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07-29何玲洁

教育界·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问题分析低年级

何玲洁

【摘要】低年级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存在“理解模糊,数学语言不准确;缺少锻炼机会,数学语言不会说;缺乏语言转化意识,数学解题困难”等问题。对此,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语言;问题分析;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不够完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弱,抽象思维能力也尚未成熟。小学数学语言作为低年级学生使用专业用语的开端,是加工传承数学思想的工具,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伴随着数学的成长而形成。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培养数学语言的重要时期。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生活,没有使用专业数学语言的经验,因此在使用数学语言时会出现各种问题。

(一)理解模糊,数学语言不准确

小学的语言教育应从生活经验出发,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引导学生的语言活动。低年级学生刚步入学校,开始正规的学校生活,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语言表达。如果教师没有正确进行指导,学生就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和算理,就会在学习数学中面临困难。

例如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让学生计算“24+12”。学生会说:“先算个位上4+2=6,再算十位上2+1=3。”这是不准确的表达,准确地说,应该是“十位上,2个十加1个十,得3个十,所以3要写在十位上”。出现这种不能准确说数学的现象,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没有理解算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二)缺少锻炼机会,数学语言不会说

低段学生年龄小,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适应流畅、快速的阅读自然显得有点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上就会产生差距,一些学生抢着说,一些学生不会说。不会说的学生害怕说错被同学们嘲笑,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恶性循环,导致表达能力越来越差。此外,一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实施“一言堂”,导致学生一味地听教师讲课,没有表达的机会。

例如二年级教学“认识方向”这一课前,学生对于“顺时针旋转”这一说法没有认知基础,而教师在教授这节新课时,并没有给学生说的机会,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会用“顺时针旋转”来表达。还有一些教师总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让优秀生代替全班,而学困生不会组织数学语言,不会将数学信息完整地叙述出来。长此以往,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缺少运用数学语言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

(三)缺乏语言转化意识,数学解题困难

不同的数学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全部学生都能理解不同形式的问题。学生遇到不能理解的数学题目时,就要将其转化为能够理解的语言形式,即实现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8页有一张表格,从表中可以读出以下数学信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篮球原有24个,卖出4个,求还剩多少个?跳绳原有68根,卖出60根,求还剩多少根?”把图示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学生更容易理解题意。如果学生语言转化能力差,很容易将表格中的题意理解为“求一共多少个”。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的培养策略

(一)榜样示范,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

教师教学,首先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教师的语言可以适当儿童化,使用小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的数学语言,在学生增长数学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心灵。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引导起着重要作用。”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力,数学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规范数学语言,通过榜样示范,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范。学生经过长期的熏陶与模仿,能够准确表达数学题意,说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例如在笔算加减法法则中,教师和学生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错误:“笔算加减法要数位对齐。”这里的数学语言就不准确,“数位对齐”,难道个位和十位也能对齐?准确来说,应该是“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对齐。同样,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如“45+30”时,教师在学生明确算理后,提供语言示范,给出正确表述口算计算过程的语言模式:先算40+30=70,再算70+5=75,所以45+30=75。不断重复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模仿教师的语言,互相表述计算过程,在讲清楚“45+30”算理的基础上,再理解“45+8”。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用词要精准,逻辑性也要很强,条理更要清晰。

(二)创设情境,给予有条理说数学的机会

1.营造轻松氛围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低年级学生胆子小,刚进入小学难免心理紧张,有的怕说错被同学嘲笑,不敢发言。教师要有意识地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敢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心情愉悦与畏惧害怕的学习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活动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结合。

2.交流中巩固语言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交流方式。没有教師在场,小朋友间的交流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小朋友都有发表观点的机会,也能听别人说;既有面向小组同学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又有面向全部同学交流的机会。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是最方便的一种课堂交流方式。特别是在新授课时,教师讲完一类新知后让同桌间交流。同桌之间为了得到好的表现,会相互鼓励,共同努力组织好自己的语言。

(3)师生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也在师生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有一位学生只画了两个点,认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8厘米。而其他同学都笑话他的想法。这时教师前来引导:“我们要谢谢他,这位同学给我们发明了这两个点,而这两个点用数学语言表述叫作‘端点,如果我们把他的创作用在大家的作品上,就是今天要学的数学内容‘线段。”就这样,在师生的沟通中不断产生新知,碰撞出语言的火花。

(三)阅读指导,建立良好的语言体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闲暇时阅读教材,学生不但可以学习正确表述数学观点的语言,而且能从字词间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低年级教材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用语言来表达。

例如教学“34+16”,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仔细阅读,通过阅读来理解操作方法,并说一说用小棒先摆什么(将10根小棒先捆成一捆,先算4+6)。用计数器时提问:“用计数器时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拿掉?”(因为10个一是1个十)进一步提问:“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竖式,有必要让学生阅读材料,帮助他们准确记忆和理解。通过阅读,学生会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述进位加法的过程,从而逐步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讲题前要让学生先读题,在读中理解题意,体会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校、家庭需要共同努力。教师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愉悦的氛围,给予学生有条理地说数学的机会;加强指导训练,提高数学语言语义转化能力,并通過指导阅读来建立语言体系。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对其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研究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语言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吴有昌.数学语言障碍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02(02):68-70.

(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丁尔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张奠宙.数学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刘云章.数学符号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

李士绮.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5.

徐钢良.用数学语言探寻数学王国的奥秘——对培养小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认识与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3):3-7.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问题分析低年级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