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研究
2021-08-02王丽萍曾祥龙
王丽萍 曾祥龙
摘 要:乡村振兴首先在于人才振兴,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基于社会学习和自我决定理論,文章从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层面出发构建农村就业决策过程模型,引入社会支持和就业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来解释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对就业意愿的具体影响路径。通过广东三所农业高校509份大学生问卷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社会支持、人际关系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认知能力与农村就业意愿则有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社会支持和认知能力在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就业意愿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和负向调节效应。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就业政策体系、优化高校课程、加强社会支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社会支持;就业能力;农村就业
一、引言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农村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创新创业类人才前往农村基层带动发展。农业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农科专业大学生的专业领域或学科方向与农业农村实践最为接近,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本。然而,囿于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即便在城市就业困难重重,不少农业高校大学生依然将城市作为第一就业选择。为引导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了系列大学生农村就业激励政策并落实相关保障措施,高校也大力开展引导大学生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宣传和动员工作[1],当前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状况向好但仍远未能满足需求。[2]因此,进一步探讨如何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政策内涵从转移农业富余转向优先发展农业,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不断完善中国“三农”发展思想,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建设。掣肘农村基层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人才匮乏,为引导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上到国家层面颁布的各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见,如出台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等大学生农村就业政策,下到地方依据国家意见制定的系列地方性人才引进、发展和保障政策,大学生农村就业激励和保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大学生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得到明显优化,为进一步吸引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提供支撑。然而,现有研究聚焦于农村就业客观影响因素或者农村就业现状方面的探讨,较少关注时下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变化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此外,基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层面的视角,探讨政策环境感知和大学生就业意愿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路径研究,尤为罕见。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环境与行为三者是相互决定的关系。大学生对农村就业政策环境的感知与其农村就业意愿,还会受到个体层面因素的影响。已有文献表明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个体层面因素有人力资本、家庭经济、文化与社会关系等[3][4],较少研究关注到个体心理层面因素。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外部动机的内化与激发个体行为的必备条件,是该行为动机能够满足个人的自主和能力这两个基本心理需求[5],即大学生感知到农村就业的各项政策、待遇前景等,会促使其产生农村就业的外部动机,而这些外部动机能否转化成为更能激发大学生就业行为的内部动机,还需要个体意识到其前往农村就业不会受到他人限制或控制(自主需求),并且自身能够胜任农村工作(能力需求)。社会支持指个体受到家人、好友等社会关系尊重、理解和支持(物质和精神)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社会支持感的大学生,意味着其就业决策过程中外在顾虑较少,其决策的自主需求更容易满足。已有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6][7]能力需求实质上是个体对“行为效果”的预期,与自我效能感相似[8],就业能力作为一种推动大学生获得理想工作并使其持续发展的能力,显然就业能力越强,个体的农村就业胜任感越强。鉴于此,本文在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农村就业意愿之间,引入社会支持和就业能力作为调节变量,试图实证验证变量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农业高校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与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就业环境一般指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有可以在劳动者就业行为上发挥作用的外部因素的总和[9],将影响因素限定在政策层面便是就业政策环境的概念。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指的是各级政府、高校等为引导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措施;广义的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则涵盖了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建设等与大学生到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发展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三农”发展政策成为促使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采取广义的概念,将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定义为既包括了各部门出台的直接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还包括了国家在推动“三农”发展方面所实施的积极政策。
已有研究证明,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投入不够、农村职业发展机会不多和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是影响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的最主要问题。[1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在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三农”政策支持的力度前所未有地增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将“三农”推上新的历史地位。有数据显示,2013-2019年,仅国家层面发布的支持农业农村建设政策数量高达813项[11],国家对“三农”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具体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政策上,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购买、编制倾斜、资金补贴等方式,多渠道开发农村基层就业岗位;实施大学生农村基层成长计划,搭建农村基层就业大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培训提升体系,实行导师制、“一对一”传帮带等培养方式。此外,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职称评审、待遇、后就业、升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政策优待。当前大学生农村就业激励和保障政策体系愈发完善,农村就业政策环境得到显著优化。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1: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促进作用。
