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多元路径分析
——基于fsQCA方法的分析

2021-07-29胡敏华臧春凤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参与率组态

胡敏华,臧春凤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2015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一项是希望在2015至2030年实现两性之间的性别平等[1]. 然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底发布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2],两性在教育、卫生、家庭和政治领域的平等虽然取得了或多或少的进展,但在经济领域却不容乐观,预计至少需要257年才能消除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而2018年度报告却预计仅需要202年就可消除,这表明性别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显然,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真正实现两性平等任重而道远.

《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主要是针对全球所做出的系统预测. 但从国家层面来看,各国所取得的进展是完全不一致的,如北欧的瑞典、挪威、丹麦等,性别收入差距基本都低于甚至远低于10%,而亚洲的以色列、韩国、日本等,性别收入差距则超过20%,其中韩国的指标甚至高达34.6%[2]. 那么,为什么各国所取得的进展差距如此之大?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前因条件组合又是什么?哪些前因条件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选取43个国家2019年的截面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实现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1 文献综述

1.1 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性别收入差距(Gender Wage Gap)问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最早注意到的[2],特指女性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低于男性劳动力的现象. 现有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男女人力资本差异、性别职业隔离和性别歧视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1.1.1 男女人力资本差异人力资本理论[3]强调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受教育水平、在职培训、健康水平和工作经验等方面都可纳入人力资本范畴[4],男女在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Blau和Kahn[5]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美国性别收入差距的缩小可由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来解释. 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随着男女两性在人力资本的持平,甚至出现男性的受教育程度低于女性的状况,但性别收入差距并没有随之而缩小直至消失,男女在收入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6-7]. 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对性别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质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力资本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或许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将会有更多尚未被观察到的因素用于解释性别收入差距.

1.1.2 性别职业隔离性别职业隔离由美国著名学者Gross[8]在1968年首次提出,主要指男女劳动者分布在不同的行业、职业或职位之间,可分为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 水平隔离是指男性和女性分布在不同行业或职业[9],比如女性多聚集于教育和服务行业,而男性则多聚集于建筑和制造业. 根据补偿性工资差异理论,在竞争性市场中,想要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灵活的工作时间等条件,就要放弃高昂的收入回报[10-11]. 显然,建筑和制造业的工作条件相比于教育和服务业要恶劣. 因此,相比于在教育和服务业的女性,聚集在建筑和制造业的男性收入水平更高. 垂直隔离则主要指相同职业中男女在不同职位层级上的分布[12]. 比如,男性多为管理者,女性多是生产工人,这一现象被称为“天花板效应”,女性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升职为企业高管,即使晋升,也难以获得与男性等同的薪酬待遇. 性别职业隔离是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共同作用的结果,性别收入差距的15%~50%可以由其解释[13-14].

1.1.3 性别歧视引入性别歧视解释性别收入差距始于贝克尔(1957). 随后,学者们将除了男女人力资本差异和性别职业隔离无法解释的性别收入差距部分归结为性别歧视所致. 一般而言,职场中性别歧视具体表现为:女性被雇佣机会低于男性[15];女性晋升机会低于男性;以及男女同工不同酬等. 特别是生育后的女性,受到的歧视更为严重,雇主一般会根据对母亲的群体性认知对女性个体进行判断,认为她们生产效率低下,无法专心工作等,从而倾向于雇佣男性或给女性较低工资,这被称之为统计性歧视(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16]. 另一种为品味歧视(taste discrimination),指因顾客不愿意接受女性雇员提供的服务或雇员不愿意与女性同事共同工作,雇主会考虑将更优越的工作机会和更丰厚的收入给男性[17]. 存在统计性歧视的雇主,一般会提供给女性与女性整体平均生产力等价的平均薪酬水平,而存在品味歧视的雇主,提供给女性的平均薪酬要低于甚至远低于其真实的生产力水平[18]. 可见,品味歧视会造成更大的性别收入差距.

1.2 性别收入差距的跨国分析

以往多数研究是在一国范围内探讨两性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跨国分析的较少. 对性别收入差距跨国分析的需求催生了新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不同国家制度和文化规范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 此外,还涉及其他一些因素,主要包括:

1.2.1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随着男女人力资本差异、职业隔离的解释力备受质疑,学者们开始进行性别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溯源性分析,研究发现几千年前农耕社会孕育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现代社会仍有影响[19]. 存在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国家或地区认为,女性应该专注于照顾家庭、操持家务,男性承担家庭经济责任. 男女在教育方面存在不平等,故隐藏在教育不平等背后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可能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根源,该结论也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检验. 如Judge和Livingston[20]利用美国青年追踪调查数据(NLSY)发现,女性收入会受到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负面影响,但男性则相反;此外,Stickney和Konrad[21]对28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女性的低收入现象与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相关,这一结论也为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提供了普适性证据.

1.2.2 就业保护为了促进女性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和实现两性在经济领域的平等,部分国家从制度层面着手,根据国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避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不公平对待. 国家制定同工同酬、不得因怀孕生育辞退女性等相关法律,旨在保障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收入和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 另外,女性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为了能让女性平衡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一些国家提出公共带薪育儿假,甚至提出让父亲休育儿假,将家庭照料责任分摊到男女双方,女性不再一人面对琐碎的家务劳动,但就业保护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还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宗教和传统惯例的影响,为了维护宗教的公众地位,就业保护法律可能会受到抵制[22].

