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1-08-03王小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符合率螺旋腹部

王小飞

(东台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东台 224000)

对于急性胸腹部创伤(acute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ATAT)患者而言,早期阶段会出现明显的胸腹部疼痛感,但在具体的病症表现方面却无明显的特异性,因此,仅凭临床经验问诊显然无法满足此疾病的诊疗需要[1]。就ATAT患者来说,初期诊断难度大,因此必须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诊断方式。目前,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革新发展,诊断方式多种多样,且在诸多的疾病诊断中均彰显了突出价值[2]。借助影像学技术,ATAT患者的病情也能得到有效判断,尤其是在创伤程度、创伤面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信息呈现效果,因此在ATAT患者中开展影像学诊断的意义重大[3-4]。从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X射线诊断与多层螺旋CT诊断均为应用较为频繁的方式,但其诊断效果与价值却存在着一定差异。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以上两种诊断方式展开研究,并探寻其在ATAT患者中的价值所在。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急性胸腹部创伤(ATAT)患者30例。所有资料如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X线、CT诊断的指征需求;(2)患者知情研究事宜,同意参与;(3)患者认知清晰、无语言交流障碍。

排除标准:(1)精神、智力、认知障碍,无法交流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临床资料不全或缺失者。

1.3 方法

为减少诊断对比误差,两种诊断方式的工作者均选择同一批人员,结果分析判定人员也均相同,尽可能地降低人工带来的误差影响。

1.3.1 对照组 对照组以X线诊断。协助患者进入诊断室,选择X射线仪器(厂家: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X线诊断,诊断前调整电流、电压,保持200 mA的电流,55~58 kV的电压,然后对患者的胸腹部进行X线片拍摄,最后获得影片结果,并作疾病分析检查。

1.3.2 研究组 研究组以多层螺旋CT诊断。CT诊断无需空腹,仅需在检查前的6分钟饮用300 mL饮纯净水,扫描开始时再次喝250 mL的纯净水;检查时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然后使用多层螺旋CT(厂家: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扫描处理,扫描前同样调整电流、管电压、矩阵、厚层等参数,保持电流200~300 mA,管电压130 kV,矩阵512×512,厚层4 mm,全部调整完成后,即可展开胸腹部扫描工作;扫描顺序由上至下进行,由患者胸廓出发,一直向下延伸,直到盆腔口结束。最后的扫描结果则借助图像三维重建技术予以成像,对应的医师则依据结果进行判断和诊疗。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含皮下气肿、肩胛骨骨折、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锁骨骨折、膈肌损伤、肝脏损伤、胰脏损伤、脾脏损伤、肺挫伤、肾脏损伤、腹腔积液、肠系膜撕裂损伤等多种病理分型,具体分型结果参照一般资料(金标准),统计诊断方式与金标准的符合率。

(2)观察两组方式的结果成像质量。将其成像质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Ⅰ级质量最高,Ⅲ级最低。

级别划定标准如下:①Ⅰ级:成像画质清晰,血管能清晰显示,边界明显,未有阶梯状伪影与断层;②Ⅱ级:成像略清晰,血管大部分清晰,边界较为清楚,阶梯状伪影与断层显像不明显;③Ⅲ级:血管成像不清晰,阶梯伪影、断层情况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率(%),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研究组方式的各项病理分型项目的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n(%)]

2.2 两组方式的结果成像质量比较

研究组方式的结果成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方式的结果成像质量比较[n(%)]

3 讨论

ATAT患者主要指那些胸、腹腔等受到程度不一脏器损伤的患者,由于受损部多在脏器内,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5]。然而,临床在进行ATAT患者的相关治疗时,必须以病情的准确判断结果为依据,如此可实现对损伤程度的有效掌握,才会避免治疗不当或误诊的现象发生。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革新,对于影像学的应用次数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价值愈发凸显。而ATAT属于一种普遍的急诊病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至关重要[6]。临床诊断ATAT患者时,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方式进行,但不同技术诊断的准确性和诊断价值却还有待对比核实。

过去理念中,临床常常使用X线诊断ATAT,但该方式受制的因素较多,临床诊断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漏诊、误诊现象频频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7-8]。因此,在ATAT诊断中寻求更加科学、有效、准确的方式势在必行。而多层螺旋CT诊断属于X线的升华与革新,诊断准确率更高,且成像也更为清晰,有着更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也将多层螺旋CT的价值予以了证实,文中30例患者均将手术结果列为“金标准”,可见所有病型结果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出的皮下气肿、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脾脏损伤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P<0.05)。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扫描所呈现的影像质量也显著高于X线(P<0.05),CT质量多见Ⅰ级,而X线诊断则多见Ⅲ级、Ⅱ级。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层螺旋CT技术的研制是基于X线所进行的,性质、功能上均属于X线的改良与升华,扫描速度极快,工作效率也较高;另外,多层螺旋CT的探测感官器也十分独特,对扫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提升作用,并且其分辨率也非常之高,在扫描完成后即可实现结果的后处理,同时还可顺利进行三维成像,伪影出现频率低,成像更为清晰,利于诊断图像质量的保证,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效果。腹部损伤者若以X线诊断,往往无法准确显示其结果,因此若采用此方式诊断则还应予以进一步的检查核实,以免临床诊治受到干扰。但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时,仅简单的扫描检查和三维立体成像便可做到对病变部位的准确检测,病变部位成像清晰,脏器受损程度范围等均能有效观察,对临床诊治方案更具参考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言,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临床诊断的符合率高,且成像清晰、质量佳,利于临床诊疗参考,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符合率螺旋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旋风“螺旋丸”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