,也就是说这一小节的音符fa表象上看B羽的偏音清角,实际是E羽的宫音,这样的转调非常巧妙而且非常自然。31-47小节是换调变化反复,调性相当于主调的下属调;39小节是A、B两个段落之间的连接,完成了音区上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这一段所换的调刚好和后面的调性进行衔接,因此在调性上起到了预示和准备的作用。
第Ⅱ部分是全曲的核心部分,结构长大,本身就是一个复三部曲式。引子开始的4小节,可以说是导入部分,更多的魅力体现在节奏上,然后引出一句8小节悠扬起伏的旋律,最后的两小节是主音的延长,但节奏和导入部分相联系。
图示中的C、D段是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C段是平行的两句体乐段,第一句出现了很少使用的1/4拍,每一个音都得到强调,第二句和第一句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鱼咬尾”这样的旋法上,还有就是两句结尾音之间的属和主的呼应。D段情绪更加热烈,两个乐句之间仍然是“鱼咬尾”的旋法,只不过这次是第二句开始用了第一句后四小节的材料,联系更加紧密;D段的最后四小节旋律等同于C段的后四小节,因为重复的因素只占了最后一句的一半,因此是带有再现因素,而不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图示中的E、F段是复三部曲式的中间部分,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区转向低音区,3/4拍,E段仍然是平行的两句体乐段,第一句停在下属音上,很有新意,两句的结尾是下属和主的呼应,体现在落音的处理上构思非常缜密。F段的最大特点是转到了具有“大调”色彩的E宫调,色彩非常鲜明,更加明亮,构成了与前后鲜明的对比,在结构上仍然是平行的两句体乐段。
135-157小节是连接,调性转回E羽,是调性的再现,首先是8小节主音上节奏上的持续,逗留的性质,积蓄力量,接下来从143小节开始了一个节奏紧凑的音型,并在此音型上做了紧密的模进,直至推向了这一连接的最高音,并在最高音上持续,以此来推向了全曲的最高潮部分,也就是复三的曲式的再现部分。
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分D1是缩减的再现,调性回归到开始的B羽调,只再现了第一部分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的材料,但音区更高,并做了变奏的处理,变奏的处理采用的是旋律不变但节奏更加紧密的手法,在等时值音流的推动下将旋律镶嵌于其中,充分地表现了更加热烈的情绪。173小节开始的连接采用的是五声音阶的音调,不断向上推进,并在高音区形成音型的反复和模进,最后在最高音上戛然而止,很好地为下一句散板的出现做好了铺垫,形成了完美的结构连接,使散板乐句充分发挥了作用,从高音到低音一串分解和弦的快速走句将音乐引向了再现,前后一气呵成,连贯自如,完全体现出结构上的珠联璧合之势。
乐曲的第Ⅲ部分是再现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没用向第一部分那样进行换调反复,更重要的是不再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也就是说最后一句没有重复前面的内容,而是发展成了一个逐渐收束的具有结尾意义的乐句。
这个作品的整体结构是三部性,由于第Ⅰ部分和第Ⅲ部分都是二部的结构,而中间部分又是一个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因此是介于复三与倍复三之间的中间型曲式。也就是说如果这部作品的中间部分也是单二或单三的话,那这部作品就是复三部曲式;如果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复三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倍复三部曲式。而事实的这种情况正是得出中间型曲式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与演奏处理
对乐曲进行曲式结构的分析,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将分析的内容贯穿于其中,这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句逗停顿会有清晰的认识,这对于乐曲的或急或缓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乐曲的引子和第Ⅰ部分是慢板,引子部分在教学上需要让学生理解它的结构意义,是一种预备和预示,所以在演奏上要非常的从容和仔细,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里,特别是结束处两小节的泛音更要弹得干净准确,毫不犹豫,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引出主题的出现。