(二)社会支持与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社会支持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个体主观价值及行为感观的热点变量。经过多年的理论发展,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支持的基本概念已经达成相对一致的观点:社会支持是客观真实存在或被主体能够感知到的,由社交网络、社会部门群体或其他重要人物等提供的功能性或表达性(情感性)的支持,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社会支持涉及人们学习、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为个体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增强个体自信心,使其产生归属感等。[12]
人的行为动机有内外之分,内部动机是个体行为的主观推动力,出于内部动机的行为能够使个体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满足。外部动机则是外部客观因素对个体行为的拉动力,个体为了额外的物质奖励而做出的行为便是出于外部动机的行为。与外部动机相比,内部动机更能激发个体行为,并且促进行为人的坚持和更好的绩效表现。[13]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外部动机所对应的行为若能满足个体自主、归属和能力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则外部动机会转化为内部动机。其中自主需求是指个体期望自身行为能够不受他人意志控制,表达的是一种自主组织行为的需要。由于我国此前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化发展,导致不少人对大学生返乡下乡就业存在认知偏差,农业高校大学生在考虑是否前往农村就业时,难免会顾虑到潜在的舆论压力与阻挠。拥有较高社会支持的农业高校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其受到来自社会关系成员的约束较少,其决策的过程与结果更能体现出个体自主性。此外,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在重大生涯决策时的心理资本,即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大学生,在就业决策时更加自信乐观,能够遵从内心和不怕困难。因此,当农业高校大学生感知到各方面农村就业政策环境较为适宜个体发展时,良好的社会支持能提升其前往农村就业的意愿。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2a:社会支持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促进作用;
H2b:社会支持在农村就业环境感知与农村就业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三)就业能力和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
1.就业能力内涵和维度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迄今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定義。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对就业能力概念进行界定:一是能力特质视角,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具有个人鲜明属性,能够帮助个体在就业时脱颖而出并在就业后保持职业竞争力的能力,或是个人对就业的理解力、择业的过往经历和成就等。二是通用视角(可迁移视角),即就业能力并非仅是特定劳动力市场或者特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而是在横向上与所有产业相关、纵向上与所有职业相关的能力,它是不同岗位、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取得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能力。三是多维度视角,即综合“能力特质”“可迁移”“劳动力市场关系”等视角。多维度视角除了囊括了个人本质属性、掌握的就业技巧、健康状况、可迁移能力、适应质量和就业灵活性等,还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由于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大学生个体对自身前往农村就业的主观把握,并未涉及具体行业和岗位,因此本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采用通用视角。
2.就业能力维度划分
由于不同研究者对就业能力内涵概念理解视角以及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学者们构建研究模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提出就业能力的维度要素呈现多样化,并且在具体研究中对模型维度或因子的命名和解释不尽相同。仅通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已有研究提出了结构模型有二维、三维、四维、五维等(如表1)。通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对于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种教育程度的人取得职业成功都非常重要,依据这一定义,显然可以参照郑晓明的做法将就业能力解构为智商和情商。[14]但智商和情商过于泛化,具体测量难度也较大。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因此要着眼于农村基层就业特性,相机寻找具有代表性或者概括性的能力类别。
农村基层就业具有鲜明的特性。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极为重视人际关系,熟人社会特征明显。因此,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人际关系能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工作环境条件较差,一般人员配置和岗位分工不够完善,从业人员往往需要身兼多职,农村基层岗位对个体的全面性要求较高,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另一关键条件。据此,Jackson提出的认知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二维就业能力模型符合农村基层就业的特征需求。梳理国内外学者在通用视角下提出的就业能力模型(表1),人际关系能力是高频词汇。认知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后天习得的就业能力(如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应用能力等)具有预测性,因此,基于农村基层就业特性,本研究参照Jackson的研究成果,用认知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来解释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农村基层就业能力。
3.就业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外在动机的内化还需满足个体的能力需求。能力需求指的是个体对其行为能够体现个人能力的需要。实质上,能力需求和自我效能感相类似,都是个体对“行为效果”的认知。若个体感知到行为过程能够充分展示个体才能,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预期结果,个体的行为动机往往会更加强烈。就业能力越强,个体越有把握获得合适的农村就业岗位,并且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就业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相较于城市工作环境,农村因人才匮乏以及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很多事情都需要大学生亲力亲为,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关键条件。认知能力作为大学生学习意识和成效的前因变量,对个体的实践或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农业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越强,其对农业基层就业岗位的自信心和胜任感越足,农业就业意愿也会越高。有实证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农村基层就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越强,其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就越强。[20]由此可以推断,农业高校大学生若认可农村基层就业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其认知能力越强,前往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越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3a:认知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促进作用;
H3b:认知能力在就业政策环境感知与就业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我国农村基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方面,农村基层熟人社会特征明显,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显然擅长沟通交流和人际关系维护的大学生,在农村就业中更具优势,人际关系能力成为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关键条件。因此,如果农业高校大学生被当前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所吸引,其人际关系能力越强,对农村就业的期望和自我效能感也就越足,相应的就业意愿也就越强。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H4a:人际关系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促进作用;
