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学理论设计类国际课程双向教学研究
2021-08-04高牧星
[摘 要]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各高校的国际合作课程面临较多问题。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国内外高校边界拓展、职能交叉和功能整合形成的竞争与协同,奠定了国际合作联合授课的组织基础。希望通过协同学理论基础,分析“传统文化创新设计”课程案例,提出在后疫情时代下的国际合作课程建设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拓展双向沟通边界,促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角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推进教学与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 协同理论;国际合作;互联网+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中外合作产品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YB201933);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外合作艺术设计教学双向模式探索(jgxm201921)
[作者简介] 高牧星(1985—),女(满族),山西太原人,博士,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中英合作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美术设计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1-26
一、研究背景
国际合作教学作为中国高校教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教育研究者关注。目前在各高校开展的跨国家、跨地域、跨文化的教学与课程合作中,由于受时间、空间以及教学经济成本影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相对共同性。2020年,受到全球范围疫情影响,我国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部分影响,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往来大幅减少或被迫暂停延后,国际化与国际合作课程面临更大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使用何种创新合作模式与方式加强院校之间的国际合作,如何与“互联网+”这一网络信息化课程发展并轨共谋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实践的课题。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国际合作艺术设计双向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策略,构建多方双向式艺术设计学习共同体,是高校打破时空界限,发展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有效性以及应对疫情的选择。
二、“协同教学”1+1>2效能优化
“协同教学”一般指由两名以上教师共同担当一组学生重要教学部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为支持式、互补式、平行式等。20世纪30年代美国杜威(John Dewey)研究提出互助性这一计划性教育形式,60至70年代德国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了协同学(Synergetics),其重要理论为“协同效应”即“1+1>2”,强调协调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大量的子系统在控制参量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下,使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功能并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1] (P123-124)。这一理论涉及内外部关系中的多种辩证矛盾关系,其中涵盖时间、空间、功能多个维度[2] (P8-20),具有广泛辩证的应用价值,随着发展被逐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20世纪曾两次掀起协同学研究热潮,分别为60与90年代。我国对协同学发展研究成果目前可见发表最早于1981年,张纪岳、郭治安等学者围绕早期成果进行了拓展与深化研究。
“协同”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的“自组织”状态下的协同,环境为系统提供的能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会从无序转而有序[3] (P74-164),这亦科学性地解释了课堂主体运行机制。从宏观上来看,高校作为创造与应用知识的机构,其所涵盖的组织、学术、文化等多方内容并不是单一线性叠加,而是多个内容相互作用所产生的“1+1>2”的非线性协同效应系统。从课程教学的微观层面来看,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同样涵盖了教学主体、培养方向、教学内容与方法、评价体系等多项内容所构成的协同效应子系统。协同学作为一种处理自组织的普适方法,通过给系统输入能量或物质使该系统变为开放系统才可实现一种有序状态,这时系统会呈现出一种新的性质,从微观混沌到宏观有序[4]。
国际合作课程旨在突破组织界限,中外两方共享优势资源,承担各自所规定的责任并相互配合。以反馈(Feedback)、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为核心,通过利用“互联网+”时代数据化、信息化形成新的教学形式与方式,促进“翻转课堂”教学角色定位转化,使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高校应发挥国际合作优势,进行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与文化建设,打破专业之间、学科之间、部门之间、院校之间以及国家文化之间的壁垒,改变线性、单一、静态的思维与管理制度模式,逐步建立非线性、多元、动态机制,充分利用内外条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并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生更多的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1.教学科研协同。加强师生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协同互补,相互促进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的整体提升。
2.多院校专业协同。建立多学科、多专业网状交叉结构,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校之间以及校政、校地、校企、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交流互鉴,为学生开拓视野、贴近前沿、加强实践、增强创新意识及优化知识结构提供坚实平台。
3.中外文化协同。开展跨国别、多文化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以及在社会工作环境中的多方能力。吸收国际创新力量与资源,推动合作培养与协同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
4.师生主客体协同。教学相长,教学主体应由教师转化为学生。在國际合作教学中,学生既是学习者,亦是本国文化与相关内容的传播者与传授者。
5.网络资源线上应用与线下实践协同。深入依托网络资源,打破空间藩篱,通过线上与线下双方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利用在线课程的交流途径,优化中外双方师生教学效率及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合作教学的紧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