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

2021-07-29李东泉

教育界·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绘本阅读

李东泉

【摘要】为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发挥绘本在促进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语言能力提升及智力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绘本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文章紧密结合邕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提出了浅见。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紧密结合邕津小学的实践,依托部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着力构建主题关联和难度适宜的绘本阅读体系,落实利用绘本阅读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行动,为相关实践操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一、邕津小学学生学习阅读现状

邕津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较为复杂,办学条件与城市和农村不同,学生家庭条件存在差异。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阅读的功利化特征较为明显,缺乏阅读广度与阅读材料选择力,在阅读中缺乏系统计划与执行力,在阅读量与阅读时间上也往往不足,尤其是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指导较为缺乏。

对于家长而言,家长容易对学生阅读的认识产生错位,亲子阅读具有较强的形式化特征,在亲子观念上较为淡薄,加上一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在阅读指导中经常有心无力。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精力有限,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时缺乏目的和计划,对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也不足,在学生阅读素质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方面处于空白地带,培养能力有限。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在图书馆建设方面滞后,在课程设置上忽视阅读素养培养,所开展的阅读交流活动次数较少,家校沟通严重缺乏。

二、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的流程分析

(一)初读感受

初读,学生首先对绘本的封面进行阅读,通过观察发现封面中的语文,再通过阅读、练习、思考、提问来获取相关信息。封面往往包含该书的重要信息。有的绘本利用文本页面作为封面,提示文本中的相关线索,让学生通过挖掘封面信息,基于好奇心与阅读期望来阅读文本,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在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先让学生观察封面,考验学生的眼力和理解力,考查学生能否从简单图画中挖掘蕴藏的丰富信息,找到蕴含的深层语言。当学生观察封面之后,让学生将发现的信息提炼出来。很多学生往往基于画面表面来描述,关注主人翁贝琳达的形态特点、动作和笑容,感受主人翁陶醉、自信等心理,从而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绘本的剧情,猜故事的内容,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创造质疑假设的空间,在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敢想、敢说、会想、会说。在这本绘本中,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前面的三页,为学生示范之后,引导学生在听读中提升专注度,加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认知,后续内容则由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仔细观察后进行思考。经过上述过程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发现和分析,对整个绘本的内容有个初步认识。

(二)再读深化

初读是建立在感性经验上,再读则是引发思考与疑问。在初读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发现、思考与表达。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独立表达的机会。教师要采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与讲课风格,以抑扬顿挫的声调、表情投入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和丰富的语料,让学生内心感悟油然而生,有效地激发表现欲望。

三、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中的应用

(一)通过绘本阅读丰富看图说话内涵

看图说话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认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图说话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复述与续写的方式开展说话训练。

第一,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复述是把听到和看到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来表达。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开始复述单幅图,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中包含的事物,掌握看图说话的技巧,之后进行多图训练、组图训练以及简单描述,增加情节猜测和连贯表达等环节。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绘本故事时,能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成长与进步,增强表达的信心,消除畏难情绪。低年级学生往往喜欢听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在听的过程中,能有效感受话语魅力与吸引力,激发说话的欲望。复述故事就是常见的方法。

在复述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故事主要情节。教师在讲读故事的过程中,应注意节奏变化,且结合故事内容适当调整和优化。比如在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抓住贝琳达心情经历从低落向喜悦的转变,掌握其变化原因,也就是故事线索,就能条理清晰地进行复述。

其次,结合观察顺序来复述。比如,按时间顺序来复述,如在绘本《好饿的小蛇》中,从第一天到第六天,小蛇每天发现的有哪些?按人物顺序来复述,如在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小鼹鼠先后问了哪些动物?而在绘本《借尾巴》中,小壁虎依次向谁借了尾巴?等等。教师给学生推荐的绘本要具有情节简单和便于记忆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故事流畅而又完整地讲出来。

再次,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能将前后语句的关系体现出来,起到过渡作用,有的时候还会是整个故事的主题和线索,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绘本《生气汤》中,根据“在校”“放学后”“回到家”等关键词来复述故事。

最后,邊说边演。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活泼好动,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将绘本内容表达出来。比如对于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将其编成舞台剧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而对绘本《大脚丫跳芭蕾》,由喜欢跳芭蕾舞的学生来讲解,既能展示芭蕾舞姿,又能感受跳舞不易。总之,通过丰富的活动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通过续编绘本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阅读绘本,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续编绘本。很多绘本的结尾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较大。续编绘本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绘本《漏》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结尾续编。再如在《好饿的小蛇》中,由于故事没有情节显示,学生编出多个小蛇很饿的理由,从而通过续编来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通过阅读绘本丰富读图写话内涵

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绘本中的语言来进行趣味仿写。模仿是学生习得语言的主要方法。比如一年级学生模仿绘本中的好词好句,通过积累词汇,逐渐组织句子。到了二年级,随着识字量与词汇量的积累,学生能掌握更多的模仿要领,通过模仿片段来写作,做到准确表达和流利写作。具体而言,就是学生在绘本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根据语气、句式、修辞等方式来进行模拟和仿写,做到内容协调、句子统一、修辞相同、词数量基本相等。仿写中,仿句与被仿句切勿雷同,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确保修辞恰当,除明显共用词语之外,仿句用词不能与被仿句重复,预防出现语意雷同的情况。

比如在绘本《棒棒天使》中有很多反义词,在学习反义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事物,再将其反义词写出来。而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可以学习有关量词,同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结合亲身经历和生活实践,找到与绘本的关联点,合理地选择模仿对象,彰显特色,促进学生读图写话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绘本阅读丰富改图创话内涵

一是在给图画配文字时。教师在绘本教学中采取主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相同或类似主题的绘本,通过比较与延伸后,强化学生对绘本主题的理解,学会自我表达。比如以“母爱”为主题的绘本有《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学生在阅读完绘本之后,沉浸在母爱的熏陶中。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妈妈有哪些爱,让学生通过口头或者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当学生写出来之后,展示妈妈各种母爱的图片,学生就能根据图画来配文字,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同时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在给文字配图画时。将绘本阅读中简短的语句写出来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字内容的阅读来配图。比如在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有一句:“贝琳达很难过,难过了好久好久。”让学生根据文字来配图。在配图的过程中,就能结合所画的作品来感受和分析对绘本的阅读理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多个方面对绘本阅读过程不断丰富,创新绘本阅读形式,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张金鑫.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教学中语言表達能力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王蕊.以绘本阅读为依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J].世界教育研究,2018(01).

张彩霞.浅析绘本阅读在培养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6):158-159.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绘本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方式探讨
警惕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消极完美主义”倾向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研究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