H4b:人际关系能力在就业政策环境感知与就业意愿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本文建立如下概念模型(图1):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源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期间对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仲恺”)、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广海”)三所广东农业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随机抽样发放收集数据,共计回收613份问卷,剔除掉选项答案一致或填写时间过短的问卷,最终获得509份有效数据,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83.0%。受访者中,男女生分别占比36.7%和63.3%;大二生占比26.3%,大三生占比37.3%,大四生占比36.3%;在专业类别上,农科类和非农科类分别占比63.1%和36.9%;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占比7.1%;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占比25.7%,在县及县以下乡地区的占比24.2%,在三四线城区的占比24.9%,在一二线城区的占比26.1%。有26.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前往农村基层就业,21.4%的受访者则明确表示不愿意,而有51.9%的受访者表示视情况而定,处于观望当中。
由于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不同高校(华农占比75.0%,仲恺占比14.1%,广海占比10.8%),样本的一致性有待探究。为此,本研究对三组样本分别进行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的变量为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绩点排名、家庭所在区域、家庭人际网络和家庭收入水平,结果显示除了来自华农和仲恺样本组中的性別、华农和广海样本组中的年级、仲恺和广海样本组中的专业和年级的P值小于0.05之外,其余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三组样本数据并无明显差异性,可以合并使用。
(二)变量测量
1.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结合前期访谈和阅读相关文献的成果,设置了4个测量项,分别为对国家倾斜农业发展的政策、政府为涉农发展人员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重视基层工作经历以及农村基层就业相关激励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
2.社会支持。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1],原量表共有10个条目,题型包括单选、多选、组合题等,不同选择给不同的分。总得分越高,意味着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越高。在应用该量表时,由于被试对象为在校生,因此对量表进行了部分修订,即将“同事”改为“同学”,“配偶”改为“恋人”。并依据前期预调研的反馈意见将原量表与题项6有些重合的题项7删掉,剩余9个测量项。
3.就业能力。借鉴了Jackson、冯娜娜等人的研究成果[22],设置了9道测量项,具体测量项和内容详见表2。
4.控制变量。包括外部人口特征变量、个体人力资本和家庭资本。人口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和专业,人力资本主要考察政治面貌和绩点排名;家庭资本主要考察家庭所在地、家庭人际网络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
(三)信度效度检验
采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进行信度分析。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总量表的α值为0.943,各变量α值均介于0.719~0.893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各变量的复合信度CR值都处于0.705~0.909之间,远大于临界值0.50,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证实。各测量项的因子负载均介于0.608~0.861之间,量表的收敛效度得到较好的验证。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实证检验。为规避多重共线性的干扰,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两者交互项进行中心化处理,再采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控制变量、处理后的自变量、调节变量及交互项逐次放入回归模型。
(一)社会支持、就业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
如表4所示,社会支持的回归系数为0.011,且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的意愿,假说H2a得到验证。社会支持是真实存在或个体能感知到的,由群体、社交网络或重要人物等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情感性)支持,是一种积极变量。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于个体就业心理资本、感恩、主观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性。[23][24]在“城乡差距”这一客观事实下,社会支持感强的大学生不仅前往农村就业受到的阻碍较少,自身也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会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而农村基层服务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因此社会支持能够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
就业能力不同维度对大学生就业意愿作用不一。认知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193,并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认知能力越强的农业高校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的意愿更低,H3a得到反向验证。人际关系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227,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农业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其前往农村就业意愿,H4a得到检验。可能的原因在于,受社会上存在的“农村基层办事靠关系”的社会观念影响[25],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相比于城市,人际关系能力在农村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人际关系能力不错的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会更强;而认知能力强的大学生,其学习能力、执行能力、适应能力等都会有较出色的表现,往往会有更高的个人追求,但囿于城乡二元差距的客观存在,农村基层难以满足其对自身未来的预期,因此其前往农村就业的意愿较低。
(二)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社会支持、就业能力和农村就业意愿
表5说明了农业高校大学生对农村就业政策环境的感知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和就业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模型2和3考察的是农村就业政策环境、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对其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系数为0.13,并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1得到检验。这意味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农村基层从业人员的各项激励保障政策能够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社会支持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0.013,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2b得到检验。社会支持不仅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并且能够显著正向调节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与大学生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社会支持在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模型2和4检验的是认知能力在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就业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交互项回归系数为-0.132,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H3b得到反向检验。高认知能力者,学习能力强,擅长制定合理目标和选择恰当的策略,在不同环境中均能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成绩,因而往往会对自身产生较高的期望,显然现阶段在城市发展更能满足其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模型2和5探究的是人际关系能力能否调节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与就业意愿的关系,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人际关系能力交互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4b得不到检验。尽管人际关系能力对农村就业意愿具有正向作用,但并未能调节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大学生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
