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生语言实践 提升语文学习效益

2021-07-28常琳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3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小学语文

常琳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实践应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获得,运用语言更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迁移训练。重点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课文《画森林》为例开展课例研究,以加强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学习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实践;学习效益

一、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就是凭借这个例子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仅仅只进行到理解这一水平上。基于此,就更应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通过对学生进行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深入文本,浸润在字里行间,品味、感悟、鉴赏、领略文本的情感美和语言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便在濡染中得以培养、积淀与提升,能有力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架起语言积累与运用之间的桥梁,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提高,从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效益。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以“加强学生语言实践,提升语文学习效益”为课题,以《画森林》这篇课文为例开展课例研究。

《画森林》是一篇非常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是儿童喜爱的阅读材料。结合新课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词句训练;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读中表达情感,抓住关键词句体验人物感情,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

(一)学情分析

这篇非常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了以下内容:一位画家为了画出一座“真正森林”而努力,可是画家所画的森林却不断枯死,在小精灵的提醒下,画家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画面,也丰富着对“真正的森林”的认识。文章中的人物情感丰富,富于变化,人物语言生动,受到孩子的喜爱。而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发展语言的好时期,他们接受语言快,但是将学到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并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及时地帮扶。

(二)方案设计

设计理念:结合文本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体验人物感情;同时注重补白,引导学生读中学写,鼓励孩子多元解读文本,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

《画森林》一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1.检查字词读音,回顾课文内容。首先,教师通过PPT呈现《画森林》一文中的易错词语和一组描写画家心情变化的词语,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字词的读音,同时提问“这些词语都是写谁的呢”,引出故事的主角——画家。接着,教师以读代讲,与学生合作读书,将学过的第1~3自然段串联起来,回顾前课所学。最后设置悬念,激发探究兴趣:“画家画完后就出去了,回来一看,画上的树叶都枯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2.品读感悟、圈画关键词句,重点学习第6、7自然段。首先学生默读,用不同的符号勾画相关句子:用“=”勾画描写画家做法的句子,用“  ”和“﹏”分别勾画画家与小精灵的对话。根据勾画句子的特点,教师将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用朗读感悟的方法,学习人物对话;用读中学写的方式,补白课文,学习描写画家做法的句子,感受画家作品之美。

其次学习人物对话。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词语内涵、感受画家的心情;同时通过个别读、小组读、比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最后是读中学写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画家做法的句子,文中的句子描写较为抽象,此时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具体描写”的方法,采用补白的方式,将画家的作品做具体描述,感受作品之美。

这部分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要着力凸显。

3.学法指导,学习第6~10自然段。后面的第6~10自然段与第6、7自然段结构相似,因此进行学法指导,由扶到放,指导学生运用上文的办法继续学习。

4.升华主题,拓展延伸。学完全文后,启发思考:为什么画上了小鸟、青蛙、蛇、癞蛤蟆,树木就不再枯死了呢?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联系实际,运用资料来讨论交流,预设学生会围绕“食物链”“生态平衡”等主题做感性的描述。此时教师相机提炼主题——生态平衡,并结合课文做生动、易懂的阐述。最后落实拓展延伸“森林里还会有什么?”打开学生思维,引导运用前面“具体描写”的方法,做进一步描写。

5.学习生字,了解重点字的演变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生字。其次,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生字:笔、死、显,识记以上生字。再次,引导观察比较,同为上下结构的生字,各部件的大小有何差异。最后,了解重点字的演變过程,让学生感受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及其形体美,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三)课堂观察的重点与工具

在这次课例研讨中,使用听评课观察量表,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进行观察,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成情况。从学生层面,从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上倾听、课堂互动三个方面进行观察、量化;从教师层面,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提问等方面去观察。最后汇总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反思。

三、重点阐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第一轮课堂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紧张,课文内容多,篇幅长,教材处理不够灵活,对重点和难点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学习效益没有达到预期。教学设计必须力求精练,在语言实践中去突破重难点,另外,教学的部分环节需要进行调整:

1.在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中,教师应该有一个指导,出示能够衔接的提示语,教给学生如何有序地进行概述,同时也是在指导他们如何去说重点内容,用这样的形式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让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流于形式。

2.在学习第二课时的内容时,有默读的要求,也有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内容的要求,但是每个部分的提问都是画家和小精灵分别说了什么,画家又是怎么做的,相同的问题反复出现,整个教学的过程显得很单调,凸显不出课文的重点。如果采用帮扶放的方法,逐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勾画、感受、揣摩人物的语言,然后再归纳课文的整条线,画家心情的变化,到底什么样才叫森林,这样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会更加深入地进行文本的学习与探究。

3.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效果不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提出让学生读出感情,但是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学生没有感悟的过程;第二是朗读的指导没有体现出层次性,读的目的不明确。在朗读指导方面要进行重要的调整:可以扩展读,读出课文重要的部分;可以去掉提示语读,体会人物不同的感情;可以老师带领读,感受重点词语的含义;还可以穿插读,在语言实践中读中悟、悟中读。总之,就是每一次的读,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达到一个目标,这样才能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

4.在第一轮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个文字填空的设计,就是把画家所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这个语言文字训练点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没有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提示和指导,让设计的初衷偏离轨道,反而没有达到要学生比较什么样的句子更具体的目的。

5.最后的一个环节是要体现出这篇文章的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难点,因为这个词语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深奥了一点,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老师是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直接推出、强行灌输的方式学生能记住多少可想而知。

到第二轮的教学实践,前期的问题都进行了调整,教学方式也进行了改变,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最突出的就是朗读的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读起来效果与第一轮完全不同,而且能抓住体现人物情感的关键词语进行朗读,语言文字的训练就落到了实处。此外,在整篇课文的教学结构上进行调整后,层次显得清晰,加入不同读的方式的穿插,课文学起来比第一轮有趣了很多,重难点的体现也比较明显,可以说通过课例的研究、修改,课堂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检讨教学成效

这次的课例研究,通过走好“实践—反思—研讨—实践”的过程,有了以下四点收获:

1.对于二年级的阅读教学来说,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紧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学习的能力水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感悟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因此,老师要重视方法的指导,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多样化学习的资源。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中心问题带领学生在文本中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揣摩、品味、感悟寻找课文的精髓,从而有所收获。同时,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閱读能力。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法,以读代讲,进一步使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和心理体验,也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增加生成语言和积累语言的机会。

3.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知识规律的挖掘上花费过多时间,就会挤掉运用语言实践的时间。语文教学始终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实践,不能偏离这个轨道,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益。

4.语文教学应尊重文本本身的特色,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是语文的生命力所在。同时,语文教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通过行之有效的语言实践练习加以运用,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由“内化”转化为“外化”。因此,教学中精心设计语言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点。

总之,二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加强语言实践,把积累的语言转化为读写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朱则瑞.以“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小学语文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用好“留白”,扎实语言实践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