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就业如何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2021-08-02杨帆比拉力·巴热
杨帆 比拉力·巴热
摘 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生产实习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手段,是对大学生单一理论学习的实践补充。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大学生生产实习教育教学制度落地生根,完善细化国家、学校、企业、学生等四主体责任内容,建立市场导向型生产实习实践基地并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对推动毕业生精准择业及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具有指向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生产实习 实践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下老百姓街头巷议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关注和重点促进的民生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0年12月,教育部、人力资源保障部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加强就业工作和保障改善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909万余,加之中职、初高中毕业不再升学学生,青年就业群体人数不断扩充,造成人才市场就业竞争白热化;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增长乏力,2020年突发世界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GDP虽逆势增长,但经济增速回落也连锁导致就业市场整体需求走弱,各行业纷纷缩减招聘计划,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形势愈发紧张;从人才培养角度看,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尚不能够完全匹配市场需求;同时,毕业生就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综合素质能力是否达标、个人观念与企业精神是否契合等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由此看来,通过国家政策引领,建设现代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疏通产学研合作模式堵点,积极在大学生中全面开展生产实习,加强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联合、校企合作以及基地共建,进而实现优良就业资源抢占,实现毕业生就业“软硬实力”双提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及可操作性。
1 着力加强大学生生产实习实践教育重要意义
1.1 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平台
生产实习是工程教育与企业生产及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大学生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训与管理,建立就业实习实践教育基地,拓展多重产业市场合作,立足多层次立体维度实习实践平台,让大学生由浅入深充分感知就业市场的需求,判断个人与人才市场需求契合度,精确锁准自我定位。企业作为学校的合作者,本身具有提供完善实习平台的现实属性,亦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平台的搭建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纽带作用,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前提供了宽阔的缓冲区。
1.2 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
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并维持工作的能力,包括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用技能,以及个人品格特征,如自我效能感、自信和自尊等。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一定程度造成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通过大学生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教学机会,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更能在工作中检验个人能力,对大学生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养成,社会意识强化,良性人格塑造等方面皆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1.3 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是加强校地合作深耕就业市场的妙药良方
在高校中加强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联合、校企合作以及基地共建,是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供需稳定的积极探索。积极加强高校同企业协同培养模式建设,不仅增加了毕业生实习岗位数量,丰富了生产实习内容,更能使大学生即时了解行业发展成果,使个人能力紧密衔接市场需求,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有助于促进深入合作与交流。各企业作为“人才消费者”和“成效检验者”,能够直观的了解每位实习生的表现,提升选才契合度。
2 着眼高校生产实习实践教育工作推进现实困境
2.1 国家政策措施亟待细化
社会各方对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都秉持包容与支持态度, 2006年国家人事部等几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都积极推动大学生实习工作[2],但多为导向性政策,未出台细化的激励性、保障性政策,对高校、企业及大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习的促进不足,还需加大支持力度。
2.2 学校管理考核仍需规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沃土,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绝大部分高校都将生产实习作为教学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就业指导服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实习课时安排、考察方式以及完成效果检验等方面,依然偏重理论学习与指导。个别高校在针对生产实习开展过程以及效果考核方面管理不严,未能推动大型实习基地共建,难以对实习过程进行督导以保证实习效果,使得生产实习课程流于形式,削弱了其应有的作用与效果。
2.3 企业权责义务还需明晰
部分企业对接收大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与日常工作表现较谨慎,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提供岗位不一定与实习者专业及个人就业目标相一致。在实习期间,实习生人身、财产安全如何保障,对公司现有正常工作秩序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出于责任认定及生产成本的考虑也会降低企业合作积极性。小型单位招收有限,而能够提供生产实习基地的大型企业屈指可数,这也为大学生顺利进行生产实习造成限制。
2.4 个人主观能动性尚需调动
绝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就业季前夕,对参加生产实习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关注和期望都很高,因此参加生产实习较为积极主动。然而,在正式开展实习工作后,难免出现实习目标不清晰、期待过高、实习期间自我约束不严甚至弄虚作假等情况。而屡见报端的实习单位“盘剥克扣”涉世未深实习生的新闻,也使得一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3 着手发挥大学生生产实习实践教育积极作用
3.1 顶层助推,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法律体系建设
政策制度是规范、促进、发展、落实工作的基石。在提升就业质量上,应以提升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保证理论教学前提下,兼顾实习实践教学,完善教育教学模式。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大学生生产实习规范,对学校开展实习实践教学进行督导,明确指标体系,考核开展效果;出台企业接受大学生生产实习管理办法,对乐于承担社会义务的企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如专项资金扶持、人才扶持和社会服务扶持等。同时,要考虑到大学生实习人数众多,企业雇佣管理自由的特点,加强大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权益的保障,规范实习生、学校与雇佣企业三者间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法律责任。
3.2 全程管理,切实加强特色型生产实习实践教育效果
高校肩负人才培养重要任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与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相结合,还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在开展生产实习教育教学时,要结合当前经济發展新业态和新常态,把准市场脉络和发展方向,同时在培养中还要加强全程管理全时督促,因材施教,体现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及个人特色。
首先,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促进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政策宣传,组织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举办讲座、沙龙,分享就业创业经验体会,帮助毕业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
其次,加强推进校地联合、校企合作以及基地共建。高校应积极加深同各行业代表性企业联系,积极推进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在工作中,应积极调动二级学院力量和积极性,研判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脉络,积极对接对口单位,长期合作,建立信任,保障实习岗位需求的同时,开拓就业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增加对实习生的吸引力。
再次,建立实习实践教育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改进单一结果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记录与评价。引入过程管理评价机制,在集体生产实习实践中,安排企业工程师及专任教师作为“生产导师”讲授实习实践技能,安排学生工作干部作为“实习导师”全程组织管理,由生产导师评定技能掌握情况,由实习导师记录实习综合表现,全面客观记录评价。
只有加强大学生生产实习教育教学管理,保障实习岗位特色鲜明,增加实习岗位吸引力、含金量,才能激发大学生实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上来,学习了解掌握实际应用中的各项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择业砝码。
3.3 选贤与能,积极挂牌扩大企业影响力
企业对接纳大学生实习应持开放态度。接收大学实习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业声誉及知名度都有较大帮助。企业同高校建立生产实习合作关系,选拔优秀实习生参与到企业急需岗位,既锻炼实习生实际工作能力,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在招聘实习生过程中,也间接地为企业起到宣传作用,为下一步校园正式招聘工作开展做好了铺垫;企业通过对实习生培养与工作观察,能够真实全面了解实习生技术特点和性格特点,重点培养同企业文化契合度高的实习生为后备人才,缩短企业人才培养的周期,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也应积极同高校联系,反馈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为后续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能力提供参考。
3.4 内外兼修,树立理性实习观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课程学习,了解新形势下积极参与生产实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找到自身不足。以就业创业个人目标实现为导向,将理性实习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基层就业、艰苦岗位就业、创新创业意识,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将个人提升就业能力需求作为参与生产实习的驱动力,在实习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同实际生产相结合,查找自身薄弱环节并积极完善提高,最终实现个人就业能力提升;个人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了解与生产实习法律法规相关条款,清楚实习时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在实习过程中,牢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人身或财产侵害。
参考文献:
[1] 胡勇,冯力,贾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之初探[J].高教学刊,2021(04):126-129.
[2] 邱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及其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