接下来的第Ⅰ部分,在演奏技术上要很好地把握,因此在教学上可以先让学生完成“摇指”练习曲的学习,只有这一技术过关了,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一部分。摇指的这段旋律要演奏的轻柔、富于歌唱性,这是一段极富浓郁彝族音色的慢板主题。30小节是连接,每个音要弹清楚,并提示学生渐强要做好,通过连接将力度推向中强的换调反复段落。另外要注意这里的转调,原来的定弦从四弦到一弦上四度排列为mi、la、re、sol,现在转调后空弦音发生了变化,变成了si、mi、la、re。换调反复时左手运用了“绰、注、打、擻”等技法,“绰”在这段里要演奏的柔和些,模仿巴乌吹奏的声音,舒展而柔美。右手长轮要保持平稳的气息,轮指的声音要饱满,按一拍两个轮来演奏为好。
乐曲的第Ⅱ部分,是快板部分,在教学上要求学生的左右手技术都要有坚实的基本功,确保演奏的流畅自如,必要时要和练习曲结合练习,达到提高能力和表演并重的双重目的。 引子开始的节奏一定演奏的特别稳健,到51小节演奏气息非常长的旋律时一气呵成,并且保证节奏的稳定性,特别是56小节附点节奏可以缓一点,但节奏必须准确。
演奏C、D段时,要注意随着音高的起伏要做一点强弱的变化,音的高低和强弱相互结合协调进行,例如69小节虽然没有渐强记号,但也要做渐强的处理,用以推出下一个乐句。这一段从轻快诙谐到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欢乐而跳跃,在演奏技巧上应该做到“绰音”奏得稍铿锵有力,“夹弹”以及“扫弦”的节奏型弹得轻巧活泼,不要太响太燥,反拍上的“扫”演奏的要突出一些。
E段情绪变为温柔优美地,每个音符行云流水般地流淌,开始的衬音段,演奏出来的声音应该是甜美而富有弹性,旋律要连贯,凡“打音”与“绰音”的运用,节奏可稍紧凑些。通常左指“打、绰”在前右手“弹衬音”在后,如果按谱面都是八分音符的话,“打、绰”就不清楚了。F段,情绪变为明朗地,再一次转调,空弦音从四弦到一弦分别为re、sol、do、fa。右手“双弹”指法要弹得肯定,三弦的空弦衬音要轻些,是一种情绪的暗示,为后面热烈的情绪埋下了伏笔。135小节开始是连接,又回到E羽调,注意对调性的明晰与把控。从143小节开始要有渐强的处理,通过渐强将模进的发展手法和作用充分显现,节奏型仍然保持,音的密度越来越大,一直推向153小节的高点音,在高点音上一定要保持集中的力度和高度的注意力,控制好音色,让泛音充分震动发出优美的轰鸣的和谐之声,为全曲的高潮做好充分的准备。
D1和之后的连接部分是乐曲的高潮部分,也是全曲第Ⅱ部分音乐的再现,乐曲又回到B羽调,也就是全曲的主调,为再现做好了调性上的准备。这一段要求学生反复慢练,同音要弹得非常清楚,不得含混。这段旋律运用了强烈的“夹扫”技法,描绘出狂欢的场面,注意“扫”的节奏的正反。从174小节开始是全曲再现前的连接部分,变为四三拍,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并在190小节停在强拍的长音上。第191小节是散板华彩乐句,节奏慢起渐快,为再现做准备,注意换把时按音要十分准确,且左手的每个音都要按实,发出饱满的声音,并且每个音之间气息不能断,要一气呵成。
193-212小节是第Ⅲ部分,是全曲的再现部分。“摇指”要演奏的柔和,“长挑轮”段要注意大指的伴奏音型与旋律的配合,最后渐慢轻收结束全曲,特别是最后的泛音要弹得清晰明确,切不可放松对音乐的控制,一定让最后的音符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后方可结束全曲。
结语
音乐的创作与分析紧密相联,而音乐作品的演奏也和分析密不可分。作为教师要想教好一首作品,要想让学生演奏好一首作品,必然从分析乐曲入手,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和表演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火把节之夜》为例,努力分析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以及其它音乐表现手段,总结教学及表演的点滴感悟,是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的一个例证。
参考文献:
[1]蔡瑾.器乐考级主要曲目及详解·琵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