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2021-07-28马新平
马新平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情感的应用比较简单,一般用肢体语言或者简单的口语表达。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研究一下,常常为了这个事物谁先来而争论不休。教师对学生的好奇心要有一个合适的引导,让他们从小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探究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去与人交流。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低年级;语文
孩子从一出生就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陌生的环境,没有过多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一般用躲、后退等形式表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要采用积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做游戏的方法让他们熟悉学校环境。作为初次接触的语文老师就是他们在学校里的第一个认可的老师。
一、语文老师一般是学生的班主任
作为语文老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长眼中的宝贝,在开始的时候语文教师应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的情境图或者有趣的动画,这些熟悉的情景图和动画,会让他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学习。语文老师如果展现出和学生一样的动作,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
二、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情感任务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没有自主判断的能力,对自己错误的行为或者不好的习惯认识不到。作为语文老师,承担着引导学生情感态度的任务,如在争夺的过程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推搡别的孩子,从来不考虑后果。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常常会遇到,甚至会对老师的劝解无动于衷。作为语文老师,处理这样的事方法很多,让学生看相关动画,让他们自己评价。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互相讨论一下,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感悟了,在生活学习中慢慢改变。有的小学生不会自我保护,当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老师和家长也就不能知道孩子哪里受到伤害。所以语文老师还要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讲述事件的经过。
三、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会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室里教师擦黑板,他们也会尝试着去做。语文教师承担着情感教育任务。很多老师都深有感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老师的依赖不亚于对父母的依赖。教师对学生合理的表扬、奖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们总是希望老师和自己多说说话,鼓励自己。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会上升一个高度。
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离不开与家庭的合作、交流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事进行交流,让老师加强对学生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家里是小霸王,在学校里是乖学生,他们从小就有双重性格,如果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不及时,这样学生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不好的。教师和家长沟通之后,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对学生进行长期教育。在家里、在学校里家长和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改变自己两面的情感。
五、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情绪变化特别快,前一刻还在嬉笑,下一刻立马变脸,情绪不稳定。也就是前一秒我们还是朋友,下一秒我们就互不打扰,一般语文老师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再去引导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教育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和别的同学分享,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在学校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学生,是他们的陪伴者,也是开启小学生情感教育的启蒙老师。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开启学生思想的金钥匙,语文课本中的好多小朋友都是我们身边的人,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参照。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提高他们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小学语文老师在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时候,还要教给他们哪些是善意的语句,哪些是表达自己不满情绪的语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在教师干预、引导的情况下,好多学生都能主动远离不利于自己的事物,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春光.城市化中的“撤并村庄”与行政社会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13(3).
[2]刘志宏.提高闽南方言区拼音教学的有效途径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0(67).
[3]李平.对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J].文学教育(中),2017(3).
[4]廖青山.淺谈方言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影响及其运用[J].北方文学,2018(17).
[5]邓礼江.少数民族地区家长言行对学生影响[J].未来英才,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