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价值及运用实践
2021-07-28张发洁
张发洁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规范化地运用微视频,适应教学改革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微视频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数学;融合價值;应用实践
一、微视频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价值概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微视频技术整合运用,为学生讲述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展开自我学习,为后续课程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对学生自身发展来说,通过微视频内容有助于获取更多知识点,能运用自身掌握的方法学习更多知识点。此类方法的运用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束缚。为广大教师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提供更多参考意见,让学生能基于自身学习现状展开教学。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中更注重对学生各项知识进行灌输,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知识点掌握不规范是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当前通过微视频进行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基于微视频平台运用,强化师生群体有效沟通、交流,教师能对学生的各项疑问及时回答,便于提高教学质量[1]。
二、微视频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实践路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生心智能力、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教学中涉及较多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中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诸多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为了优化此类教学现状,教师可以整合微视频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形象地获取各项知识。通过微视频将教学中诸多事物的形象化构建过程向学生展示,为学生积极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在更轻松、
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掌握重点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比如,在“小学除法”教学中,要保障学生掌握相对简单的除法运算,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进行培育。从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比如,视频展示:一根绳子全长是20米,将其剪成十二根跳绳,其中平均每根跳绳是多少米呢?在微课视频制作中融入更多生动且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计算方式,获取更多新知识。
(二)基于微视频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有诸多重难点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整合微视频为学生分析、讲述各项重难点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要注重运用微课展开教学,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划分,制作成微视频。在微视频中要注重做好细致化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控教学重难点。之后再将不同重难点知识进行拼接组合,有助于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学习内容。比如,在小学数学“可能性”的教学中,此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事件的不确定性、确定性。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到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相关。在教学中单方面通过教师理论讲述难以促使学生有效理解,教师要注重对微视频进行制作。在教学中引入相关问题,视频中展示出一个空盒子,在里面装入五个白色的棋子,那么从中随机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呢?让学生运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进行描述,学生通过微视频观看,能在掌握本章节概念基础上进行回答,有助于强化学习理解。
(三)正确处理“教授”与“发现”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不断改革,在教学目标中认识到数学学习不只是处理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之间的关系,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积累更多活动经验。在教学中要注重处理好发现和教授之间的关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既要讲述新课,又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注重用微视频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视频展示概念方面的知识,便于强化学生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自行观察、实验,积累更多学习经验。通过微视频展示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是较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要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合理应用,全面提升教学成效[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融入微视频有助于提升教学改革成效,便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改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奋东.微视频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价值及运用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20(6):26.
[2]叶玉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