模型中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值均小于1.463,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F统计量的P值都非常小,表明4个模型在整体上都是显著的,因此,上诉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立足农业高校大学生微观个体,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社会支持、就业能力——农村基层就业意愿”模型,并以农业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了509份数据,采用SPSS25.0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社会支持、人际关系能力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认知能力对农村就业意愿有显著反向作用,并且和社会支持分别反向调节、正向调节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和农村就业意愿的关系。
本文带来的启示在于:首先,农村就业政策环境感知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但影响效应并不强,因此需要在加大政策宣传的同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农村就业政策体系,构建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其次,尽管当前农村就业政策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但对就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在城市区域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可见,农业高校大学生前往农村基层就业的深层动因还是基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而非社会价值的实现。这提示了我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观念的塑造要齐头并进,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社会支持是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的关键因素。为此,应该联合社会各界构建大学生人文关怀体系,提升大学生社会支持;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就业舆论宣传与价值引领,抓住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契机,纠正目前社会所存在的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认知偏差,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支农强国”的氛围,倡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支持的地方去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观念,引领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历练成长、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代兴梅,张艳,刘彦博.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农科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9(12):105-107.
[2]门振生,宋菲,李俊龙.农科院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策略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1):38-41.
[3]高凯,任嘉庆,蒋承.基层就业期望与落实情况对比研究:以北京市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4(5):51-56.
[4]宋国恺,武天,李冬.家庭地位、人力资本与政策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5):71-78.
[5]左秀媛,杨春红.高校英语教师学术发表内部动机探究: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高教探索,2019(2):110-115.
[6]TAYLOR I M,LONSDALE C.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utonomy Support,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Subjective Vitality,and Effort in British and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10,32(5):655-673.
[7]罗雪峰,沐守宽.高中生感恩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基本心理需要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7,40(4):878-884.
[8]韩丽.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高校读者阅读意愿影响因素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 (14):22-28.
[9]于珊.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7.
[10]梁梅,熊孝梅.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若干问题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9(1):31-33.
[11]肖小虹,王婷婷,王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农业政策的演变轨迹:基于1949—2019年中国农业政策的量化分析[J].世界农业,2019(8):33-48.
[12]杨怀祥.试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87-89.
[13]苏倩倩.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阅读激励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9(1):31-35.
[1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15]马绍壮,朱益宏,张文红.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维度结构与测量[J].人口与经济,2012(4):34-42.
[16]金昕.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7-240.
[17]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18]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23-124.
[19]何昭红,吕兆华.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J].高教论坛,2012(11):123-126.
[20]王巧玉,李志红.在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2):994-999.
[21]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2):98-100.
[22]冯娜娜,连智华,龙堂展.经济新常态下青年就业力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2):14-19.
[23]宋佳萌,范會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8):1357-1370.
[24]何安明,惠秋平,刘华山.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50-153.
[25]马宝成.加强基层民主监督重塑乡村政治生态[J].国家治理,2018(11):33-43.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