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信息技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7刘焕卿
刘焕卿
摘 要:为更符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结合现代化教学形式,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空间和时间限制,需要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方便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目前,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互联网+教育”理念的重点内容。文章对多样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升师生交互性,激发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互联网+教育”
一、加强多样化信息技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整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搜集一些趣味性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结合信息技术让课本知识直观化,在帮助小学生提升理解力的同时,更有助于将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上。
(二)推动了教学方法向多样化转变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借助网络、多媒体设备、微视频等相关设备,让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另外,1—2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习主要以兴趣为主导。通过结合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式如制作课件、结合视频创设情景教学、组建群组分享教学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破了空间、时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完善多样化信息技术在低段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借助音频、视频,提升学生理解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让现代生活更加智能化。如:多媒体设备当中的投影仪被电子白板所替代。而小学低段语文教学,需要借助更有效的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曹冲称象》为例: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曹冲称象的资料,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故事,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小学生将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使学生爱上语文。另外,教师可以结合视频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文章内容所包含的情感,通过音频、动画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更容易置身其中。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
(二)制作微视频,提升教学质量
所谓“微视频”,是教师队伍结合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录制趣味性的教学视频,提升低段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多样化的信息技术中,“微视频”的制作需要控制1—2分钟,需要教师整理归纳每单元课本内容的重点内容,以教师团队录制为主要形式,提升视频的质量。其中,录制趣味性的视频,也会给学生传递一种快乐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可以组建交流群,便于家长沟通反馈。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狐假虎威》为例,由两名教师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然后进行对话。教师可以邀请家長陪同观看,家长可以了解学生观看后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完善视频内容。通过线上和其他家长、教师进行交流,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微视频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本阅读的兴趣与好奇,让学生主动去学,从而提升学习质量。
三、多样化信息技术在低段语文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样化信息技术提升师生交互性
因为学生缺乏高度的专注力,再加上其心智尚未成熟,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无法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强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结合信息化的教学形式,制定趣味游戏教学策略,依靠信息输出类型(如音频、视频)提升学生直观体验感,从而加强小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性。这也会使课堂教学规律,呈良性循环。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白板来进行书写生字的偏旁部首,通过利用白板拖拽让“不完整的字”单独成列,然后引导小学生对“不完整的字”进行填充,再根据学生的补充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从而加强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竞赛,从而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样化信息技术激发学习自主性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应该确保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然而,在信息化整合加快的今天,则更应该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通过轻松愉快的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能力及达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的“摘苹果”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形式,利用Flash辅助软件工具,让一个学生点击苹果树上的不同颜色苹果,每个苹果都有生字,当学生读了生字之后,则视为“篮子”;三个学生在课本上找生字,每组人员找八个“苹果”,从而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知力,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本内容。
(三)多样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小学生课堂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最大化地获取知识,同时让每个教学过程更具有意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借助“微课”“钉钉”实现了线上教学辅导的同时,也为教学打开了信息的思路。信息技术所包含的大数据技术,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对视频内容、教师教学等内容的评价与互动。因此,笔者认为: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更有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质量,使其教学方法更加全面。
四、结束语
综合而言,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语文中的应用,需要以信息技术中的视频、音频、各教学资源为主导,提升多样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价值,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多样化的小学语文低段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互联网+语文”的概念,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来提升课堂趣味化,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宝玲.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低段汉语识字教学的新尝试[J].新课程,2020(40).
[2]张小燕.新媒体技术在小学低段语文诵读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25).
[3]陈巧淋.浅谈低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J].天津教育,2020(25).