1.2.3 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伴随着农业和制造业转移向服务业的现象,农业和制造业通常比服务业需要更多的体力或肌肉,更多的是体力密集型任务,男性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服务业更多的是智力密集型任务,女性则具有相对优势[23],向服务业的转变提高了对智力密集型任务的回报,从而有利于增长女性工资,缩小男女收入差距.

1.2.4 劳动参与率性别差距一个国家两性之间劳动参与率差距越大,说明女性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家务劳动、照料子女等无偿劳动中,依赖于配偶的劳动收入[24],这不利于女性的收入获得和收入增长.

综上可知,关于性别收入差距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至今历经了70多年的探讨,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细致且深入,也证实了某些因素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和相对的解释程度,但研究要素不同组合对性别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稍显不足.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为进行这类研究提供了机会,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研究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就业保护、经济发展水平和两性劳动参与率差距4个前因条件对性别收入差距的组态效应,探讨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多元路径,为有针对性地消除不同国家的性别收入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拉金(Ragin)于1987年提出的,从根本上克服了定性分析只研究个案不具有普适性和定量分析对个案研究不充分的不足,该方法以案例研究为导向,即可用于样本量在10或15以下的小规模案例研究,也可用于样本量在10或15与50之间的中等规模案例研究,还可用于案例数在100以上的大样本案例研究[25-26],旨在通过对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前因条件组合与结果变量的关系[25].

从整体视角出发的QCA方法以集合论和布尔代数运算为基础,探讨引致特定结果发生的前因条件组合[26],包括三种技术,一是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变量要求取值是0或1的二元变量;一是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mvQCA),变量取值可取0、1、2等离散数字,是多元的;最后是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要求连续变量,原始数据在经过校准之后,处于0至1之间[27]. 该方法与本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吻合,加上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连续的,因此选择使用fsQCA方法进行研究.

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计算性别收入差距的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库(ILOSTAT),经济发展水平和两性劳动参与率差距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Open Data),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和就业保护数据来源于OECD的Social Institutions and Gender Index(SIGI)数据库.

文章以201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排除未完整披露相关数据的国家,最终获得阿尔巴尼亚、阿根廷、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黑、博茨瓦纳、巴西、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芬兰、德国、洪都拉斯、印尼、日本、约旦、朝鲜、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毛里求斯、墨西哥、蒙古、缅甸、挪威、巴拿马、秘鲁、菲律宾、巴拉圭、俄罗斯、塞尔维亚、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瑞典、泰国、英国、乌克兰、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津巴布韦43个国家的完整数据.

2.3 变量测量与校准

2.3.1 变量测量文章的结果变量是性别收入差距,条件变量为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就业保护、两性劳动参与率差距和经济发展水平,测量标准为:

性别收入差距 可通过小时收入、周收入、月收入和年收入计算得到,根据ILOSTAT披露的数据和为了尽可能有更多国家,本研究以平均月收入计算,具体为:

值越大表示两性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值小于等于零表示不存在性别收入差距(1)值小于零表示男性的收入低于女性,本文重点考虑男性收入高于女性的情况,不予重点关注..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 认为女性在外工作挣钱是不能接受的人口比例,再乘以100得到. 值越大表示传统性别角色观念越重,反之越轻.

就业保护 如果国家有保障工作场所男女平等的法律框架,父母可以享受育儿假,并有保护女性在怀孕和产假或育儿假期间权利的法律,同时宗教和传统习俗或惯例不歧视妇女从事某些职业、选择一种职业和注册企业的法律权利,赋值为1;但有证据表明,宗教或传统习俗或惯例歧视女性从事某些职业、选择某一职业或注册企业的法律权利,赋值为0.75;有保障男女工作场所平等的法律框架,父母可以享受育儿假,且有保护女性在怀孕和产假或育儿假期间权利的法律,但不适用于所有女性群体,赋值为0.5;有保障男女工作场所平等的法律框架,但父母不能享受育儿假且没有保护女性在怀孕和产假或育儿假期间权利的法律,赋值为0.25;没有保证工作场所男女平等的法律框架,赋值为0.

劳动参与率性别差距 指的是女性劳动参与率低于男性,以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除以男性劳动力参与率,再乘以100得到.

经济发展水平 以人均GDP(美元)衡量.

2.3.2 变量校准采用fsQCA方法进行研究时,首先利用fsQCA3.0软件的Calibrate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校准,将原始数据转换为集合变量值,探讨要素集合对结果变量的作用. 以理论和实际知识为基础进行校准是最理想的,但也可以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值作为校准的定性锚点[28],故本文将样本数据的90%分位值、50%分位值和10%分位值设置为校准的完全隶属点、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点. 对于就业保护,采用Ragin[25]提出的直接校准法进行校准,以1为完全隶属点、0.5为交叉点,0为完全不隶属点. 各变量的校准锚点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校准锚点

3 实证分析

表2 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单要素必要性分析

3.1 单要素必要性分析

运用fsQCA方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进行单要素必要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导致结果发生而必须存在的条件,标准是前因条件的一致性分数要大于等于0.9[29]. 借助fsQCA3.0软件中的Necessary Conditions程序,得到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单要素必要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所有前因条件的一致性分数都小于0.7,未通过必要性检验,说明这些前因条件对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解释力有限,还需要进一步对前因条件进行组态分析,以探讨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多元路径.

3.2 组态分析

本研究包括43个国家,根据李永发的研究[27],在中小规模样本的案例研究中,fsQCA中“删除与编码”操作的实例频数阈值原则上应采用默认阈值1,一致率也采用默认值0.8,进行标准化分析之后,得出复杂解、中间解和简约解三种解. 由于中间解在普适性和启示性上要优于复杂解和简约解[30]. 故多数学者选择报告中间解,再结合简约解确定组态的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核心条件同时出现在简约解和中间解中,边缘条件只在中间解中出现. 按照本规则,研究得出了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4条组态,如表3所示.

表3 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组态分析

利用fsQCA方法进行分析时,有两个重要指标需要关注:一是一致性,表示条件组态所对应的路径导致特定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值越大,可能性越大;二是覆盖度,表示通过某条路径导致特定结果发生的案例比例. fsQCA对一致性的值有要求,常用标准要求组态的一致性大于等于0.8,最低也要大于等于0.75. 本研究各组态的一致性大于0.82,解的一致性大于0.75,达到了一致性的最低标准,解的覆盖度为0.545455,说明这4条组态解释了近54%的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原因.

从表3可知,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四种条件组态可以归纳为就业保护主导型路径(包括条件组态1、2和3)和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主导型路径(包括条件组态4),下文将分别探讨两类路径.

3.2.1 就业保护主导型路径

条件组态1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就业保护 符合该条件组态的国家有墨西哥、南非、斯洛伐克、巴拉圭和萨尔瓦多. 这表明无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两性劳动参与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在传统性别角色观念较强,认为女性不应该外出工作,应在家照顾子女、抚养老人的国家中,如果提供强有力的就业保护,完善工作场所男女平等的法律框架,将有效消除男女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

条件组态2 就业保护*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参与率性别差距 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需要在男女人力资本的培养中投入更多资金,让女性在承担较轻的教育成本情况下,有机会接触到更高更好的教育,这样进入劳动力市场后也有足够的资本与男性竞争. 同时,还要提高对女性的就业保护,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消除工作场所中雇主、员工和顾客对女性雇员的性别歧视,给予女性同等的升职机会和收入水平.

条件组态3 就业保护*~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参与率性别差距 该条件组态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国家,在两性劳动参与率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注意到就业保护的重要性,将能有效消除性别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较少,女性接受教育的开支更多的是由家庭承担. 此时,家庭可能会让女性留在家中承担无偿劳动,造成男女劳动参与率的差别. 而如果国家提供就业保护,女性在察觉到有法律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可能会主动进入劳动力市场,走出家庭. 这不仅有利于消除性别收入差距,还有利于国家发展.

3.2.2 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主导型路径

条件组态4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就业保护*~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参与率性别差距 该条件组态表明,在不存在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国家中,即使没有完善的法律框架保障工作场所的男女平等,但国民的意识、传统习俗或惯例承认男女之间的平等地位,鼓励女性多参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有偿工作,并给予与男性等同的收入. 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国家,除了通过就业保护措施消除性别收入差距外,还可通过消除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来实现,代表国家有波黑和阿尔巴尼亚,该条件组态能够解释约29%的消除性别收入差距案例,其中约16%仅能被这个条件组态解释.

由以上分析可知,消除性别收入差距需要多种条件变量组合在一起,依靠某一单独变量无法直接消除性别收入差距,在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多元路径中,就业保护和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不同于性别收入差距研究以往使用的方法,引入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43个不同地区的国家为样本,从以往研究中识别出4个前因条件变量,探讨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多元路径,最终得到了以下结论:

第一,重点提升对女性的就业保护,可以被看作是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之一.

第二,在保护工作场所男女平等法律不完善的条件下,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促进两性平等观念的普及,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也是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

相关政策启示在于,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北欧等国家的做法,完善工作场所男女平等等相关政策法律,特别要重视对已育女性的就业保护,让女性休育儿假的同时,让男性也参与其中,加入到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国家在孩童教育阶段就要加强对男女平等观念的教育,促进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改变.

由于数据的缺失,无法获得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完整数据,研究样本只包括了小部分国家. 因此,随着未来数据的完善和进步,可以纳入更多进行研究,以提升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按不同地理区域分别进行组态分析,探讨不同地区的国家消除性别收入差距路径的区别(如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区别). 其次,本研究只收集了2019年的数据,样本年份较少,无法反映各国消除性别收入差距的路径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未来可以纳入更多年份的数据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参与率组态
浅谈力控ForceControl V7.2组态软件在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自尊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研究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Rh XIII—Cd XVI 离子4s24p3—4s4p4 能级与跃迁的理论计算*
组态软件技术现状与发展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